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头条APP
孟高棉语民族的起源与东南亚现代孟高棉语诸民族的形成
siment 发表于:2010-7-27 10:17:01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7348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何 平

(云南大学 人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摘要:孟高棉语民族是操南亚语系语言的诸多民族中的一个大族群,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地区,除了中南半岛以外,印度与中国也有一些属于这个群体的民族或他们的支系。关于孟高棉语民族的起源和形成等问题,学术界仍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根据所掌握的国内外资料,通过对孟高棉语民族的起源与东南亚现代孟高棉语民族的形成等问题的系统梳理,不难发现孟高棉语民族分布地域广泛,且已形成有众多分支的民族集合体。
关键词:孟高棉语民族;起源;东南亚现代孟高棉语民族;形成
        孟高棉语诸民族是操南亚语系语言孟高棉语族语言的一个大族群,孟高棉语诸民族今天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地区,但与中南半岛接壤的中国云南境内和印度东北部地区,也有一些说孟高棉语的民族或他们的支系。关于孟高棉语民族的起源,目前还有争议,而关于这个群体后来的演变情况,也还很少有人进行过系统的论述。本文将在所掌握的资料基础上,对这个民族群体的起源与今天分布在东南亚地区的现代孟高棉语诸民族的形成作一个粗线条的勾勒,并对一些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对东南亚民族史和中国与东南亚民族关系史的研究。
一、孟高棉语民族的起源
  
  关于孟高棉语诸民族的起源,迄今为止还没有定论。早先有一些人认为,孟高棉语民族起源于南亚。其所属的奥斯特罗亚细亚语系被译为南亚语系,恐怕也暗含了最初翻译这一词汇时译者的观点。
  1873年,英国人亚瑟·潘尔在《孟加拉亚洲学会学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勃固史》的论文,他在该文中论述缅甸孟人的族称和起源时说:“这个词(指得楞——引者)源于得楞伽那,这个名称最初只用来指那些外国来的移居者,但后来却被用来指所有的人(指下缅甸的孟人——引者)。”[1](P1)即认为缅甸孟人的族称“得楞”即是由得楞伽那(又译“特伦甘纳”——引者)一词转化而来的,孟人有可能发源于印度南部的特伦甘纳地区。
  英国驻缅甸殖民军官斯皮尔曼少校和英国学者哈威以及法国人艾里克·赛登法登(又译为薛登化登)在论述缅甸孟人的起源时都沿袭了潘尔的观点。
  我国学者张礼千在其《中南半岛》一书中也认为:“虽吾人不能谓为南印度人系吉蔑人,但此二者之间,有绝大关系,则可断言。”[2](P34~35)
  但是,认为孟高棉语民族起源于印度的学者们都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据。相反,许多证据表明,孟高棉语民族起源于印度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例如,过去人们认为孟人与印度特伦甘纳有关,并用“得楞”一词来称呼孟人。但是,孟人本身并不接受这个称谓,今天的孟人甚至认为“得楞”一词含有“杂种”之意,若称呼他们为“得楞”,他们是非常不高兴的。因此,缅甸政府以内政部和文化部的名义三次明令禁止称呼或使用“得楞”一词。[3]
  显然,不能把过去对孟人的称呼“得楞”与印度联系起来,进而用以证明孟人或孟高棉语民族来自印度。
  也有人认为,孟高棉语民族就是中南半岛这块土地上的土著。例如,1948年,A.G.毫德里克特根据他的研究,画了一张公元前3世纪时中南半岛语言分布图。作者在这份图的说明中认为,中南半岛就是南亚语系语言的故乡。[4](P64)
  《高棉人》一书的作者伊安·马贝特等人在论述高棉人的起源时也认为,高棉人是在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区独立发展起来的一个民族群体,是当地的土著。[5](P41)
  法国学者莫里斯·格莱兹也认为:“事实上,高棉人是该地区最原始的居民,后来他们受到印度文明的影响”。[6](P367)
  柬埔寨学者登耶在否定高棉人起源于印度的观点时也认为:“高棉族是一个自古以来就生长在东南亚地区的古老民族,它不属于印度族,人种学家把高棉族划为澳—亚语系民族(Austriasiatiques)。高棉民族长期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一直到现在”。[6](P367)
  但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也没有提出足够的证据。
  更多的学者则认为,孟高棉民族起源于他们今天分布地的北边。具体起源于什么地方呢?许多学者认为,孟高棉语民族起源于中国南方广大区域,他们是后来从中国南方逐渐迁徙到中南半岛的。还有学者把孟高棉语民族的起源追溯到了长江流域,例如,里查德·皮尔逊在分析东南亚诸语言民族的起源时就认为“南亚语族(系)或许源自扬子江中游”。[7](P28)
  泰国学者宋迈·宾吉和法国学者安布雷·多雷在合著的一部关于泰北兰那之习俗的书中述及兰那早期历史的孟高棉语民族起源时,则更明确地对孟高棉语民族的起源和迁徙、发展进行了描述,认为他们起源于中国的南方,后来才从中国迁到他们今天分布的地区。[8](P7~8)
  美国人类学家凯耶斯也认为,“虽然这个理论(指孟高棉语民族起源于印度的理论—引者)还没有被人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完全驳倒,但是,考古学的证据已表明,在新石器时代,东南亚地区主要是同中国有联系,而不是同印度有联系。”[9](P17)
  国外一些史前史学者根据语言的分布和考古材料进行研究后也得出结论说,今天东南亚的诸民族,绝大多数都是从中国南方迁去的,其中,操孟高棉语的族群是从华南带着农业文明一道,沿着中国南方的沿海地区进入今天的越南的北部,再从那里进入中南半岛腹地,后来,他们当中有一些人再进入印度。当然,在迁徙的路上,他们也一路吸收了沿途的土著人及其文明。[5](P40~41)
二、现代高棉人的形成

  孟高棉语民族是什么时候从中国向中南半岛迁徙的呢?有学者认为,根据考古发掘的证据,到公元前3000年时,中南半岛的呵叻高原、湄公河三角洲和洞里萨湖一带,都已出现了一些简单的农业文明,其中一些可能就是高棉人祖先的文明。[5](P41)还有人更具体地谈到说,早在公元前5—4世纪的时候,高棉人的祖先就已经生活在今天的柬埔寨了。[5](P57)
  关于孟高棉语民族中的一支的高棉人的早期历史以及他们的主体进入今天柬埔寨以后最初的发展情况,我们至今尚无从知晓。根据现有的、也是唯一载有柬埔寨早期历史的中国史籍的记载,我们现在所能知道的历史仅仅是,到了公元初年的时候,今天柬埔寨这片土地上,开始出现了一个叫做扶南的古国。中国正史最早提到扶南的是《三国志》,该书卷四七的“吴书·吴主传二”记载道:“[吴主赤乌六年(公元243年)]十二月,扶南王范旃遣使献乐及方物”。同书卷六十的“吴书·贺全吕周钟离传第十五”又记载说:“岱既定交州,复进讨九真,斩获以万数。又遣从事南宣国化,暨徼外扶南、林邑、堂明诸王,各遣使朝贡。权嘉其功,进拜镇南将军”。
  此后,《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及以后一些史书均有关于扶南的记载。对之记载稍详的还有《晋书》、《南齐书》、《梁书》、《南史》等等。
  关于扶南人的族属,我国史书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晋书·扶南传》只是记载说,扶南人“皆丑黑拳发,倮身跣行”。《梁书·扶南传》也说:“其国人皆丑黑,拳发”。记载中只说扶南人丑黑,但今天东南亚地区绝大多数居民的肤色都偏黑,仅凭这一体质特征的简单描述,我们很难判断扶南人的族属。
  那么,扶南人到底是属于什么民族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依靠更多的资料来对之进行分析。
  我们知道,“扶南”这个词是中国史书对当时这个国家的称谓,应该是一个汉文译音。因为,在中国汉文典籍里,除了用“扶南”这个词以外,公元3世纪时左思在其《三都赋》中还提到“夫南”一词。这里的“夫南”可能就是“扶南”。唐代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里又把这个词译写为“跋南”。有人认为,这个词可能是古高棉语Bnam一词的译音,Bnam一词在今天高棉语里发音为Phnom,意为“山”,可能由于这个国家名称的含义是“山之国”的缘故。也有人认为这是当时国王尊号中的一个词。例如,有人推测说,扶南王的尊号是Kurung-Bnam,意为“山王”。[10](P48)也有人认为,在现代罗佤(佤族的一支)语中,“跋南”(Panom)一词有居住在山林的意思。[11](P63)还有人认为,“扶南”一名来自高棉语的Phnong一词,Phnong音为“普农”,是孟—高棉语民族中的一个支系。扶南的名称可能与普农人有关。[12](P24)
  不管怎么说,按上面这三种解释,“扶南”一词均与高棉语或孟高棉语有关。
  此外,在泰国北部有一本史书,叫做《勐素旺空坎史》(又译《金灯国史》),讲的是泰人来到兰那以前的Krom人的事。据《勐素旺空坎史》即《金灯国史》记载,兰那这个地方原来是Krom人的地方。泰族文献中的Krom或Khom这个词,实际上就是泰语民族对“高棉”(Khmer)一词的异读。但要指出的一点是,泰、老文献中所说的Krom或Khom,又不仅仅是指今天柬埔寨的高棉人,还包括孟人和其他一些孟高棉语民族或支系,是对当时的孟高棉语诸民族的一个泛称。因此,有人将其音译为 “孔人”。
  《勐素旺空坎史》即《金灯国史》提到说,“孔人”早期的一个大中心是菩提讪銮城,这个菩提讪銮城在“孔纳提”河畔,在“大河之南,大海之滨”。[13](P151)
  孔纳提河就是湄公河。按照该史书的记载,“孔人”的中心是在“孔纳提”河畔,在“大河之南,大海之滨”,那么就应该是在湄公河口的大海边上。而据研究,扶南的国都也就在湄公河南部的河边。
  因此,我认为,扶南就是当时在柬埔寨居住的早期高棉人建立的国家,扶南的主体民族也就是早期的高棉人中的一支。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公元6世纪以后,在扶南的西北边,原先附属于扶南的一个叫做真腊的小邦国逐渐崛起,最后取代了扶南,统治了原来扶南统治的区域。
  真腊是中国史书中对当时取代扶南而统治今天的柬埔寨乃至周边一些地区的这个国家的称呼,但这个名称到底是什么意思?目前人们还没有一致的说法。中国学者许肇琳认为:“‘真腊’应是柬埔寨语的汉语译音。‘真腊’的原形就是柬埔寨高棉族的古称Kamara。柬埔寨史书告诉我们,柬埔寨的主体民族高棉族(中国古代译称吉蔑),在古代既称Kamara,也称Khmer。Kamara这个名称,虽然近代已经很陌生,但仍然存在于柬埔寨语汇中。在一般的柬汉词典中,Kamara被译做‘高棉’。其实,按其语音,‘真腊’才是它的读音。这可以从广东潮州方言‘真腊’二字的读音得到印证。‘ka’与潮州音‘真’相对,声虽不同,韵却相近。‘mara’快读与‘腊’相同。这种快读,或者说简译法,是我国人对外国人名、地名常常采取的一种音译方法。如Kampong Chnang,按其原音应是‘干磅清扬’或‘干磅查南’,但却只译为‘磅清扬’;又如Pottisat,本应译为‘菩提萨’,但也被简译为‘菩萨’。 Kamara是柬埔寨高棉族的古称,也是柬埔寨古代的国名,正如近代柬埔寨曾一度称高棉王国一样。”[12](P345)
  这个解释是很有道理的。实际上,真腊就是高棉,古代的中国人对之早就有了明确的记载。《旧唐书·真腊传》说:“南方人谓真腊国为吉蔑国。”《新唐书·真腊传》也说:“真腊一曰吉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中国古籍中,高棉有时候还被译写为“阁茂”。例如,我国唐代僧人慧超在《往五天竺国传》中提到:“阁茂……古名邑心国,于诸昆仑国中,此国最大”。许多人认为,这里的“阁茂”就是后来《旧唐书》、《新唐书》等其他一些史书中提到的“吉蔑”,也就是“高棉”。
  许肇琳还认为,今天柬埔寨的国名也是由“高棉”加高棉语“民族”(Jiet)一词合成异写而来的。“‘柬埔寨’正是柬埔寨语‘吉蔑族’的近音。……原体应是Khmer,……寨正是柬埔寨语语义为族Jiet的对音。”[12](P347)
  很可能的情况是,被称为“高棉”即“真腊”的这些人最初只是早期说高棉语的诸多群体中的一支,他们曾经被他们的亲缘族群扶南人所统治,即史书所说的原来是扶南的属国。后来,这支被称为真腊即高棉的人征服了扶南,他们的族称也就作为国名见载于中国的史书了。因此,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较为可靠的记载,虽然高棉民族的先民很早就出现在中南半岛,但“高棉人”这个名称却是后来才出现的。
  真腊兼并了扶南后,被称为真腊或高棉的这一支成了扶南故地的统治民族。真腊人统治时期,特别是公元9世纪真腊人迁都吴哥以后,真腊人及其统治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生活在以今天柬埔寨为中心的这一地区的诸多说早期高棉语的民族乃至其他一些民族,经过了进一步的融合,形成了以真腊—高棉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现代高棉人。
三、孟人的兴衰
  
  当高棉人向中南半岛南方发展的时候,孟人则开始向西南方向发展。到公元初,当高棉人在今天的柬埔寨建立了他们的王国的时候,在今天的泰国南部、缅甸南部和马来半岛北部,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孟人的古国。
  从史书记载来看,我们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孟人国家是潭杨或林阳。《水经注》卷一引康泰《扶南传》提到一个潭阳国。同卷引竺芝《扶南记》又提到一个林阳国。《太平御览》卷七八七引康泰《扶南土俗记》也提到有个林阳国。又引万震《南州异物志》的记载时也提到了林阳国。康泰是三国时吴国人,曾经与朱应出使扶南,回国后著有一书,名《扶南传》,又名《扶南土俗记》,因此,《水经注》引康泰《扶南传》中的潭阳就是其他各书提到的林阳。
  我们今天所称的孟人,在古代阿拉伯人的记载和后来东南亚其他民族的记载中,多被叫做Rman或Ramman,而孟人建立的国家往往被称为 Rammannadeca(deca意为城或国),也可以写成Rammanyadeca。陈序经先生认为,中国古书上记载的林阳的林,可发音为Lam或 Lim,林阳或潭阳可能就是Rammanya的对音。[14](P17)
  除了林阳以外,史书还提到了一个叫做“顿逊”的古国。《太平御览》卷788“顿逊”条引3世纪时万震的《南州异物志》说:“顿逊在扶南三千余里,本为别国,扶南先王范蔓有勇略,讨服之,今属扶南。”
  《梁书·扶南传》说:“其(指扶南)南界三千余里,有顿逊国,在海崎上,地方千里,城去海十里,有五王,并羁属扶南。顿逊东界通交州,其西界接天竺、安息、徼外诸国,往还交易。”
  陈序经认为,顿逊是一个孟人国家,其方位大致是在今天缅甸南部的丹老或是泰国湄南河之南而至万仑或万仑以南一带。[14](P83)
  到了中国隋唐时代,在湄南河流域一带,出现了一个国家,中国史书最初把这个国家译写为投和,后来又写作堕和罗、独和罗或堕罗钵底。据近人研究,这个国家的原名叫做Dvaravati,中国史书中提到的那些名称都是Dvaravati的译音。这个投和国或堕罗钵底国也是一个孟人的国家。堕罗钵底的属国之一是昙陵。在《岭外代答》和《诸番志》里,称之为登流眉。黎道纲先生在其《泰国古代史地丛考》一书中认为,昙陵的对音是Deng Laem。Deng在古孟语中是“城”的意思,Laem为尖、湾等意思。泰文化传来以后,Deng改称Ban,Deng Laem变成了Banlaem,今译万林县。[15](P123)既然是孟语,说明其居民主要是孟人。
  后来,在今天泰国南部一带地方,又出现了一个叫做“罗斛”的古国。罗斛一名最早出现在吴哥回廊苏里耶跋摩二世时期的石雕壁画上,上有高棉语铭刻“速茹罗斛”。“速茹”意为城邑。后来,银币上又有“罗斛补罗”字样。[15](P149)中国史书也提到了这个国家。由于其方位就在今天泰国南部湄南河下游一带地区,与史书记载的投和的方位相同,所以,罗斛可能是投和的继承者,也是一个孟人的国家。后来考古学者在华富里发掘出土的八角形石柱,上面刻有古孟文,这也说明这个地方曾为孟人居住。[14](P50-51)
  在中国对中南半岛古国的记载中,还提到一个女王国。《新唐书·南蛮传》记载:“南诏,居永昌姚州之间,铁桥之南,东距爨,东南属交趾,西摩伽陀,西北与吐蕃接,南女王,西南骠,被抵益州,东北际黔巫……。”根据这条记载,我们得知,这个叫做“女王”的国家在南诏的南面。
  据学者考证,中国史书中提到的这个女王国,就是泰国史籍中提到的哈里奔猜国。根据泰国史书记载,建立哈里奔猜即女王国的占玛黛薇来自南部孟人国家罗斛,是罗斛国王的女儿,因此,哈里奔猜国也应当是孟人的国家。女王统治下的人民,主要也应该是孟人。今天这一带地区有许多历史遗迹都可以证明这里曾经是孟人的地方。直到现在,这一带还有很多关于孟人的传说与留痕。特别是在南奔、南邦以及在南邦东边约100公里的普利(Pre)等地的佛寺的旗杆顶上,多装饰有一个罕萨鸟(Hamsa)的标志,据说这种鸟原来是孟人国家的国徽。[14](P62)
   据泰国史书记载,公元1292年,这个哈里奔猜国或女王国被北面兴起的泰人的兰那王国的国王芒莱所灭。
  另外,中国史书还提到了“盘盘”、“哥罗”、“狼牙修”、“丹丹”、“赤土”、“罗越”等古国,据学者考证,这些都是一些由古代孟人建立的国家。[14](P54~150)
  除了中国史书的记载以外,缅甸的史籍还提到缅甸南部的孟人曾经建立过一个直通王国。到公元11世纪中叶缅王阿奴律陀登位以后,缅族的势力向南部扩张,最后征服了直通王国。直通虽然灭亡,但在缅甸勃固(又译白古)和其他一些地区的孟人却仍然保持着独立。其中势力最强的是以勃固(又译做摆古或白古)为都城的“勃固国”(又叫摆古国或白古国)。
  在缅人统治今天的缅甸本部以后,孟人又一直被缅族叫做得楞(Talaing)。据目前所知的材料,得楞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1107年的一块缅甸的碑铭中。[14](P68)缅族为什么要把缅甸南部的孟人叫做得楞?目前还没有见到令人信服的解释。据说,缅甸的孟人并不喜欢这个称呼,今天缅甸的孟人甚至认为得楞一词是对他们的蔑称。但是,得楞这个名称一直被普遍地用来作为缅甸孟人的族称,甚至作为他们建立的国家的称呼。
  另外,公元8世纪时,阿拉伯人还提到了两个城邦国家,一个叫做卡拉(Kalah),还有一个叫做卡库拉(Qaqulllah)。阿拉伯人记载说,卡拉城四面环有城墙,城里有一位国王统治该国。当地竹林茂盛,商业发达。该国临海,海中有许多多岛屿。卡库拉也有一座城邦,城的四周也环有城墙,周围还有许多附属地区。当地居民广泛使用大象。惠特利根据阿拉伯人的记载,对这两个国家进行了考证后认为,卡拉和卡库拉的方位均在今天缅甸南部丹那沙林沿岸一带地区。[4](P92)
  缅甸南部地区出土的两块公元10世纪的石碑上的铭文还提到,有一位女王统治着一个叫做杜沃(Duwop)的城邦。有学者考证后认为,其方位在今缅甸南部的毛淡棉和马塔班一带。[4](P92)
  总而言之,孟人在从其发源地向中南半岛西南发展的时候,中南半岛西至缅甸,南达马来半岛,都曾经分布有孟人。在缅甸的南部的孟人,还曾经向北部发展。缅甸叫栖地区的古代水利工程,就是孟人建筑的。有些历史学家还认为,现在缅甸西南的阿拉干地区,也曾经为孟人所占据。分布在马来半岛的孟人,也曾经向南部发展,在中国唐代的时候,其势力曾经到达马来半岛南部今天马来西亚的柔佛一带。
  但是,公元8世纪以后,今天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兴起了一个室利佛逝王国。在室利佛逝强盛的时候,其势力一度扩张到马来半岛,控制了当地的孟人国家。从此,马来半岛上的马来人日益增加。此后,一度统治马来半岛的孟人逐渐为马来人所代替或同化。
  13世纪末,位于今天泰国北部的女王国被泰人的兰那王国所灭。到了14世纪中叶,暹又与罗斛合并,泰族在湄南河流域的势力逐渐膨胀,原先位于湄南河流域的孟人国家不复存在,只有在缅甸的南部,孟人还维持着国家的独立。但是,到了16世纪上半叶,缅甸东吁王朝的国王芒瑞体对南部孟人地区大举入侵,占领了许多孟人的地方。到1539年,中南半岛最后一个孟人国家白古(勃固)终于被芒瑞体所灭。
  此后,孟人虽然不断掀起独立运动,但始终没有成功。以后,被泰人和缅人等民族统治的孟人不断被同化。今天,只有少部分孟人保留着他们的血统和文化习俗。一度雄踞中南半岛西南部广大地区、其历史与高棉人的历史一样辉煌、其文化为今天中南半岛诸多民族所继承的孟人,如今仅仅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偏居在泰国和缅甸等国的南部一隅。
  
四、北方孟高棉语诸民族的形成
 
  除了今天分布在南方的高棉人和孟人以外,在中南半岛北部地区,还有许多说孟高棉语族语言的民族或他们的支系,这些说孟高棉语族语言的民族或支系族称复杂,很难一一描述,但大体上的情况是,在今天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交界的山区,有一些被称为“山区高棉人”的高棉人的支系;在越南中部的长山山脉,则分布有一些被越南人称为“魅人”(又译“摩依人”)的民族;在今天柬埔寨、越南、老挝、泰国和缅甸等国偏北的山区以及与之接壤的中国云南境内,则有一些被称为克木人的孟高棉语民族;而在中南半岛中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即今天泰国的北部和缅甸的北部地区以及与之接壤的中国云南境内,则分布有属于孟高棉语民族的佤族— 拉佤人、布朗族、德昂族(崩龙族)等。在印度东北部与中南半岛接壤的一带地区乃至更西的一些地区,则分布着这个民族群体的另外一些民族或支系。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不妨把这些分布在北部的孟高棉语民族统称为北方孟高棉语诸民族。
  一般认为,我国史籍中记载的一个称为“濮”的族群中的一些人就是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今天的操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诸民族的先民,而关于分布在中国西南和今天中南半岛交界一带地区的“濮”的记载,最早的当为晋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华阳国志·南中志》在记载“哀牢”的情况时说:“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有穿胸、瞻耳种,闽濮、鸠僚,其渠帅皆曰王。……(永昌郡)属县八,户六万,……宁州之极西南也;有闽濮、鸠僚、僄越、裸濮、身毒之民……”。
  唐朝时期,居住在永昌地区的各族,族称纷繁,有“望”、“望苴子”、“望外喻”、“朴子蛮”、“木棉濮”、“赤口濮”、“黑僰濮”、“黑齿”、“金齿”、“银齿”、“绣脚”、“绣面”、“雕题”、“寻传”、“么些”、“穿鼻”、“裸形”、“长鬃”、“栋锋”等等。学者们多认为,这些民族当中, “望”、 “望苴子”、“望外喻”、 “朴子蛮”、“ “木棉濮”、“赤口濮”、“黑僰濮”等等,或者说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便是从早期的“濮人”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今天北方孟高棉语民族的前身。
  《云南各族古代史略》一书说:“到了唐宋时期……濮人已分化成‘朴子’和‘望’两族,前者形成今天的布朗族和崩龙族(现称德昂族),后者形成今天的佤族。”[16](P8~9)今天中国云南和中南半岛的所谓北方孟高棉语诸民族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以后开始逐渐分化形成的。
  在北方孟高棉语民族当中,佤族或拉佤人是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据统计,目前佤族(包括拉佤人和其他一些支系)总共有100万人,其中分布在中国境内的佤族有35万(1989年),而在中南半岛各国,缅甸有60万,泰国和老挝有3—5万左右。[11](P9)
  许多在中南半岛拉佤人地区进行过考察的旅行家和民族学家都曾经报道说,当地的拉佤人仍然记得他们的祖先曾经在今天泰国北部地区建立过一个拉佤王国。有的调查资料还提到说,一些已经老族化的拉佤人还记得他们的一位著名的国王名字叫做坤銮维郎卡(Kun Luang Wilangka)。还有一些调查发现,坤銮维郎卡现在已作为波銮地区的守护神与其他神一道被当地人供奉祭祀。[17](P10)
  泰国北部有许多用泰阮文和巴利文写成的关于泰阮人早期历史的编年史都提到在泰阮人到达当地之前,当地的土著人是拉佤人。还有一些民族学调查资料认为,清迈城边最高的山素贴山在泰阮人到来之前就曾经是当地拉佤王国的都城。[17](P10~11)
  老挝史籍也提到说,在今天老挝北部的琅勃拉邦和川圹,过去都曾经存在有“卡人”的王国。而一些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孟高棉语民族中的索人(So)、税人(Souei)和桂人(Kuy)的方言进行研究后也认为,过去在湄公河中游地区存在着一个很大的拉佤人的政治实体,它可能就是后来兴起的陆真腊的前身。[17](P18~19)
   另外,无论是泰老人的史籍还是拉佤人的传说中,都有泰北拉佤人首领维郎卡向哈里奔猜(即今南奔)国女王占玛黛薇(又译章戴维)求婚的故事。说是公元7世纪时,有一位叫做占玛黛薇的公主从罗斛国北上到南奔建立哈里奔猜国,当时居住在清迈一带的拉佤人首领维郎卡听说占玛黛薇美貌动人,便派使者向占玛黛薇求婚。遭到拒绝后,维郎卡遂兴兵讨伐哈里奔猜,双方进行了一场激战,结果占玛黛薇女王大获全胜,维郎卡战败阵亡,拉佤人有一部分逃进深山老林,还有一部分则由维郎卡的助手带领逃到清迈和景栋一带,其余逃到了萨尔温江沿岸。后来芒莱王统治泰国北部时,领兵征服了拉佤人聚居的景栋地区,于 1262年建立了泰人的景栋城。[18](P207)
  还有学者进一步认为,中国史书记载的位于今天泰国中部的罗斛也是佤族建立的国家,并认为“罗斛”一词是Lvo、Lavo或Louvo的对音,Lvo、Lavo或Louvo也就是拉佤(或罗佤)。[11]((P59-64)
  这些传说均表明,佤族—拉佤人早在今天中南半岛几个国家的主体民族缅族和泰老民族入主当地之前就已经形成并居住在那里了。
  除了佤族或拉佤人以外,在中南半岛北部的孟高棉语民族或支系中,另外一个人数比较多的民族是克木人,其分布范围包括今天的中、越、老、柬、泰、缅等几个国家。在中南半岛国家中,老挝是克木人的主要居住国。
  据老挝的一部史籍《南掌纪年》记载:在老族首领坤博隆的长子坤罗率领民众自勐天(今越南北部奠边府一带)来到南掌国的时候,在琅勃拉邦一带已有一个由孟—高棉语民族建立的国家,叫做勐斯瓦(Muong Swa,又译“勐爪哇”、“勐骚”、“勐兆”等)。勐斯瓦一名,是根据这个王国的创始人坤斯瓦的名字得名的。在老族首领坤罗率众来到的时候,正是坤斯瓦王系的坤干哼统治之时。此时坤罗率领民众从勐天沿乌河而下,来到勐斯瓦北边的湄公河边,与坤干哼及其子孙大战,最后把坤干哼及其子孙逐走,建立了老族人的王系。[18](P325~326)
  另一部老挝史书讲述坤罗驱逐当地土著的历史时说:“坤罗为王二十三年,建勐川东川铜,那时卡干哼老土王(披耶那迦)在南塔帕丁、戌乌,坤罗征服之,逐之勐蒲劳蒲卡,成为早期奴隶,成为卡干哼。”[13](P1059
  这两本史书一致提到,坤罗领导老人沿乌河(丰沙里省和琅勃拉邦省的重要河道)来到勐斯瓦的领土,和以坤干哼为王的土民作战,战场在帕丁和戌乌(戌乌 ——乌河流入湄公河的河口)。老人把土人逐入山区,到南塔(会孔)的蒲劳蒲卡一带去。土民打了败仗,成了战俘,被迫成为老族人的奴隶。于是变成了卡,国王坤干哼也被称为了卡干哼。
  泰国学者集·蒲米萨认为,史书中提到的逃到勐蒲劳蒲卡一带的卡干哼及其子孙民众,就是在南塔和琅勃拉邦的人数极众的克木人及其支系。[13](P105)
  许多学者认为,坤罗领导老族人的先民进入今天老挝的时间是在公元8世纪,如果是这样的话,则克木人这个民族群体在大约公元8世纪以前也已经形成了。
  从名称来看,“克木”(Khamu,也拼写为Khmu、Khomu、Kho Mu、Khamuk、Kha Mouk、Kammu、Kmhmu、Kamhmu等)这个词与“高棉”(Khmer,现代泰老语发音为Khamum)这个词有很大的关系,有学者就认为, “克木”这个词很可能就是“高棉”这个词的同音异写。[18](P320)因此,克木人这个群体很有可能是古代孟高棉语民族的先民中后来分化形成的高棉人这一支在更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旁支。
  除了佤族和克木人以外,今天分布在中南半岛乃至中国云南的其他属于北方孟高棉语民族的民族群体大概也是在同一个时期或稍后一个时期形成的。例如,在古代缅甸的碑铭中就常常提到“崩龙”(Ponlon)这个词。公元1375年,东吁王朝建立之初,该王朝的四座“奠基城市”中,有一座就是“崩龙城”。蒲甘王朝后期的一位著名高僧摩诃卡萨帕(Mahakassapa)就是“崩龙城”的城主,他本人也是一名崩龙族人(中国已改为德昂族)。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缅甸的蒲甘王朝时期和阿瓦王朝初期,“崩龙”在缅甸的分布远比他们今天的分布区域广得多。伊洛瓦底江右岸出土的许多蒲甘王朝时期的碑铭中都提到有“崩龙”奴隶,一些碑铭还提到了崩龙水渠和崩龙水田。[19](P6-7))但是,在现在的缅甸境内,只有伊洛瓦底江西岸的山区才能见到少量的帕朗族(即崩龙族)。
  
  参考文献:
  [1]W.G. Cooper,.The Origin of the‘Talaings’[J]. Burma Research Society Journal, June1913.
  [2]张礼千.中南半岛[M].商务印书馆,1947.
  [3][缅]乃般拉.李孝骥译.缅甸最古老的民族——孟族[J].东南亚资料,1981(1-2).
  [4]Emmanual Guillon.The Mons:A Civilization of Southeast Asia[M]. The Siam Society, Thailand, 1999.
  [5]Ian Mabbett and David Chandler.The Khmers[M]. UK and USA,Basil Blackwell Ltd.,1995.
  [6][柬]登耶.邓淑碧译.高棉历史[Z].
  [7]W.G.Solheim.留德译.史前的华南,中国或东南亚?[C].云南省博物馆和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编印.民族考古译文集第2集,1987.
  [8][泰]宋迈·宾吉,[法]安布雷·多雷著,赵瑛译,张镇华校.泰国兰那十二个月习俗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9]Charles F. Keyes. The Golden Peninsula: Culture and Adaptation in Mainland Southeast Asia[M].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1977.
  [10]D.G.E.霍尔.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译.东南亚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1]魏德明(尼嘎).佤族历史与文化研究[M].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1999.
  [12]陈显泗.柬埔寨两千年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13][泰]集·蒲米萨.[泰]黎道纲译.暹泰佬孔各族名称考[M].泰国,Duang Kamol出版社,1976.
  [14]陈序经.猛族诸国初考[Z].自印本.
  [15][泰]黎道纲.泰国古代史地丛考(中文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6]云南各族古代史略编写组.云南各族古代史略[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7.
  [17]George Condominas. From Lawa to Mon, from Saa to Thai: Histor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aspects of Southeast Asian Social Spaces[M]. published by the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Research School of Pacific Studies,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 1990.
  [18]秦钦峙,赵维扬.中南半岛民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19]G.H.Luce. Phases of Pre-Pagan Burma:Languages and History[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责任编辑:王国平]
收稿日期:2009-07-21

作者简介:何平(1956~),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暨民族研究院教授。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