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井省柬华理事会
桔井省柬华理事会成立于1992年,是由当地华人华侨组织成立的华社社团组织。所属中山学校始创于1928年。是柬埔寨王国民盟时期著名的中文学府。六十年代是学校的鼎盛时期,有来自西贡市、永珍市、百细市、首都金边及各省的寄宿生300多人,教师队伍雄厚。学制开办小学校至初中,在校学生近2000人。
但因战乱,中山学校也像全柬华校一样断层了20多年。但中山学校三生有幸,因东北省 桔、上丁、拉省是解放阵线的大本营,同时又是抗美援越“胡志明小道”货物的必经之道,是大后方,是解放区,在资深侨领陈乐和、区江雄、张炳朝等人得坚持奋 战下,中山学校一直到1973年才停办。
柬华理事会成立后,在全柬华校复课热潮的推动下,中山学校于1993年9月2日正式复课。但因中山学校的原址,已给当局占用作为军队仓库,当时还不能收回。为了让孩子们早日有书读,只好租用市郊的一间高脚木屋暂时课室,复课时在校学生300多人。
为了赎回祖业,现居世界各国和金边的中山校友在柬华理事会总会长杨啓秋勋爵的领导支持 下,成立了以杜瑞通校友为主席的“赎回中山学校校舍筹备组织工作委员会”。经历五年,1999年11月28日,在柬埔寨王国政府教育部国务秘书、桔井省省 长、中国大使馆晏廷爱大使、柬华理事总会会长杨啓秋勋爵的见证下,把中山学校旧校舍移交给“赎回中山学校校舍工作委员会”,从此结束了被占用25年的惨痛 历史。
经历2年多的施工维修,完成了围墙与校门,双层教学楼的重修及校园设施。乒乓球室、篮球场、停车室、洗手间的维修与重建,让学生回校上课。2003年因校门两侧8间课室到处漏水,有倒塌的危险,旅居美国的黄基校友出资近5万美金重建。
因受亚洲经济风暴的影响,很多人都跑到金边谋生。造成学校经费不足,请不起资深的教师,教学质量太差,学生下滑。在校学生只有100人左右,随时有停课的可能。
2009年3月28日,在柬华理事总会文教处处长杜瑞通校友的安排下,中国驻柬大使张 金凤阁下视察了中山学校,当报纸报导有关中山学校学生下滑经费有困难后,现居金边的杨根发、杜瑞通、张雪霏、李月娥等校友专程赴桔井实地视察,并与黄汉 林、陈汉金、周健华副会长以及老师们共同商讨对策。最后大家达成共识,为保生源就得“从娃娃开始”开办幼儿班和中柬文双语班,同时聘请校长,增加学校硬件 设施,呼吁校友捐款支助。
2010年2月7日,春节前夕,中山校友于金边市端华大礼堂举行“桔井同乡中山校友春节联欢会”,联欢会上同时将杨发根、张应宝、林少雄、杜瑞通、李月娥所赞助的50名幼儿班(半年)助学金、教师生活补贴金和幼儿班教具等交给桔井柬华理事会中山学校代表。
中山学校校友们激扬“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精神,关怀下一代的成长,为中山学校的发展史留下一笔华章重彩。
第五届理事会理事芳名:
名誉会长:黄林松
会 长:黄汉林(荣任)
秘书长:李启良(蝉联)
副会长:陈汉金(蝉联) 马明军(荣任) 陈双美(荣任) 徐春利(荣任) 陈振航(荣任) 王炎云(荣任)女 黄婵香(荣任)女
交际组:陈汉金(正) 陈双美(副)
文教组:马明军(正) 徐春利(副)
财务组:黄汉林(正) 马明军(副)
总务组:徐春利(正) 陈振航(副) 陈雪梅(副)
福利福德组:王炎云(正) 黄婵香(副)
调解组:黄汉林 李启良 陈汉金 马明军 徐春利 王炎云 黄婵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