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头条APP
环球旅游大家准备好下一个目的了吗?
Taingvengly 发表于:2017-4-28 13:06:27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874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jpeg

   有人问,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环球旅行?
    我说我从未想过要环球旅行,我去过的国家不多,但真正喜欢的地方会一去再去。
    也有人说,好羡慕你说走就走的旅程,自由自在。
    其实对我而言,旅行,从来不是对生命的放逐。去一个地方,就要先了解它、热爱它,然后才能够有充实的收获。
    旅行,决不仅仅是为了风景,或者说,旅途中,最不重要的其实就是风景。那些隐藏于岁月变迁的山河背后的历史更迭,那些被历史吞没却依然闪烁微弱光芒的故事和传说,才是旅行真正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
    它使我们看到,在时间与空间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而人性中最可贵的品质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对于美的单纯的向往,又是如何穿越历史洪流,传延至今。

    吴哥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踏上那些被正午阳光炙烤得滚烫的古老石阶的瞬间,我便知道,这就是我想象中的古城,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陌生而又熟悉的土地,我会一次再一次回到这里。


1.jpeg

(吴哥寺全景)

缘起

    刚刚识字的时候,喜欢读家里一套神话传说和宗教故事的连环画,其中选自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几页几乎被我翻烂,那些婀娜的仙女形象还有恒河女神的爱情故事一直留在记忆中。
    读中学的时候,一个叫蔓蔓的女孩来家里做客,她是我表伯的女儿,我应该叫她表姐。蔓蔓有一双美丽活泼的大眼睛,爸爸告诉她叫蒂蔓,比我大十岁,她是柬埔寨公主的女儿。
    那时候,对于地理和历史成绩一直徘徊不前的我来说,柬埔寨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我只知道它在东南亚,气候炎热。


1.jpeg

  大学毕业,开始一个人旅行。在巴黎塞纳河畔的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看见来自祖国的青铜器和敦煌壁画残片,也看见来自柬埔寨吴哥窟的精美石雕。那是一尊微笑着的四面佛,他的微笑如此温柔和宽容。
    那是我第一次去巴黎,看了卢浮宫的维纳斯和伦勃朗,看了奥赛和橘园的莫奈的睡莲。与这些名镇四海的伟大的博物馆相比,吉美艺术馆显得如此安静。但我始终无法忘记那个微笑,那尊朴实无华的佛像,安抚着躁动的心灵。



1.jpeg

    我知道,我一定会去柬埔寨,一定会去吴哥。

起点

   “自入真蒲以来,率多平林丛昧,长江巨港,绵亘数百里。……州城周围可二十里,有五门,门各两重。……城门之上有大石佛头五,面向四方,中置其一,饰之以金。……”
这是元朝特使周达观写下的《真腊风土记》。真腊是Siam Reap的译名,现在译作暹粒,是我们前往吴哥所要到达的城市。


1.jpeg

(暹粒郊区风景)

    周达观在柬埔寨停留一年之久,那已经是公元十三世纪的事情,在这之前,柬埔寨经历了扶南、真腊、吴哥的王朝更替,早在公元一世纪,美丽的柳叶女王拯救部落于战乱中,建立了扶南王国。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曾经拥有广阔的疆土,也是第一个出现在中国古代史籍中的东南亚国家。
     周达观看见的,是还未被热带雨林吞没的暹粒,宏伟的吴哥建筑群深深震撼着他的心灵。遗憾的是,他的《真腊风土记》作为唯一一部记录吴哥王朝的翔实史料,却在被归入《四库全书》之后,为国人忽略和遗忘。1431年,暹罗入侵吴哥,屠城之战以及随之而来的瘟疫,使吴哥王朝瞬间覆灭。这一年,郑和第七次下海西洋,中世纪的法国处死圣女贞德,动荡中的世界彻底将吴哥这个由部落演变而来的伟大文明忽略和遗忘。
    这是一个始终沉默的文明,即使在它最辉煌和最凄凉的时刻,也没有对这个世界发出一声低吟。

    在比粒寺(Pre Rup)高耸的砖塔内部,我抬头观望,那蓝天明亮刺眼。这是贞陀拉跋摩二世为自己修造的庙宇,只可惜直到驾崩他也没能看见塔的完成,而比粒寺最终成为国王的火葬场。

1.jpeg

    那是柬埔寨信奉印度教的时代,石狮伫立在火红的塔尖昂首面向天空,那红色好像燃烧的火焰。我在灼热的阳光下,仿佛看见石兽千年来的孤独,也仿佛听见吴哥王朝的哀叹。

1.jpeg

世界上最著名的日出

    每个来到吴哥的游客都要看看吴哥寺的日出,甚至有一些摄影师,就是为这日出来到暹粒,日日守候在静静的城池边。
    凌晨五点出发,习惯了赤道国家的炎热,微凉的空气令人猝不及防。昏暗的街道,沿着穿城而过的河流晨跑的白种男人,一辆辆疾驶的tuktuk车(暹粒当地主要交通工具,电动三轮车),完全消失的方位感。直到司机停车回头对我讲:“到了。沿着这条路,向前,右转。”头脑仍然一片混沌。
    许多许多人,有人打着手电,有人紧跟在手电持有者身后借助照明。走过似乎很长很长的石路,我抬头,惊异地发现,头顶是拱形的璀璨星空;这样明亮的星光,竟无法照亮脚下的路。


1.jpeg

   依稀看见水面,还有水对岸影影绰绰的建筑剪影。人群轻声熙攘着,各自找寻安身之处,为了即将到来的漫长的等待。我来到靠近水面的湿地,将石块放在泥泞的土地上,盘腿而坐。
    一道道手电从水面划过,闪现艳粉色盛开的莲花。天空慢慢显现群青,勾勒出吴哥寺起伏的轮廓。

1.jpeg

    我们今天所讲的吴哥,其实是指暹粒城北的广阔的古迹群,包括南面的巴肯寺、吴哥寺,北面的圣剑寺、龙蟠水池,东面的比粒寺等建筑群,西面的大吴哥城,以及东南方向的罗洛寺群和东北方向的女王宫、高布斯滨、崩密列。


1.jpeg

   其中,吴哥寺(Angkor Wat)便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吴哥窟”,也叫“小吴哥”。Ankor由梵文Nagara演变而来,意为“圣洁的城”,Wat则为“寺庙”的意思。这座占地85万平方米、由苏立耶跋摩二世建造于12世纪的“圣洁的寺庙”,是吴哥建筑群中保存最完整的古迹,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完美的宗教建筑物之一,与金字塔、万里长城、千佛坛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观。

    我听见身后有中国旅行团隐约的争吵声,似乎是为了一个绝佳的摄影位置,两人大动肝火。
    还有来自俄罗斯的夫妇,他们一边吃法式面包一边飞快发出可爱的卷舌音。
    还有在黑暗中不断被按响的相机快门,少年用英语询问关于暗光摄影的拍摄技巧。
    天空渐渐出现曙光,干净的湖蓝色,寺庙背后映衬柔和的桔红。这时才渐渐发现,自己身处怎样的世界,在告别那不见五指的黑暗之后,仿佛一切——寺庙、水面、人群——终于有了各自的形状。


1.jpeg

  面前是触手可及的摇曳的莲花,盛放的、待放的、颓败的,如同油画般细腻的色彩。

1.jpeg

   一千年前的吴哥王朝,苏立跋摩耶二世大概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世界上会有如此众多的民族,会有来自不同语系的人民,为了一睹吴哥日出的风采,越过千山万水汇聚于此。

    慢慢地,天空呈现越来越温暖的色彩。
    然后,太阳以一种慵懒的姿态自吴哥寺背后缓缓升起。


1.jpeg

   黑色的寺庙倒影,灰蓝的水面,银色的涟漪,金灿灿的太阳光斑,在光下变得火红的莲花还有漂浮的金币般眩目的莲叶……这就是所有人翘首企盼的瞬间。

1.jpeg

1.jpeg

    这镜中之花,水中之月。缘起缘灭,万物皆空。

    我一直在想,吴哥古迹有如此众多的神庙,也有大大小小许多莲花盛开的城池,为什么单单这吴哥寺的日出,吸引着全世界蜂拥而来的人潮?是因为吴哥寺坐东向西的特殊设计?是因为它优美至极的轮廓和精致的装饰风格?是因为它奇迹般保存完整的建筑架构?


1.jpeg
    也许吧,对于美丽事物的渴求,就是如此简单直接。
    可我似乎又感触更多。在等待日出的过程中,苏立跋摩耶二世成为心中一个真实的形象。他是吴哥历史上最后一个信奉印度教的国王,他神勇善战地领导高棉帝国走向繁荣,甚至将领土一路扩展至马来半岛。
    然而,这样强大的外表下,被称为太阳神的国王,是否有一颗敏感的心?否则,他如何建造起这样美轮美奂的寺庙,如何将它作为自己用以安息的陵墓。
    印度教源于灵魂不死,相信善恶相报、轮回无始无终,历经血流成河的战争和空前繁华的盛世,苏立跋摩耶终归需要一个静默的所在。
    也许这也是我来到吴哥的缘由,为了灵魂的寂静。
    国王死去了,领土被掠夺,宗教被变更,但这美丽的吴哥寺,只因为它的美,成就着永恒的魅力。
    想起一位法国数学家的话。他说,科学家不是因为自然有用而去研究它,他是因为喜欢它才去研究的,其所以喜欢它则是因为它美。如果自然不美,它将不值得探究,如果自然不值得探究,那么生命就不值得活下去。
    美,不是享受,而是需求。

    太阳升起来了,天空明亮。
    而我在这真实的宏伟面前,开始怀念混沌中的诗意。


1.jpeg

神话与生活,信仰与爱情

    石狮无声无息地凝视水面,能给国家带来风调雨顺的七头蛇驻守驻守石桥两侧。


1.jpeg

2.jpeg

   我曾经问过一个来到吴哥的朋友:“吴哥寺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真实。”他说,“在看到回廊浮雕的一瞬间,眼泪就流下来了。它和我想象的一模一样,它是真实的。”
    这便是环绕吴哥寺东西南北四面石壁、雕刻有长度超过七百余米面积超过千平的精美浮雕的吴哥回廊,它所描述的,是印度梵文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的故事。



1.jpeg

   这两部诞生于公元前四世纪的伟大的诗歌,以口头相传的方式传诵,情节内容如同吴哥建筑般百转千回,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宗教、哲学、伦理、情感……它们深深影响着印度宗教和文学的发展,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回廊巧妙地利用着阳光,一半光明一半阴暗,人类的历史,就是这样光明与阴暗相互纠结的历史。


2.jpeg

   人们从浮雕面前走过,一些人只是路过,一些人稍作停留,也有被吸引然后俯身拍照的,还有不远万里专程前来临摹记录的。很少有人能够完完全全阅读与理解《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部史诗,甚至弄清其中的人物名称已实属不易。但就像那位朋友所言,在这近八百米的精美的浮雕上,神话成为现实,进而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1.jpeg

  我在吴哥寺东面平台上的阴影中,画下一幅小小的速写。来自美洲的青年长久等待在身后,他说,我可以给你和你的画拍一张照片吗?

1.jpeg

   我想,他一定有着和我近似的感动,面对眼前无法言喻的城址。
    这种艺术之美,穿越时光,抵达灵魂深处。

    在藏经阁见到这位白衣僧人。


1.jpeg

    藏经阁的阶梯异常陡峭,我也是这样手脚并用才能攀爬而上。这个女孩和她母亲来找僧人求教,她们摊开手心,仿佛手掌间真的包含轮回转世、人生无常。

1.jpeg

2.jpeg

   如今的柬埔寨,早已改信上座部佛教。在这辉煌的印度教庙宇中,佛教僧人宣扬着自己的信仰。
    我看见除我以外,藏经阁上仅有的两名游客,母亲和她的儿子,久久站在昏暗的门廊下,看对面金色笼罩的吴哥寺。


1.jpeg

    少年,他看见了什么?他是否看见吴哥寺东面陡峭的阶梯。1973年,来此旅行的法国夫妇,妻子不慎坠梯身亡,丈夫悲痛之余,捐款在此修造了一条窄窄的楼梯,人们叫它爱情阶梯。
1.jpeg

    少年,吴哥寺的阶梯不是为旅行者铺设,它们是通向天国的阶梯。所以从来没有当地人和修行者自阶梯坠落,因为天国之路陡峭而艰险,他们因为虔诚所以步履坚定。
2.jpeg

    吴哥寺,生活与信仰相互交织,悲伤与爱情紧密相连。
    小鸟在寺庙脚下闲庭信步,白皮肤的女子吹响口哨,这金灿灿的黄昏的阳光,使人想起古老的信仰。而爱情,是因为悲伤才被人惦念和铭记。



1.jpeg

2.jpeg

公主的故事

    说起爱情,我还是想讲讲表伯母黄莎娜丽的故事。
    黄莎生于1953年的柬埔寨,父亲是柬埔寨独立运动最高领导人黄意,后来为我国所熟知的宾努亲王,当时是黄莎父亲的秘书。独立运动结束,黄意被册封为亲王,担任柬埔寨首相。
    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国力飞速发展,许多亚洲国家将中国作为学习的榜样。晚年病重的黄意,将黄莎和两个哥哥托付给宾努亲王,并送往中国读书。宾努亲王又将他们托付给周总理,于是小黄莎得到总理和邓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也受到彼时中国最好的教育,并考入北京医学院。
    来到中国的那一年,1960年,黄莎只有七岁。而在她出生的1953年,柬埔寨刚刚结束长达九十年的法国殖民统治。

    也许,抛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法国对于柬埔寨的窥视就源于那本被本国人遗忘的《真腊风土记》。在沉寂了五个世纪之后,1819年,法国人雷穆沙翻译法文本《真腊风土记》,随之在欧洲掀起寻找真腊的狂潮。1860年,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就是凭借这本书,找到了被热带雨林吞噬的吴哥遗址。

    回到1969年的中国,十六岁的黄莎在北京医学院实习,而我的表伯因为朋友的关系,时常来到医学院帮工。于是,两个年轻人就这样自然而然地相识与相知。
    1970年,表伯毕业分配到成都一家国防工厂做技术员,与黄莎维持了三年的鸿雁传书。据说他起初只把黄莎当妹妹看待,但我想一位聪慧美丽的异国公主,如何能不吸引表伯年轻悸动的心?
    73年,表伯回京探亲,黄莎竟然直接提出结婚。刚刚经历过文化大革命,表伯着实被这个提议吓到。一个工人和一位异国公主,即使有情有义,又怎能终成眷属。
    但是黄莎这个娇小的女子,先是将心意告诉宾努亲王,然后又找到外交部,虽然有亲王的支持,外交部还是一口回绝了这段跨国婚姻。黄莎不死心,直接写信给邓颖超妈妈,于是周总理与毛主席商议,最终成就了这段姻缘。
    我的表伯,就这样云里雾里被召唤回京,娶了柬埔寨公主,并在一年后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取名蒂蔓。
    她就是在我读中学时,来家里坐客的蔓蔓,那个有着漂亮大眼睛的姑娘。


1.jpeg

西哈努克亲王祝贺公主与表伯喜结良缘。图片取自表伯大学同学)

    这是我仅有的一张表伯和黄莎的合影,像所有老照片一样,已泛黄模糊。


1.jpeg

    照片里,黄莎公主与爱人站在北京展览馆前合影。她和当时所有中国姑娘一样,穿着陈旧却干净合体的深色套装,脚上是一字带黑色布鞋,笑容明媚。
    我始终无法将黄莎与我所熟悉的吴哥联系起来。吴哥,这个被宗教和皇权笼罩的奇迹般的遗址,如何能走出这样一位与你我相同的女子?吴哥走出的公主,应该是周达观笔下椎髻洗足、以布围腰、华丽精致、其白如玉者,就像吴哥浮雕中的仙女,手指作出灵巧的造型,寓意深刻。


1.jpeg

    但是爸爸告诉我,即使穿着同样的衣服、不施粉黛,还是能从人群中一眼看出黄莎的与众不同。她受到过良好的王室礼仪教育,站时挺胸抬头,坐时后背笔直不倚靠椅背,整个人散发温和却坚定的气息。
    温和而坚定,这也是我在吴哥感受到的气质。吴哥遗址沉默地向战争和自然妥协,却从未在这妥协中,将信仰与艺术抛却。吴哥遗址的坚持,终将拯救暹粒,拯救柬埔寨。

    动荡中的柬埔寨,法国殖民者撤退后,内战却始终没有结束。
    刚刚诞下女儿的黄莎,听说柬埔寨朗诺政权被推翻,一心回国建设祖国。表伯作为外国人,不允许进入柬埔寨,于是黄莎带着蔓蔓先行回国,等待政策宽松后再举家团圆。
    时值七十年代后期,中国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可是红色高棉掌权的柬埔寨却迎来了真正的黑暗。
    这是一段被尘封的历史,法国人称它为柬埔寨“自我灭绝的屠杀”。

    表伯在北京等待来自妻儿的消息。他没能想到,那一别,竟成了永远。

一些难忘的细节(之一)

仙女与天神的舞蹈

    也许就是因为这些无处不在的精美的浮雕,我一直无法以宗教的视角看待吴哥。


1.jpeg

    它们精巧逼真,甚至带有些许可爱。
    我看过敦煌堪称国宝的莫高窟壁画,也见过汉地庙宇纯金镀身的佛像,那是一些能让你体会到自身卑微的宗教艺术。
    但吴哥古迹的雕刻,它们隐藏在断壁残垣中,花朵自石缝绽放。你可以伸手抚摸它们,感受赤道阳光给予它们的温暖。它们亲切得好像孩子的涂鸦。


1.jpeg

    后来,我在藏区看到庆祝释迦摩尼诞辰的金刚舞,平日闭目于经殿的僧人们,换上鲜艳的服装、头戴面具,随音乐奔放起舞。
    那时我忽然明白,这些浮雕同金刚舞一样,是活的艺术。他们源于宗教,却因真实而鲜活的美,超越宗教,感动心灵。



1.jpeg
引道与窗

    吴哥遗址中几乎每一座神庙,都会有长长的引道。
    它们或通向完整保存的庙宇,或通向正在倒塌的被树根环抱的石门,或者引道的尽头仅仅剩下废墟。


1.jpeg

2.jpeg

   也许这引道,不是一条路,而是一段时间。
    站在这端,看见彼岸皇朝的覆灭。辉煌终将消失,遗憾在所难免。人们常说坚如顽石,可这顽石垒起的神祗的宫殿,也抵不过岁月侵蚀。
    更何况沧海一粟般渺小的我们,那不值一提的短暂的生命与情感。



1.jpeg

2.jpeg

    吴哥的门与窗将赤道终年明媚的阳光引入这古老的寺庙,光明与黑暗奏响美妙的交响乐。

1.jpeg

2.jpeg

我在黑暗中向往光明,又在明亮中寻找冰凉的阴影。


1.jpeg
   于是我问自己,来吴哥,我们所要寻找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证明文明的伟大还是为了寻求艺术的永恒。
    但似乎,我什么都没有找到,只找到繁华盛事中,一份难得的寂静。


1.jpeg

2.jpeg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