柬埔寨头条APP
花草林木中的华侨村.柬埔寨王国
小宝 发表于:2011-1-16 01:01:2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8365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花草林木中的华侨村
亚细珊河畔的世外桃源
文/明洋

华侨村座落在风景优美的亚细珊河畔,位于柬埔寨蒙达那基里省云晒县境内,离省会40公里,居住着45户华人家庭,共有250多人。
华侨村主要由李、张、吴、叶、黄五大姓,他们互相通婚,大多数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他们只娶当地女子进来,而不愿意把华人女子嫁出去。
在亚细珊河边渡口隔河望去,在约250米的河对岸就是华侨老村,在多种林木及椰树掩映中依稀可看到岸上一至二幢木房子,房子及树木倒映在水平如镜、碧绿如翠的河面上,偶有小舟荡水而行,端的有世外桃源的神秘感受。
笔者在渡口开杂货店华侨李彦斌的热情指引下,登上操着流利普通话的华侨船夫黄仁东的小舟。马达发动,顺河向下游行至约1公里后停靠在对岸,以10分钟时间到达华侨新村,得到了华侨村村长、云晒柬华理事会会长张玉芬先生及家属的热情接待。

华侨村获柬埔寨王国政府委任自治
年近七旬的张玉芬及张福文作为村中最老的长辈,心地仁慈,热心公益,得到了华侨们的一致尊崇,分别当上柬华理事会的会长及福利股长,他们的地位有如小数民族的正副酋长,备受尊敬。同时也得到政府部门的肯定,正式任命两位老人家作为正副村长,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实行自治。

侨民的处境及历史
与笔者同行的游客中正好有来自台湾的客家人沈金郎,问候的话匣子一打开,显得分外亲热,婉如多年不见的亲人。张玉芬的妻子为客人殷殷送上自家后院种的橙子,清甜可口的味道无不让人啧啧有声。
张玉芬介绍,他本人是第三代华侨。华侨村的人民历经70多载后,依然保持着华人的传统风俗,由于受到多年的内战殃及,超过40岁的成人才懂得说流利的普通话及客家母语。他说,目前与当地几个少数民族、其他2个外来民族(越族、老挝族)及高棉族人为邻,和睦相处。由于全体华侨均勤恳耕作,团结互助,得到了邻族人民的敬重与钦佩。
他指出,经过红高棉劫难后,华侨死的死,移民的移民,继续在此生活的45个家庭显得亲密无间,侨民不管遇到红白事,均互相帮助,出钱出力,俨如一个大家庭。他说,柬华理事会有公用的锅盘碗盏、桌椅台凳,供侨胞遇上大日子时使用,体现华侨们空前的团结状况。此外,华侨们也与当地各族人民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及相亲相爱,相处得无比融洽。
张玉芬慨叹,过去先祖们在云晒县(华侨老村)定居后,发展到80多户人家,勤恳务农,发扬华教,当时每户均创造了不菲的财产。进入红高棉时代后,所有的财产均遭充公,而且把所有华侨分散发配到各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当局意在把华侨同化成少数民族。
华侨们从红高棉政权下死里逃生回到华侨村后,互相扶持,自力更生,在艰苦中从一无所有走过来,于1980年代初沿华侨老村向下开劈了华侨新村。新村当时是茂密的森林,经过数年的努力后,逐步发展成一条整齐的村落,目前每家房子的造价均达到1万美元,尽管是木房,但宽敞牢固。房内敬着传统的地主爷、先祖及诸神,门边的对联及屋内斗大的福、禄、寿字。

华侨的生活及居家状况
华侨村的房子一般为9米宽乘12或至16米长,有序排列,每户院前约有100多平方米的土地,种上各种奇花异草及少部分果树、椰树,仿佛一个沿河长花园。每户在后院约拥有2—3公倾的土地,主要用来种植腰果、橙子、椰子、柚子、龙眼等果树,以及水稻、甘蔗、豆类等农作物。
华侨新村有25户人家、老村及渡口分别有10户。尽管当地电话信息不通,交通艰难,用蓄电池或煤油供电,但在三处聚居地均有杂货店。特别是新村的25户中就有5至6户是商店,货物琳琅满目,包括服装、日常用品、生活器皿及零食等数百种类。紧接华侨村的数十户老挝族部落的村民也是华侨商店的顾客。
张玉芬表示,华侨们的生活过得还算不错,一日三餐没问题,但剩不了多少钱,目前有10多名年轻人不甘山村的寂寞落后,欣然到首都金边读书、谋生及学习手艺。其中在柬华理事总会读专修的就有2名。

信息资讯
华侨村地处偏僻,目前还没有电话及电视信息,他们一般只能通过蓄电池供电的黑白电视看录像带。张玉芬说,尽管华侨村有与世隔绝的感觉,但在金边善心人廖伟龙先生的赞助下,每月定期给予华侨村寄来华文报纸。他说,报纸是华侨们的精神粮食,得以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增加年轻人的知识面。


在谈到有多少华人来过华侨村时,张玉芬津津乐道、如数家珍般逐一介绍。他说,最难忘的是1993年大选期间,中国维和部队在亚细珊河流域进行维和工作,并给作为村长的张玉芬赠纪念品。

中国维和部队赞扬华侨村团结一致
张玉芬从柜子里小心翼翼捧出一个小盒子,郑重地打开给游客们欣赏。看到的是一个银质徽章,徽章上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字样。
他表示,维和部队的军官们对侨民作了深入的了解,对华侨们历经红高棉时代后,依然团结一致、积极从事农业生产,高度展现华人的艰苦奋斗精神表示同情及赞扬。
他回忆说,军官们给我们讲述了很多关于祖国的事迹,以及在临别前给予我赠送了这个珍贵的徽章,并希望我们有朝一日能回到祖国看看。从中可体会到祖国对我们的关怀。

寻求援助 恢复华文教育
张玉芬表示,云晒华侨渡过红高棉时期后,在勤耕苦种的努力下稳定了生活,逐思考为近百名年轻人考虑学习知识的问题,他本人牵头恢复华文传统教育,于1995年借用自己宽敞的房子作为校舍,恢复了光华学校停顿20多年的教学。
他说,为了更好地发展华文教育,他亲赴金边求助柬华理事总会,在总会及热心人士的协助下,顺利向广大客属人士及各界乡亲筹款,于1997年建好新校。
新校址过去是一片树林,目前约开辟出一公倾,学校拥有百多平方米的操场,一个蓝球场(球架是木制的),在学校后面还有一个未修好的标准足球场。

得到社会各界及慈善机构大力支持
期间共建了三幢校舍,一幢木结构约16米X8米的由村民们积极乐捐,最先建成启用;一幢木结构约16米X10米的由金边各界善心人士乐捐;另一幢砖墙瓦顶结构校舍价值较高,约15米X10米,由柬埔寨商富蒙乐迪勋爵乐捐。
张玉芬表示,侨民们在当地遵纪守法,但缺少学习知识的环境,这得到政府高官的高度重视。他说,前省长高竹德玛(现任金边市长)曾亲临华侨村视察,除了赞扬华侨的吃苦耐劳作风外,还敦请蒙乐迪勋爵伸出援助之手,建立了一幢牢固的校舍。
他介绍,知风草文教组织自1997年以来,就一直给予光华学校大力的支持,过去给予援助2位华文教师,教师期满回去后,近年每个学期给予提供1200美元的助教费,这使光华学校无后顾之忧,目前学生已发展到70多名。
他说,光华学校也得到过柬埔寨金融巨擎方侨生属下的方炳桢基金会的支持。2000年度,方炳桢基金会曾捐助1000美元,并每年提供教学基金。
他说,在学校的正厅记载了支持光华学校建校人士的芳名及名称,作为永久的纪念,以及作为教导年轻人互相帮助的典范。
柬华理事总会常委、客属会馆副会长廖伟龙告诉笔者,他原是云晒华侨村的侨民,于1982年迁来金边。他说,光华学校是我的母校,在得知村长来金边后,即及时出钱出力,并介绍张玉芬到泰国寻求知风草文教组织的援助。
他说,云晒光华学校也得到了中国大使馆的重视,于今年7月份给予光华学校赠送了一台电脑及打印机,这有助于改善学校学生的学习条件。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小宝的微博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高级
rainland 发表于 2011-4-19 11:52:16 | 阅读全部
没图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leejohnning 发表于 2011-4-24 06:55:59 | 阅读全部
柬埔塞360行都是金矿!发现了!要自己挖!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