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ngvengly 发表于 2017-2-18 12:05:36

家人有胃癌30岁后罹癌率达3成

「医生,我有幽门杆菌,会不会容易得癌症?」40岁左右的李小姐因为在报章杂志上看到幽门杆菌感染会导致胃癌,因为父亲也是胃癌患者,而李小姐在健康检查后发现自己也有幽门杆菌,因此到医院寻求专业建议及咨询治疗。

幽门杆菌感染约1%至4%的人得到胃癌

卫生福利部台南医院胃肠科主治医师蔡郁清表示,幽门杆菌是生长在胃部的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研究发现,幽门杆菌也是胃部淋巴瘤及胃癌的重要风险因子,世界卫生组织亦早在1994年即宣告幽门杆菌为第一类的致癌物。

一旦幽门杆菌感染,约有1%至4%的人得到胃癌,患者若有胃体部为主的发炎、胃黏膜萎缩及癌前病变时,胃癌的风险将更增加。台湾人胃幽门杆菌带原率约为5成左右,因此胃癌的防治重要性不容忽视。

已产生癌前病变再治疗效果大打折

台湾消化系医学会理事长林肇堂、卫服部台南医院院长许博翔及台大吴明贤教授领导多位国内研究幽门杆菌的专家学者合作发表于知名期刊的研究显示,治疗幽门杆菌的感染能降低产生胃癌的风险,然而若已产生癌前病变再治疗的话,降低癌症风险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李小姐是胃癌病患的一等亲,属于胃癌的高风险族群,研究显示胃癌病患的家属在得到幽门杆菌后癌前病变产生的比例较高,如肠上皮化生,在30岁时就约有3成的胃癌病患一等亲表现此一癌前病变,对于像李小姐一样的胃癌病患的家属,了解自己是否有幽门杆菌感染并及早除菌非常重要。除了胃癌病患的家属及已经表现癌前病变的感染者,以下几种情形也建议接受除菌治疗:

1)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2) 胃黏膜淋巴瘤(MALToma)患者

3) 患有萎缩性胃炎

4) 经由内视镜或外科手术切除胃癌后仍有幽门杆菌感染的人

5) 本身具有强烈意愿想接受除菌治疗的带菌者(需自费)

6) 特异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患者

7) 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unexplained iron-deficiency anemia)

8) 反覆胃部不适(dyspepsia)的患者。


来源:优活健康网(记者徐平/综合报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人有胃癌30岁后罹癌率达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