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n 发表于 2016-12-11 12:13:20

柬埔寨的高脚屋 [































       高脚屋,中国称做“干栏式”房屋,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和东南亚及其周边地区原住民族的主要住房型式。
       高脚屋有方形、长方形和圆形3种,其中以长方形居多。长方形的一般以4排竹(或木)桩为屋脚,每排有桩6、8、10个不等,房屋越长脚桩越多。4排脚桩中,中间两排特别长,因为它们除支撑地板外还要支撑房梁。屋中地板多用竹片铺成,墙则用竹篾或细竹杆编成。

   顶盖是两面坡或四面坡形或圆形,上面苫以茅草或棕叶。多数高脚屋房顶坡高很陡,坡面很长,房檐几乎与地板接近,而墙自然就不高,且没窗户。这样既可防止热气进入,又利于雨水顺畅流下,还可防台风将房盖掀翻,真是一举多得。因为无窗,屋内较暗,采光靠门。有的在房坡中留个洞,嵌入玻璃或覆以塑料簿膜。

       屋内地板上有设火塘的,即用木板条或竹板条做成一个方框,里面充填泥土踩实,上放3块锅庄石或铁制的锅脚架。屋内不设烟筒,烟由墙、门或房顶空隙冒出。据说,经烟熏的竹、木建房材料及房顶茅草不易遭虫、蚁破坏,使用较为长久。

       高脚屋底地板的高度不一,平原地区一般在1.5米-2米。,放织布机及农具等,有时也是编织竹、藤器具的场所。    高脚屋的建筑风格和用料的不同,往往表现出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中南半岛江河三角洲及平原地区、爪哇岛地区的高脚屋多用木料建成,而且往往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图案;在湄南河三角洲地区有二层楼的高脚屋,即在高脚屋上再加一层。中国滇南地区,近年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地方“竹楼”已变为“木楼”,房顶铺这个空间往往被用来关养牲畜的再不是茅草或棕叶,而是烧制的瓦片,但建筑风格、式样一如竹楼,因而人们仍称其为“竹楼”。

       高脚屋是当地居民为适应环境积累长期的生活经验创造的。它有很多适合人居住的优点:遮荫、凉爽、通风、防潮,尤其是能预防毒蛇猛兽的侵袭。出入高脚屋的梯子用竹、木料制作,有的只用一根圆木砍上踏脚凹痕,一般都可移动。在野兽出没的地区,每到夜里都将梯子收到屋里,白天大人下地也把梯子撤掉,以保证人员安全。

       我在柬埔寨旅行从金边到暹粒,路程也有几百公里,路边尽是大小型式不一的高脚屋,虽然大都是竹木构造…但风格还是各异的,拍了一些给朋友们看看。

来自行者的沉吟的博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柬埔寨的高脚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