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n 发表于 2017-1-24 14:19:22

神秘王国柬埔寨的传统捕鱼方式比起中国来说弱爆了!

柬埔寨鱼类资源非常丰富,有水的地方就有鱼,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是柬埔寨北部的主要“肉食仓库”,湖的周围有三百万以上人民直接或间接地以渔业为生,湄公河亦滋生大量的鱼虾,无论旱、雨季都出产甚丰。地理环境固然重要,原始的捕捞方式应该是延续鱼类高产的主要原因吧。



捕鱼用的小船,一般用糖棕树根斫成。



柬埔寨乡下人几乎都会抛网,看,稻田里也可大展身手。



听说过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些也差不多吧,把网放在离水半尺的水面,单捉飞来将了。



还真有飞来的呢。





这种比较霸道,把河道全部堵上,中间留一缺口,用网做一通道,管教有来无去。





鱼游到这里就任人宰割了。



河边养鱼的,相当于国内的网箱养鱼,不过这是用木头或者竹子做的。



这种也不知道叫什么,听说过沉在水里的叫地笼,这露一半在水面的原理是一样的,一个迷魂阵,鱼进去了也跑不出来了。



金边附近的鱼村。



金边附近鱼村,鱼民大部分是穆斯林人,在柬埔寨,穆斯林人和越南人最会捕鱼了,当地人说他们天生就会捕鱼的。





这样的小木船一样的乘风破浪啊。



相比于柬埔寨的“大兴土木”的传统捕鱼方式,中国古代人民更加讲究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妙用。鸬鹚捕鱼绝对是此种思想的完美体现,鸬鹚捕鱼是汉族劳动人民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这项技艺在江西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龙虎山中的渔民中也世代相传着。一叶扁舟出没于龙虎山的丹山碧水之中,矫健的鱼鹰、迅捷的鱼儿、黝黑的渔夫、碧绿的江水、两岸的群山,构成了一幅完美动人的和谐画卷。



渔人放鸟驶的是一条丈余长的柳叶小舟,船头船艄微翘,船身狭长,小巧灵活。行驶时摇小橹,时而也划桨。放鸟时用竹篙,操作灵巧。猛撑一下,小舟快如离弦的箭。拨一下水,渔舟旋转自如。小船前舱为活水舱,用来存放捕来的鱼。船舷两旁蹲着4只至8只鸬鹚。它们昂头挺胸,时而展翅扑腾几下,时而用嘴理羽,好似战士整装待发。



捕鱼前,渔人把用荷包草搓成的细绳套在鱼鹰的脖子下端。放鸟开始,渔人持竹篙朝船舷上一抹,鸬鹚便“扑通扑通”跃入水中。再扬起手中竹篙,把水面击得水花四溅,随着“呵呵”几声吆喝,鸬鹚飞速游弋,并不时潜下水去。彼时河水清澈,鸬鹚在浅水里追逐鱼儿的情景清晰可见。渔人一边用竹篙不停地拍打水面,一边用脚不住地踩响活动的舱板,颇有节律的“砰砰”声在河面上回荡。



叼到鱼儿的鸬鹚倏地浮出水面,头一仰,嘴一张,脖子伸了又伸,鱼儿便停留在喉囊里,把脖子撑得鼓鼓囊囊的。渔人立刻用竹篙钩住缚于鸬鹚脚上的绳套。鸬鹚栖上竹篙,扑腾着翅膀回到船上。渔人一把抓过鸬鹚,扳开鹰嘴,鱼悉数吐出。若是鸬鹚叼着了吞不下的小鲤鱼、大鲫鱼,渔人就用网兜接应。



英国BBC曾评论说:中国的鸬鹚捕鱼术是世界上最神奇、最让人为之惊叹的传统捕鱼方式之一。
来源通心粉头条微信公众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秘王国柬埔寨的传统捕鱼方式比起中国来说弱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