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DHY汉语中心,周丽云
来柬埔寨很久了,总想为柬埔寨写点儿什么,可是总不知道该从哪里下笔,就写写身边的故事吧。陈大哥的故事
陈大哥,全名陈X,因早年在中国留学,是个中国通,所以,因为工作上的关系大家慢慢的就熟识了。
陈大哥,六十岁了,对于我们这些小年轻来说,这个老大哥,年纪有点大,喊他叔叔,他觉得把他显老了;喊他先生,又觉得生分了;最后,所有DHY的老师,不管年龄大小,统称他为“陈大哥”。 他有一点中国血统,但是自从父亲那一代就出生在柬埔寨。由于工作上的联系而认识,可是,陈大哥对我们这些中国来的小年轻特别照顾,每天下班以后都会特意绕远路到我们家里来看看我们,了解我们的工作、生活,如果遇到困难,就会马上安排帮助解决困难。
总觉得他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听说,陈老太爷在战争年代被折磨致死,所以陈大哥在年轻时立志要替父报仇,所以带着弟弟一起参了军。陈大哥说:“小周啊,不要看电影里那些打仗的镜头,一个个抱着枪,站着打,那些都是骗人的。真正打仗的时候,我们都躲在战壕里,头都不敢伸出去,你要是把头伸出去,你死了。”除了给我们讲他的战争经历之外,他还会给我们秀秀他身上的枪眼,已证实故事的真实性。
每次,陈大哥给我们讲他打仗的故事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总是很落寞。我们这些没经历过战争可怕的人,又怎么能理解这份和平的可贵啊。
战乱结束后,根据柬埔寨的传统,陈大哥出家了,为家人和自己祈福,在寺庙里做了三年和尚,过上了清心寡欲,过午不食的平静生活。可能一心向佛的人,总是能够修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三年之后,陈大哥还俗,继续学习,还在金边皇家大学当了几年老师。
后来,由于工作比较出色,陈大哥被调入了柬埔寨某部,接着就是留学中国。说起中国,他总会提起自己生活过的城市--武汉,他说自己最喜欢到街上去听别人聊天来锻炼自己的汉语听力,尤其是当人们吵架的时候,最为精彩。
细 雯
“细雯”是我们住处斜对面小卖部老板娘的名字。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是在买液化气的收据上。当时,她指着皱巴巴的收据上两个不太工整的繁体字,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名字,这个,我的。”可是我从来没有用这个名字称呼过她。
刚来柬埔寨的时候,细雯和她丈夫刚结婚,夫妻俩合力打理着一家小商铺,里面有各种生活用品,还提供柬埔寨烤香肠,因为是她家自己调配的料,自己腌制的香肠,味道很好,所以很多人去她家买烤香肠夹在面包里吃。当时,我们有三个男老师,星期五下午也常买一堆烤香肠回来做下酒菜,边喝啤酒边吃香肠,嘴里夸着老板娘手艺好,和相貌不成正比。
但是,自从细雯怀上了第一个孩子之后,她家就再也不卖香肠了,而且她家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听说6月份,老三就出世了。
细雯是个很热心的人,她丈夫的英文挺不错,有时候遇到棘手的麻烦就会去找他们夫妇帮忙,他们也总是很热心的给我提供帮助。
有一次,我们的锁坏了,几个人站在门口干着急,不知道该怎么进家门,细雯了解了情况后就让他丈夫骑了摩托车去找锁匠来给我们开门。真是远亲不如近邻啊。
雪梅
雪梅是我们汉语中心年纪最大的学生之一,也是我从拼音开始教起的学生之一,她的女儿也被她忽悠到我们中心来学汉语了,一来就是三年,所以,雪梅见证了我从“电线杆”到“汤圆”的变迁过程,我的身材也就成了雪梅每周末都要说的主要话题之一。
雪梅的英语不错,但是发音不太好,据说是她姐姐自己在家教的,我非常佩服她的毅力和对学习的那种执着。她身上的那种劲头儿,在年轻一代的身上,很少能够见到。
汉语课上,雪梅的学习最吃力,因为年纪大,记忆力差,理解能力也跟不上,很多东西,好不容易弄懂一点,隔一个星期(周末培训班,周末上课),可能又忘了,虽然能够理解,但是每个问题都得重复解释五遍以上,估计所有的老师都会抓狂。因此,上课的时候,雪梅挨了我不少“白眼”,当然,下课后我也没少挨她打。跟我们学了这么几年汉语,虽然不像别的学生一样聪明伶俐,但是这个“阿姨”级别的人,已经能够用汉语个我沟通而没有什么障碍。
雪梅是个全职的家庭主妇,家里有车、有大房子、两个保姆、三条大狗,可以说是典型的有钱人,可是她常常和身边的人说起她爷爷那一辈人的生活,她说,他的爷爷是从中国来的,刚到这里的时候,什么都没有,靠给人做苦力挣钱,省吃俭用,养活了她爸爸那一辈儿人,她爸爸那一辈儿也艰苦创业、勤俭持家,最后,在这里打下了一份家业,“阿姨”的话总是那么发人深省。
虽然她在中心学习汉语三年了,但是,因为要照顾家里的婆婆和妈妈,所以,她常缺课,一个学期的学费交完,最多能上三分之一的课,后来,我们干脆就不给她证书了,也不让她交学费了,她更感激我了,每次上课都得给我带一兜水果,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就当堂把水果给大家分了,后来,每次上课前,学生们都特期待雪梅的到来。
刀莉佩
我有个叫刀莉佩的学生,她是金边皇家大学最早一批选修汉语的学生,不过她也是那种超级没有语感的孩子,声调一直没学好,发音总是有点儿怪怪的,每次讲完生词和语言点分组练习的时候她总是会再问好几遍,我也会再给她举很多例子,她才能开始练习。因为她的汉语不太好,我就一直把她安排在初级班学习,可是她一直保持着学汉语的热情,每次上课都特别认真。有时候提问她,她不会,就会抬着头看着我,并不会因为自己不会回答而感到害羞,我也不会因为她不会回答问题而觉得生气。来到这里以后,我的学生们,让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发生了改变。老师教学生,学生没学明白,不一定是学生不好,也不一定是老师不好。
结束
常常有学生会跑来跟我请假,问他们为什么,理由总是千奇百怪的,比如说:家里没人,要回去看家;没人给弟弟或者妹妹做饭;爸妈没带钥匙,要回家送钥匙;要帮家里做生意;要去参加朋友的婚礼等等。有一次一个女同学缺了三天的课,同学们都不知道原因,等她来上课的时候我们才得知,她的父母要去外省,担心她跟弟弟去上学了家里没人照顾,也怕她们会到处乱跑不安全,就把她们姐弟俩锁在家里了,一锁就是三天。如果在国内的话,估计很多老师要为上面的请假原因抓狂了,特别是要帮家里做生意那一条,估计很多老师都会把家长叫到学校好好“教育教育”,不过这就是柬埔寨的情况,孩子会努力的帮助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那些帮家里做生意的同学,家里的生意往往是小生意,如果没人经营,家里的收入就断了,所以渐渐地,我开始理解那些因为家务事迟到的学生,也明白为什么下雨天缺课的学生会变多,我理解为什么学生总是说忙,因为在这地方消费高,收入低,注定有很多人暂时要在贫困中艰难的生活。可是,就是这群生活在贫困中的孩子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快乐。
来源:华商日报
来柬N年了、朋友戏称:“俺是 粪坑里的石头”。恕俺倚老放屁、在俺眼里、来此地的中国人、猛龙也好、蚯蚓也罢、都有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俺见证了许多传奇人物、也目睹不少的悲哀故事。夜半更深、脑海常浮现某些或精彩、或无奈的片段!俺很想把他整理出来、胡编乱凑一本《龙蛇传》、怎奈每天还要为三餐折腾、加上墨水不足、徒唤奈何、、、、、有感此帖而发、可以理解是俺胡言乱语、诸位看官莫怪。{:7_255:}{:7_255:}{:7_255:}{:7_255:}{:7_25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