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头条APP
掌握中文 开拓前途
Taingvengly 发表于:2017-7-24 14:32:39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924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学习中文可以到工厂当翻译员!”这是绝大部分农村家长送孩子到华校上学的目的,也是大部分学生们学习中文的志向。
中资进军柬埔寨隨年增长,会中柬两种语言的人力资源需求大增,中文的价值对人民也隨之大大提升。不少外省村民不惜让孩子放弃已上学多年的柬校,转从华校的基础学起,由此在外省华校看到不少年龄较大还就读低年级的学生。
对於他们来说,柬校就算从12年级毕业,也很难找寻一份较高薪的工作,甚至只能当劳工,而大学却像是遥不可及的事,上大学不但必须支付高昂的学费,还得远离故乡到省会或金边市就读。因此,他们认为上华校学习中文,是让孩子走入社会挣钱的捷径。
申请人:邢淑玉(15岁,三年级) 
学校:白马省明德学校
淑玉勤学中英文
邢淑玉、肖玉和杜那同样曾在柬校分別读到四至七年级,然后转到华校从一年级读起。
邢淑玉来自单亲家庭,她的父亲四年前在国公省水电站工程当建筑工人时,不幸在工作时触电致死,她的家庭顿时失去经济支柱,陷入困境。
“发生意外后,一起工作的同乡第一时间通知了我们,当时我们感到非常惊讶,久久无法接受。承包商赔偿给我们2200美元,而这些钱仅能支付丧事的费用。”淑玉的外婆告诉我们。
邢父生前的月薪为200美元,是整个家庭的主要收入。邢父过世后,家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在家照顾孩子和打理家务的邢母被迫出来打工,独自担起家里的一切开销。家中的三个孩子也因为母亲不在家,无人照顾,搬到外公婆家住。
邢母目前在胡椒园工作,早出晚归。邢母育有三个孩子,大儿子17岁,幼女13岁,都就读柬校,淑玉是家中唯一上华校的孩子。
淑玉的外公婆同是贫困人家,两人虽然已70多岁,但还要下田耕种稻米,在家饲养家禽帮补家用。
淑玉的外公身体状况并不佳,双脚不时发肿,由於没钱去看医生,只能外敷高棉草药,以减轻疼痛。
淑玉之前就读柬校四年级,隨后转到华校从一年级重新读起,她今年在班上的成绩排名第17名,而班上有50名同学。除了在华校上课,晚上她还抽空上英文课,她的志向是在中资工厂当翻译员。
申请人:肖玉(17岁,四年级)
学校:白马省明德学校
肖玉早出晚归学习
到访肖玉的家时,她的外婆在家,老人家向我们讲述了家庭状况。
肖玉在母亲胎里两个月大时,父亲就病逝,对她来说,父亲是从未见过面的陌生人。
肖玉的父亲生前病魔缠身,肝和肠胃等內臟都有问题,为了医治他的病,几乎倾家荡產,但最后仍然帮不到他。
肖玉的母亲隨后再嫁,母亲现在和第二任丈夫在胡椒园打工,每天早出晚归,两人一天加起来的薪资大约是10美元。
对於继父,肖玉似乎不愿意提起,我们多次向她发问,她还是闭口不说。
肖玉的住家距离明德学校相当远,从公路下去,通过乡村小巷的黄泥路大约5公里,路面破烂凹坑,以往她骑单车到学校要花上一个小时,幸好今年毗邻亲戚有了摩托车,搭亲戚的顺风车,只花半个小时就到学校。
肖玉说,由於住家偏远,她每天凌晨四点左右就起床,准备煮饭做菜,六点出发去学校,午饭是从家里打包到学校吃,华校下课后,还要上晚上的英文课,所以一般回家时已天黑。
“以前我骑单车时,都要隨身携带手电筒,以便回家时照路。”
大约两年前,肖玉有一回骑单车回家,途中意外跌入深坑,导致左脚骨折。
在上华校之前,肖玉已在柬校读七年级。她知道自己年纪不小,有意在明年满18岁时,尝试到附近的中资工厂应徵当翻译员。
申请人:杜那(18岁,四年级)
学校:白马省明德学校
杜那父母重视中文
杜那今年18岁,就读华校四年级,以他的年龄已可以出来工作,但家长还是指望他可以因为掌握中文而找到一份好工作。
杜那和学校里的许多同学一样从柬校转到华校,他之前在柬校读五年级。
杜那家里务农种稻,由於自家田地面积小,每年的收获都不足够自家人吃。杜那的父母除了耕种,平时还到处打散工,以帮补家庭收入。
杜那的父母有三个孩子,杜那是老大,他的妹妹13岁,弟弟11岁,都就读柬校。父母打算明年让小儿子从柬校转读华校,可见他们非常看重中文。(柬埔寨星洲日报)
IMG_0319.JPG
邢淑玉来自单亲家庭,她的父亲四年前在国公水电站工程当建筑工人时,不幸在工作时触电致死,她的家庭顿时失去经济支柱,陷入困境。(柬埔寨星洲日报)

IMG_0316.JPG
父亲过世后,淑玉一家人搬到外公婆家住。(柬埔寨星洲日报)


IMG_0339.JPG
肖玉和外婆。(柬埔寨星洲日报)


IMG_0340.JPG
肖玉的住家偏远。(柬埔寨星洲日报)


IMG_0331.JPG
杜那和母亲。(柬埔寨星洲日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