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ngvengly 发表于 2016-11-5 15:25:54

柬埔寨吴哥窟现地下建筑 美伦绝幻的吴哥窟身世之谜

http://www.wmxa.cn/uploads/allimg/151213/1216143006-0.jpg日前,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团队利用空中激光雷达扫描,结合透地雷达技术,探测出柬埔寨吴哥窟地下有一座长1500米、宽600米的螺旋状建筑以及八座巨塔。考古学家认为,这一发现反映出吴哥窟结构比人们以往想象的更复杂。报道称,这些地下建筑群位处吴可窟主体南部,8座塔则在西部的护城河闸门附近,由砂岩及红土建造。领导研究团队的专家猜测,螺旋状建筑可能是提供牲畜作祭品或食用的园地,因为螺旋形状具有宗教意义。图像显示,吴哥窟附近有低密度小区,内有道路、池塘及土墩,可能由吴哥窟建筑工人使用。考古学家发现部分被埋高塔形成一连串正方形,或用来支撑一座或多座建筑,建造年份早于护城墙。他们猜测,高塔曾于吴哥窟完成建造前用作支撑神殿,待吴哥窟完成和西部护城河开始建造后便被推倒。
除了地底建筑,研究团队还发现吴哥窟一度被用作军事要塞,证据是有一些建造于1585年至1630年代的木造建筑围绕着吴哥窟,它们可能见证了吴哥王朝没落。http://www.wmxa.cn/uploads/allimg/151213/1_151213121318.jpg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于在柬埔寨,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佛学古籍称之为“桑香佛舍”。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并花了大约35年建造。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筑,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此后吴哥窟作为吴哥古迹的重中之重,成为了柬埔寨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
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在吴哥窟的维护工程上,以保护这份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的造型,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http://www.wmxa.cn/uploads/allimg/151213/1_151213121608.jpg历史沿革苏利耶跋摩二世12世纪中叶,真腊国王苏耶跋摩二世定都吴哥。苏耶跋摩二世信奉毗湿奴,为国王加冕的婆罗门主祭司:地婆诃罗(Divakara)为国王设计了这座国庙,供奉毗湿奴,名之为“毗湿奴神殿”。宋代赵汝适著诸蕃志记载,当时的国都名字“禄厄”。禄厄(Lokor)来自梵文nagara,即都城。16世纪,此寺被称为“Angkor Wat”;“Angkor”,来自nagara,Wat是高棉语中的“寺庙”,“Angkor Wat”即“寺庙都城”。元成宗铁穆尔在元贞二年(1296年),派遣周达观出使真腊。使团取海路从温州开洋,经七洲洋(西沙群岛海面)、占城、真蒲、查南、半路村、佛村(菩提萨州),横渡淡洋(今洞里萨湖)至吴哥国登岸。周达观和他的使团驻吴哥一年。回国后周达观写了关于真腊风土民情的报告《真腊风土记》。《真腊风土记》称吴哥窟为“鲁班墓”,又说国王死后,有塔埋葬,可见吴哥寺乃皇陵。一些学者认为,吴哥窟是苏耶跋摩二世的皇陵,根据有三:1、与吴哥大多数其他寺庙朝东,面对朝阳不同,吴哥窟正门朝西,面向日暮。根据荷兰考古学家博施(Bosch)的研究,印度和爪哇的殡葬风俗,墓地一律朝西,祭祀的寺庙则朝东。
2、画廊浮雕逆时针方向排列,是印度教葬礼时在墓地巡行的方向。3、吴哥窟画廊中苏耶跋摩二世与毗湿奴神相貌相似,暗含日后升天成毗湿奴长驻毗湿奴神殿之意。http://www.wmxa.cn/uploads/allimg/151213/1_151213121354.jpg中国史书记载根据中国南宋泉州市舶司提举赵汝适1225年着《诸蕃志》记载:“真腊……其地约方七千余里,国都号禄厄。官民悉编竹复茅为屋,维国王镌石为室,有青石莲花池沼之胜,跨金桥,约三十馀丈。殿宇雄壮,侈丽特甚”。禄厄(Lokor)来自梵文nagara,后音变为“吴哥”即都城之意。元成宗铁莫尔在元贞二年(1296年),派遣周达观出使真腊。使团在1296年二月二十日取海路从温州开洋,顺东北贸易风,经七洲洋(西沙群岛海面),三月十五日抵达占城,前后26日;由占城逆风而行、经真蒲、查南、半路村、佛村(菩提萨州),横渡淡洋(今洞里萨湖),经四个多月,至七月才到吴哥国码头(“干傍”)登岸。周达观和他的使团驻吴哥一年。回国后周达观撰写了关于真腊风土民情的报告《真腊风土记》。《真腊风土记》称吴哥窟为“鲁班墓”:鲁般墓在南门外一里许,周围可十里,石屋数百间。,又说国王死后,有塔埋葬,可见吴哥寺乃皇陵。元代航海家汪大渊在1330年-1339年间曾游历吴哥,他称吴哥窟为“桑香佛舍”,这表明在十四世纪中叶,吴哥窟已经改为佛寺。汪大渊还报告吴哥窟有“裹金石桥四十余丈”,十分华丽,有“富贵真腊”之语。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派遣尹绶出使真腊。尹绶从广州出发从海道经占城,过淡水湖(今洞里萨湖)、菩提萨州、经吴哥窟抵达真腊。尹绶回国后将真腊国的山川、地理和吴哥都城所见,绘画成图上呈,明成祖大喜。暹罗破真腊国都吴哥,真腊迁都金边,次年,吴哥窟被高棉人遗弃,森林逐渐覆盖漫无人烟的吴哥。后来有些高棉人猎户进入森林打猎,无意中发现宏伟的庙宇,也有一些当地的佛教徒在庙旁边搭盖屋寮居住,以便到庙宇中朝拜,但吴哥遗迹多不为世人所知。
吴哥窟之废弃1431年,暹罗破真腊国都吴哥,真腊迁都金边,次年,吴哥窟被高棉人遗弃,森林逐渐复盖漫无人烟的吴哥。后来有些高棉人猎户进入森林打猎,无意中发现宏伟的庙宇,也有一些当地的佛教徒在庙旁边搭盖屋寮居住,以便到庙宇中朝拜,但吴哥遗迹多不为世人所知。16世纪,此寺被称为“Angkor Wat”;“Angkor”,来自nagara(都城),Wat是高棉语中的“庙”,“Angkor Wat”即“都城庙”。http://www.wmxa.cn/uploads/allimg/151213/1_151213121401.jpg被人发现1586年,方济各会修士和旅行家安东尼奥·达·马格达连那游历吴哥,并向葡萄牙历史学家蒂欧格·都·科托报告其游历吴哥的见闻:“城为方形,有四门有护城河环绕……建筑之独特无以伦比,其超绝非凡,笔墨难以形容”。但达·马格达连那的报告,被世人目为天外奇谈,一笑置之。1857年,驻马德望的法国传教士夏尔·艾米尔·布意孚神父著《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记,安南与柬埔寨》,报告吴哥状况,但未引人注意。
1861年1月,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为寻找热带动物,无意中在原始森林中发现宏伟惊人的古庙遗迹,并著书《暹罗柬埔寨老挝诸王国旅行记》,大肆渲染,他说“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森森吴哥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蛮荒”,这才使世人对吴哥刮目相看。法国摄影师艾米尔·基瑟尔是世界上最早拍摄吴哥窟照片的摄影师。1866年他发表的吴哥窟照片使人们可以目睹吴哥窟的雄伟风采。http://www.wmxa.cn/uploads/allimg/151213/1_151213121542.jpeg修复工程1907年,暹罗将暹粒、马德望等省份归还柬埔寨。1908年起,法国远东学院开始对包括吴哥窟在内的大批吴哥古迹进行为期数十年的精心细致的修复工程。吴哥窟的190米宽的护城河,如一道屏 障,阻挡森林的围困,因此吴哥窟比其他吴哥古迹,保存得最完整。但仍然杂树丛生,有些树根深植入部分建筑物的红壤砖缝隙,逐渐将缝隙扩大,最后将红壤砖推落,使建筑物坍塌。修复工程包括几个方面的工作:清除杂草、树林、积土、白蚁,稳定地基,支撑摇摇欲坠的建筑物,然后运用考古学家在希腊雅典和印度尼西亚、爪哇等地古迹重建工作中发展起来的分析重建术,运用在吴哥古迹的重建上。清理吴哥窟的工程在1911年完成。
30年代,开始用分析重建术复原吴哥窟。分析重建法要求必须用遗址的原来材料,按原来的古代的建造方法复原遗址,只有在原物无存的情况下才允许适当使用代替物。这项工作到了六十年代曾因柬埔寨政局动荡而停顿,于1990年代重新展开。吴哥寺在十四世纪中叶成为大乘佛教寺,因十三世纪时真腊国王阇耶跋摩七世奉大乘佛教为国教。十五世纪初叶暹罗入侵吴哥之后,因暹罗人信奉上座部小乘佛教,吴哥寺变为上座部佛寺。此后吴哥寺一直是上座部小乘佛寺,延续至今。http://www.wmxa.cn/uploads/allimg/151213/1_151213121448.jpg身世之谜吴哥窟是由—个叫做吉篾(今名叫高棉)的东南亚民族所建,时间大概从公元802年起,那时阔耶跋摩二世建立了辉煌的高棉帝国,繁荣昌盛达6百年之久。在12世纪时,吴哥建筑达到了艺术上的高潮。当时建造的吴哥庙,所有的墙壁全都刻有精美的浮雕,每个平台的周围都有面向四方的长廊,连接着神殿、角塔和阶梯,即使长廊的墙上也全都刻有描述古代印度神话故事的浮雕。吴哥庙不仅本身规模宏大无比,庙宇的外面还有一条将近10米宽的堤路。直通庙宇的大门,堤路的两边也都竖立着巨大威严的那伽蛇神像。—般说来,世界各国所有的庙宇都是坐西朝东,而唯独吴哥庙大门朝西,这使后来研究古代高棉的考古学家百思不解。此后,吴哥王朝的历代国王的建城工作就—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吴哥文明的建筑之精美令人望之兴叹,然而却在15世纪初突然人去城空。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吴哥地区又变成了树木和杂草丛生的林莽与荒原,只有—座曾经辉煌的古城隐藏在其中。直到19世纪穆奥发现这个遗迹以前,连柬埔寨当地的居民对此都—无所知。按说任何—个民族的文化都应有它的延续性,何况吴哥是—个曾经繁荣过600年的王朝,但它的文化竟一下子就忽然中断、忽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据考察,在吴哥地区过去曾有一百万人口以上居住,这个民族和这些人们到底到哪儿去了呢?这真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不过经专家推测,极有可能是因为外敌的入侵,但外敌入侵。这可能导致王朝的改朝换代,但却无法使—个民族的人民统统消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柬埔寨吴哥窟现地下建筑 美伦绝幻的吴哥窟身世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