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头条APP
柬埔寨华人的崛起
lisan 发表于:2016-10-29 14:50:5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411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柬埔寨华人的崛起(2011-05-29 19:20:27)


      柬埔寨的华人现在的处境,不仅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可能是最好的,而且也是柬埔寨各历史时期中最好的。柬埔寨的华人经过1970年后30年的政治变迁,经历长期战乱、各种迫害和动荡,华人完全融入柬埔寨社会,成为柬埔寨社会中的一个民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和高棉民族同命运共呼吸。1998年印度尼西亚发生严重迫害华人事件,洪森公开表示,欢迎印尼华人到柬埔寨来定居和投资。


      在1979年后的一段时间里,亲越南的金边当局也追随越南反华排华政策,歧视柬埔寨华人。政府公布了一个所谓“351通知”,对华人进行政治甄别。一时间,华人成了劣等公民。不但普通华人遭殃,就连一些有华人血统的高级官员和家属也受到牵连。洪森当时虽已是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但他的夫人文拉妮因为有华人血统,皮肤白皙,看上去酷似华人,也倍受非议。洪森用“痛心”一词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


      他说,“我痛心在哪里?我的妻子跟我到法国,人家说她是越南人,可在柬埔寨,又说她是华人,因为她的脸庞有些象华人。在柬埔寨当时那个歧视华人,优待越南人的时代,我的妻子和她的家人几乎成为这种政策的受害者。”洪森还经常提到他的两个得力助手,一个是现在担任副总理的索安,一个是商业部长占比塞,只是因为他们两人的皮肤白,有华人血统,连人民党都不能加入。实际上,占比塞只是半个华人,姓黄。洪森有些激动地说:“党在这个问题上的做法使我感到痛苦。” 洪森说,好在他们对我太太还算宽大,象对待越南人一样。但普通华人毕竟遭了殃。洪森松了口气说,现在终于结束了。


      洪森曾和周围的人开玩笑,吓唬他们说,“351通知”的这几个数字不简单。你们看,三加五加一等于九,如果玩三张牌游戏,九是最大的牌,可以吃掉所有的牌。意思是说,华人是一股重要的力量,不可小看。1985年洪森出任政府总理几个月,他就废除了这个文件,华人的地位才逐渐好起来,可以公开使用华文、出版华文报纸、开办华文学校,华人的风俗习惯逐步得到恢复,华人重新抬头做人。


       新的华人政策为人民党和洪森自己赢得了信任和支持。洪森说,柬埔寨有一些华人讨厌他,但是也有很多华人不讨厌他。有些人不喜欢人民党,但是却不讨厌洪森,因为我们不推行歧视华人的政策。


       洪森的夫人文拉妮是中国海南人后裔,来柬埔寨已经好几代人了。笔者曾经问洪森,柬埔寨华人的处境好是否和这一点有关,洪森连连否认说,没有任何关系,这是柬埔寨的国策。他说,“柬埔寨的华人处境比较好,和我妻子有华人血统丝毫没有关系,和柬埔寨民族政策的制定也没有关系。这不是由于受到中国、越南或者伊斯兰影响,这是我们的民族政策。在这个问题上,我曾经直截了当批评了人民党当时推行的民族政策。”洪森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时说,1984年到1985年,柬埔寨正在执行“351通知”,文件早在1982年或者83年就制订了。这是一个歧视华人的文件。当时我和谢索(人民党的中央常委,曾经长期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看法一致,都对这个文件持批评态度。洪森笑着对笔者说,“当时越南正在推行歧视华人的政策,迫使一些华人乘船逃亡国外。这是由于当时越南和中国的关系不好。但是柬埔寨也歧视华人就没有理由了,为此我痛苦不已。”


        到过柬埔寨的外国人都有一个强烈印象,这里的华人处境和华文发展的环境相当好。这种变化出现在将近30年战乱的柬埔寨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1991年柬埔寨政府开始放宽华人政策,在政府的支持下,柬埔寨华人理事会宣告成立。随着柬埔寨和中国友好关系的恢复和发展,柬埔寨华人理事会会务活跃,省分会陆续成立。


       现在柬埔寨共有5个宗乡会馆:潮洲会馆、福建会馆、广肇会馆、客属会馆、海南会馆。这些会馆的主席是柬华总会的当然副会长或者常务理事。这种做法有利于柬埔寨华社的团结和发展。


       按照人数的多少,最大的宗乡会馆是潮洲帮,以下为广肇、海南、客家和福建。潮洲帮人数大约占华人华侨的70%以上,主要来自中国大陆的揭阳、潮阳和普宁等地。广肇帮人数大约占10%,主要来自南海、三水、东莞、新会、室安和花县等地。海南帮占8%左右,主要来自文昌、万宁。客家帮占3%左右,主要来自兴宁、紫金、梅县和大埔等地。福建帮人数占2%,主要来自泉州、同安、漳州和厦门。


      除了宗乡会馆,柬埔寨华人还按照姓氏成立不少宗亲会。主要有:郭氏宗亲会,蔡氏宗亲会、黄氏宗亲会、吴氏宗亲会、林氏宗亲会、罗氏宗亲会、杨氏宗亲会、陈氏宗亲会、符氏宗亲会、李氏宗亲会、饶平凤凰同乡会、和赖氏宗亲会等12个。


       这些宗亲会担负着照顾宗亲的责任,特别是遇到红白喜事的时候,他们都会出面帮助料理。宗亲会也参加柬埔寨华人理事会发起的慈善事业。一些成立较早的宗亲会还组团到祖籍国中国寻根。宗亲会的活动经费主要是来自负责人和成员乐捐。宗亲会都有自己的公墓,每年清明多组织乡亲扫墓。


       柬埔寨华人的社团还有各自的寺庙和舞狮团等。除了五大华人会馆都有自己的寺庙外,全国还有40多个华人寺庙。舞狮团和舞龙团达到了30个,活跃在重大节日和喜庆场合,增加热烈和欢乐气氛。


       1970年朗诺政变之前,柬埔寨的华校发展到200多所,在校学生达到两万五千人。除了学校,还出版了多家华文报纸,其中“棉华日报”和“工商日报”发行量最多,影响力最大。1970年之后,柬埔寨陷入长期战乱。华人、华侨成为政治冲突的牺牲品。经过朗诺和红色高棉两个时期的压制和摧残,华文华语命运每况日下,濒临灭绝。


       1990年柬埔寨政府发布文告,同意建立华校。当年10月,磅占省棉末市的启华学校首先复课,从此华文教育在柬埔寨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现在柬埔寨有大小华校78所,学生5万多人,开始时开办的只有小学,现在已经设有初中,个别大型学校开设了专修班(相当于高中)。柬埔寨规模最大的华校是潮洲会馆所属的端华学校,除了本校,还有两间分校,学生共有1万4000人,相当于西哈努克时期的端华学校4000名学生的3倍多。如果单就在校人数看,端华学校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华文学校。


       洪森领导下的柬埔寨政府,不但在开办华人学校和聘请教师方面政策宽松,而且也不限制华人祖籍国对柬埔寨华校的帮助和资助。


       在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的帮助下,“柬埔寨华人理事总会”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签订合约,由中国暨南大学根据柬埔寨的实际情况,于1995年底编写出版了适合柬埔寨华人使用的《华文》和《数学》课本及配套教材,统一了教材和教学大纲,并开始在华文教学中推出简体汉字,为逐步和中国大陆教育接轨创造条件。与此同时,华校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毕业后能进入柬埔寨学校深造和进入社会工作,从2003年开始,华校逐步引进柬埔寨文教育。


      不过,华文教育也面临高水准教师的难题,尤其初中和专修班师资不足,华校从中国广东、广西等地聘用教师。中国广西海外交流协会已和柬埔寨华校就派遣教师问题达成原则协议,今后柬埔寨华校对各种渠道进入的中国教师的管理和分派,会更加合理和可靠。1997年中国大使馆向柬埔寨华社捐资六万五千美元,用以建立柬华总会图书馆,3所华校及华文教育基金。中国大陆侨务机关还向积极推动华文教育的柬埔寨华社领袖和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


        目前,柬埔寨华校还没有从香港和台湾聘请教师。知情人士透露,台湾1990年曾表示愿免费向柬埔寨华校提供台湾课本,但被拒绝。不过,1995年台湾的知风草组织通过柬华总会向约40名教师提供生活津贴。台湾为柬埔寨华校提供师资和资金方面的帮助,至今未完全停止。柬埔寨华社领袖的长远眼光和成熟的经验,是华文教育迅速发展是重要因素。


        洪森自己也亲自帮助解决华校建设过程中的困难。洪森向磅占市的培华学校和西哈努克市的港华学校提供建校用地。他还出资帮助金边郊区大金欧市的兴中学校、和迪叻县育才学校建造部分教室。


        随着柬埔寨华文教育的发展,1993年后华文报纸得到发展,2000年创下了同时发行五种华文报纸的最高历史记录。这些报纸是1994年创刊的《华商日报》、1999年创刊的《大众日报》、2000年先后创刊的《新时代报》、《柬华日报》和来自马来西亚的《柬埔寨星洲日报》。据估计,柬埔寨的华人总数大约有50万人,由于长期战乱和政府对华人的政策摇摆不定,具备华文阅读能力的华人大约只有三、四万人而已。所以华文报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洪森和柬埔寨政府支持华文报的出现。《柬华日报》是“柬华理事会”的机关报。洪森亲自写信祝贺,希望这家报纸能“引导柬埔寨华人认识并遵守柬埔寨王国的法律,发展民族团结,参加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推动柬埔寨华人华侨的文化和社会福利事业。”洪森也希望报纸能在帮助世界认识柬埔寨,增加世界华商对柬埔寨投资方面发挥作用。


       激烈的竞争,已经将一些经营不善,财力不足的报纸无情淘汰。首先出局的是《大众日报》,于2000年底完全停刊。         《新时代报》,不到一年就无声无息的从华文报市场上消失了。柬埔寨华文报市场只用了一年时间,就从群雄并立的春秋战国发展到三国鼎立的新时期。最早创刊的《华商日报》继续保持了领先的地位。现在《华商日报》和《柬华日报》都已经实现了电脑排版和彩色印刷,每天出10版,发行量在3000份上下。而《柬埔寨星洲日报》则凭借在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总部强大的编辑和技术支持,创办自己的特色报纸,和当地同行一较高低。


        不仅是柬埔寨华人办华文报,人民党的《晚报》和《巴戎电视台》,也从1998年增加了华文版和华文新闻节目,方便柬埔 寨华人和来柬埔寨投资的华商了解人民党和柬埔寨政府的政策,争取他们的支持。这项举措开创了柬埔寨当地媒体的新篇章,也在当年举行的全国大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他一些参加竞选的政党也印制了华文的宣传材料,争取华人选民的支持。人民党的《巴戎电台》开办华语新闻节目,成为华人重要信息渠道。另一家金边广播电台开设了华语音乐新闻调频立体声广播节目,每天夜间播出,他们的听众点歌节目很受青年听众欢迎。


        现在华人文化已经渗透到柬埔寨生活各个方面。金边最大的华文书店《国际书局》和《和平书局》从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新加坡购进各种华文图书杂志,推动了当地华文的发展。《国际书局》已经从一家发展到现在的三家。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华语电影和电视连续剧,配上华语,在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颇受观众喜爱。华语歌曲成为电台和夜总会娱乐场所的必备节目,一些著名流行歌曲还被翻译成柬语,歌星唱得起劲,听众听得耳朵留油,赢得阵阵掌声。


        红色高棉时代,柬埔寨华人悲惨遭遇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罕见的。那个年代,柬埔寨华人华侨在暴力政策下一夜间消失,他们被禁止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走出炼狱的柬埔寨华人,最近十年积极走向复兴,成就令人瞩目。柬埔寨华人理事总会会长杨启秋向笔者表示:“我走过世界上不少国家,柬埔寨华人目前的处境可算是各国中最好的。”


        1998年柬埔寨大选前进行的人口普查估计,华人约占全国人口1 100万人中的3%,即约30多万。但杨启秋引述内政部的统计显示,到2006年华人约有50万到60万人。首都金边大约有40万人,其余主要集中在马德望、暹粒、磅占、贡布等经济较发达省份的省会。


        现在没有关于柬埔寨华人华侨从事行业的统计资料,但是有学者曾经做过调查研究后估计,90%的华人华侨从事商业,柬埔寨大约50%的商业控制在华人手里。不过近年来,柬埔寨人从商的比重正在逐步增加。


        60年代初期,柬埔寨全国有商店2万家,70%以上为华人经营。在金边的3,000家商店中,2,000家为华人经营。其中潮洲人占了一半。今天华人从事的行业结构基本保持了这种传统,继续在柬埔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同的是,由于柬埔寨政府不再对华人从事行业进行限制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华人发挥的作用越加重要。


        柬埔寨华人已经进入金融行业。加华银行、湄江银行都是在柬埔寨银行业中规模比较大的银行。加华银行不但向工商企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服务,而且还面向广大农村,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得到了政府的赞扬。加华银行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银行之外最大的私人银行。


       柬埔寨华人在制造业方面也占据重要地位,他们或者是独资,或者是与外商合资,兴办了制衣厂、制鞋厂、卷烟厂、饮料厂、锯木厂等,有的还办起运输公司。他们一方面为柬埔寨的民族工业作出贡献,也是国家财政的利税大户。一些著名的柬埔寨华人商家,经过最近1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综合性的企业集团,房地产开发也成为重要的经营项目之一。金边一些星级酒店也有华人华商的股份。在柬埔寨富豪行列中,不少是华人。柬埔寨政府税收的相当大部分来自于华人公司、企业。


       为了表彰华人对发展国家经济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柬埔寨政府向大约20名华商颁发了“勋爵”的头衔。通常,获此殊荣的最低捐献数额是20万美元。柬华总会会长杨启秋是“勋爵”的头衔拥有者之一。捐献款都被用在国家最急需的方面。此荣誉头衔由政府提名,国王批准后才能生效。


       杨启秋认为,政府支持成立华人民间组织,是柬埔寨大开放政策的一部分。柬华总会秘书长蔡迪华说,柬华理事会最早在1990年12月成立,当时的柬埔寨民族团结阵线主席谢辛对筹备小组的华人说,多数柬埔寨人想在政府里作官,不喜欢也不善于经商,“善于做生意的华人应组织起来,联系国外的亲戚朋友,吸引外资”。


      杨启秋说,柬华总会也是华人慈善机构,主要推动文化事业,包括华文教育、保持华人风俗文化传统、保护华人寺庙等。每当柬埔寨发生严重自然灾害,他们就响应政府号召,筹集善款赈灾,得到政府好评。


      柬埔寨华人保留着很多传统和风俗,春节是最热闹的节日。从大年初一到十五,华人社团组织拜年和采青活动。所谓采青,就是舞龙和舞狮队到各大商号和社会名流的家去祝贺新春大吉,被祝贺的人家为表示感谢,通常都要给红包,多的上千美元,少的数百美元。这些采青的钱,都充做会馆的活动经费。春节过后,各会馆在报纸上公布采青结果和乐捐人士的芳名,表示感谢。柬华总会也利用这个机会,登门向柬埔寨政要拜年,舞狮舞龙,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此外,每年一度的元宵游神活动可以比做是柬埔寨的妆艺大游行。元宵节前后,华人新年的庆祝活动进入新的高潮,各会馆下属的佛寺神庙,多组织队伍,参加规模盛大的游神活动。游神活动共3天,每天队伍在不同地方集中,然后敲锣打鼓,挥舞旗帜,浓妆艳抹,车水马龙地从一个地方游到另一个地方,吸引大批看热闹的人群。有些“神汉”利剑穿透面颊,有的用刀片划破舌头,鲜血涌流而神情自若,令围观者目瞪口呆,倒抽凉气。


      柬埔寨华人有尊亲敬祖,隆宗重嗣的传统习惯。每到清明,当地华人和华侨和各华人社团、宗亲会都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家庭也进行扫墓和拜祭活动。所以清明是华人的大日子。每年4月5日清明前后,各华人社团组织自己的乡亲到各自的墓地扫墓和祭奠先人。清明活动一般从4月3日开始一直持续到7日。华人社团事先在报纸上刊登通告,约定集合地点和时间,准备专车、金猪、牲礼、果品、币扎和冥币等丰富祭品,一早出发前往墓地,同行的还有锣鼓队敲敲打打,好不热闹。除了五大宗乡会馆都有自己的公共墓地外,按照姓氏成立的乡亲会也都有自己的墓地,并派专人常年看守照顾。

       柬埔寨华人保持着自己的信仰,而且十分强烈和执著。柬埔寨五大宗乡会馆和柬华分会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庙或者恢复庙宇,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华校,开展其他会务活动。他们开展的庙祭活动是宗教信仰和会馆活动的结合,有娱神的锣鼓、杂耍,也有神品法器竞标,为社团筹集福利基金。华人的宗教信仰活动在宏扬中华文化,促进教育事业,加强团结互助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柬埔寨华人、华侨除了信仰自己的祖先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信仰。在柬埔寨有三个最主要的华人庙宇,香火特别旺盛。它们集中在首都金边:一个是协天大帝庙、一个是天后圣母宫、还有一个是保生大帝庙。在华人的眼中,关公是忠义的化身,为了朋友可以两肋插刀,在所不惜。这种美德对于身在海外孤身奋斗的华人来说特别需要。对关公的崇拜主要是渴望得到精神上的保护。据说,天后是海神,就像福建台湾的妈祖,其法力可拯救海上遇难之人,或生命垂危的病人。漂洋过海的华人,自然十分需要天后的保佑,崇拜她也就十分自然了。保生大帝顾名思义是保佑众生的平安,尽管庙在金边郊区,朝拜者却依旧一年四季不断,香火日日不绝。在磅占省会有一个为纪念郑成功七下南洋而建的华人庙宇三宝公庙,红高棉时期被彻底毁坏,后经当地华人共同努力,寺庙彻底修复,现在也是香火鼎盛,人海如潮。


        在柬埔寨,尊天法祖的传统也为华人所十分推崇。柬埔寨华人家中都设有祖先灵位。宗亲会成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立祭祖的祠堂。祭祀祖先,首先是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同时提醒自己是炎黄子孙。在华人的每个主要传统节日,华人都会搞庙祭、墓祭,在自家门口焚香烧纸,表达自己对祖先的怀念和感恩之情。


        柬埔寨华人宗亲会具有血缘关系的很少,成立这样的组织主要目的不是血缘的认同,而是以同宗同祖的名义联络感情,方便沟通,相互照顾。


         至于华人在柬埔寨社会的定位问题,蔡迪华表示,中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访柬时对当地华人说:“你们是我们的亲人,嫁出去的女儿,你们应融入当地社会,为柬埔寨的经济发展作出努力,柬埔寨是你们的第二个国家。”


        杨启秋认为,华人应遵守国家法律,不搞政治,不介入柬埔寨党派纷争。“我们要清楚自己虽是华人,但也是柬埔寨人,我们应当对这里的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作出贡献,政府才会肯定华人的角色。”与此同时,柬华总会聘请国务委员索安、金边市长谢索帕拉等高官担任最高名誉顾问。杨启秋表示,他们还会聘请更多的政府人士,以争取政府对华社发展的认可和支援。


        杨启秋坦承,会长不容易当,除了要肯出钱,秉公办事外,还要与政府上层保持密切的联系。最近,杨启秋出面找总理洪森和国务部长索安,成功地把一座被地方政府没收的华人庙宇要了回来。他说,要是没有这种关系是无法把被柬埔寨人占用的建筑物要回来的。


        柬华总会1990年成立时,杨启秋是潮洲会馆主席,还未加入总会。杨启秋在1995年第二届柬华总会中任秘书长。由于当时的会长身体不好,大部分工作由他直接处理。杨启秋采取一个重大的举措,把潮洲、福建、海南、客属、广肇五大宗乡会馆的主席都请进柬华总会,作为当然的副会长,或常务理事。这一来,改变了以往柬华总会和广大华人脱节的情况,通过各会馆把柬埔寨华人团结起来。华文教育在第二届柬华总会的时候发展最快。柬华总会做出了成绩,华人对总会也有了信心,因此柬华总会在有华人的省份、县里建立了分会,到2007年已经有省市级分会22个,下属的宗亲会、庵庙善堂、龙狮会、锣鼓班、华校、《柬华日报》等146个机构。通过建立分会,把当地华人组织起来,筹集资金、联系地方政府和解决建校遇到的复杂问题。


      2007年4月,德高望重的杨启秋蝉联第四届柬华总会主席。柬华总会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日益增加,在国际活动上也很活跃,柬埔寨政府官员很重视柬华总会扮演的角色。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中国的时候,柬华总会也派团参加了庆祝活动。这些年,柬华总会与世界各地华人社团组织的交往日益频繁。



(本文节选自博主的著作《洪森时代》,2008年出版。)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