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美 发表于 2017-3-13 12:02:15

胎记也有「好」有「坏」!教妈妈如何区分!


很多妈咪会发现刚出生的小宝宝身上都会有一片青灰或是红色的胎记,胎记长在身上也许常常被忽略,但什么样的胎记需要特别注意呢?而如果胎记长在脸上,水汪汪的大眼睛、白晰的皮肤上的印记,是多少妈咪的梦餍?! 很多老一辈常说这是「床母的印记」。到底这些胎记是怎么来的?会不会自行消失呢?又该怎么治疗呢?!为什么会有婴儿胎记
婴儿胎记,是皮肤上与正常肤色不同的印记,一般在出生时或出生后数周内被发现。胎记可能是胎儿在发育的过程中,局部发育不成熟所导致。
简单来说,胎记就是皮肤内某一群正常细胞的过度增生,只要是皮肤里的任何细胞都可能会增生而形成皮肤上的胎记。胎记的发生,医学界推测与基因有关,确切形成的原因目前仍不清楚,但是与传统认为怀孕过程吃的东西、拿剪刀、或生产过程并无相关。
大部分胎记都是良性,外观上大致分为黑色、蓝色或红色。若是黑色或蓝灰色胎记,则常为黑色素增生造成,统称为黑色胎记;若为红色胎记(依深浅不同,可能为紫红色到粉红色),则为血管异常增生或血管腔扩张所形成。婴儿胎记分成很多种类型,每种胎记都拥有不同的特性。
【黑色胎记——黑色素增生细胞所导致】蒙古斑
蒙古斑好发于东方人的肩膀、臀部及背部,通常是一出生时就会被发现,许多新生儿身上都能见到蒙古斑。斑块呈现暗蓝色,皮肤表面没有其他变化。蒙古斑色素的颜色会随着年纪增长而越来越淡,许多宝宝成长至3~5岁的时候,蒙古斑会自然消失,所以也毋须特别作治疗。
先天性黑色素细胞母斑
又称为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痣。新生儿拥有痣的机会约为2%,平均50个宝宝里面至少有1个宝宝拥有先天性的痣,大致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突出的肉痣与平坦的黑痣。痣是由黑色素的良性痣细胞所组成,不会消失,有些痣上还会长毛发。一般来说并不用特别作治疗,不过如果痣变大得很快就需要切除,以免变成癌细胞。痣长多大的时候就要考虑切除呢?建议若痣大于0.6公分时就可以考虑切除;若斑块大小超过20公分以上且位于身体中线位置,则称为巨大黑色素细胞母斑,有时甚至大到会覆盖整个躯干部位,需要长期追踪。研究显示,这种大型黑色胎记一生中有6%机率会发展成黑色素癌。

咖啡牛奶斑
咖啡牛奶斑的的颜色就像是咖啡牛奶,斑块呈淡咖啡色。一出生时就有,出生后斑块的数量会逐渐增加。一般来说不用给予治疗,本身也是良性,但当斑块的数量大于6个以上、且每个斑块大于1.5公分时,则须请小儿遗传专科医师或皮肤专科医师评估及追踪,因为可能合并有多发性神经纤维瘤。这是一种基因遗传疾病,会合并长出许多神经纤维瘤在皮肤及神经系统。单发性咖啡牛奶斑若有美观上考虑,可以等孩子成年后采取雷射治疗。
太田母斑
太田母斑主要分布在脸颊上,尤其是眼睛周围、甚至是眼睛里面,会形成许多暗黑色斑点。太田母斑出现的时间点不一定,有可能是婴儿出生即出现、随着年龄增长,斑块数量越来越多;也有可能是青少年时才出现。太田母斑并不会自行消失,也是良性的胎记,置之不理并不会产生后遗症。唯一的缺点是会影响到外观,即使太田母斑长到眼睛里面也不会影响到视力。由于太田母斑的出现位置分布在真皮层,过去皆无良好的治疗方式,但随着美容科技的进步,目前红宝石雷射或亚历山大雷射已可除去太田母斑,患者可以依自己对于斑块的接受程度考虑要不要作雷射。
贝克氏母斑
贝克氏母斑是黑色胎记的一种,也是源自于黑色素细胞的增生,通常分布在背后、手臂上、胸口,特征为一片淡咖啡色,斑块上面经常会长毛。这种胎记与雄性荷尔蒙有关,大多发生于男孩,在统计上并无明显恶性趋势,会病变的可能性很低,可以在青春期之后再决定要不要以雷射处理。
【红色胎记——血管性异常所导致】血管瘤
血管瘤在婴儿出生的时候比较不明显,经常要等到宝宝年纪稍大、约1岁时才会被发现。血管瘤生长的初期通常会看到一些血管丝,后期逐渐突起、并越长越大。血管瘤可能会长在身体上的任何部位,有约一半的血管瘤会发生在头部、脸部或颈部,容易造成外观上的困扰。若血管瘤长在眼睛旁边,会影响视力;若长在鼻子旁边,会影响到呼吸,如果血管瘤长在肛门附近,则会影响排便。血管瘤依照深浅及增生血管的种类,又可分为草莓色痣及海绵状血管瘤。
草莓色痣
草莓色痣是因为微血管增生所造成,早产儿或是女婴会比较容易得到草莓色痣。为什么取名为草莓色痣呢?因为这种胎记是鲜红色,表面有一颗一颗突起物,看起来像是草莓。草莓色痣的分布位置也不一定,患者通常于刚出生或是出生6个月以内,就会看到身体或脸上出现草莓状物,而且会越长越大,通常到1岁时就不会再变大。草莓色痣的大小因人而异,甚至会出现20公分以上的草莓色痣。
随着年龄增长,大多数的草莓色痣会自行消失,颜色慢慢变浅、形状变小,所以大多数患者都会恢复正常,只有少数人会因为伤口溃烂而留下伤疤。患有草莓色痣的人平均约有一半以上在5岁前能够完全消退、只有少数超过10岁还没完全消退。如果宝贝拥有草莓色痣,建议爸妈先不要急著作处治,可以先观察其演变状况,除非因为变得太大、影响眼睛视力、嘴巴进食、或鼻腔呼吸等重要生理机能才需要积极治疗,否则可先等待它自行退化较好。在草莓色痣的治疗方面,服用药物、开刀、局部冷冻疗法与雷射都是可行的疗法。
海绵状血管瘤
妈咪最需要注意的是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是静脉血管增生所导致。特征是较柔软,因静脉血管的深浅不同,颜色可分为蓝色或是红色。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较深的血管瘤,范围会越来越大,也可能会影响到血液循环,若范围太大最后可能导致心脏衰竭,所以是一种比较危险的血管瘤。这种瘤的较佳处治方式是血管栓塞、注射类固醇以及手术。海绵状血管瘤不会自行消失,更不能置之不理。其他种类的血管瘤则不会对生命造成危害,只会影响到外观。在宝宝年纪大一点时,若妈咪担心宝宝外观,可作染料雷射来移除。
葡萄酒色斑
葡萄酒色斑(Port wine stain)是真皮内微血管附近神经末梢缺损导致血管异常扩张所造成,出生后就会被发现。外观通常是平的,分布的位置在脸上、颈部或四肢,几乎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颜色暗红、类似葡萄酒的颜色,所以被称之为葡萄酒色斑。1千名婴儿内约有5人会出现葡萄酒色斑。虽然它大多数无害,但极少数的葡萄酒色斑会并发其他神经或结缔组织的病变,例如:长在眼睛部位的葡萄酒色斑、脑袋内同时可能也有血管瘤,有时会出现视觉障碍、青光眼、痉挛,婴儿若脸部或颈部出现大片葡萄酒色斑,妈咪须及早请教医师并接受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鲑鱼色斑
之所以称为鲑鱼色斑,因为斑块的颜色如鲑鱼肉色或淡粉红色。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皮肤科主任王国宪指出,鲑鱼色斑是很常见的皮肤血管异常。颜色淡红、表面平滑,通常长在前额、眉心、眼皮或后脑勺,婴儿哭的时候会变明显。脸上的鲑鱼色斑又被昵称为「天使的吻痕」,约2岁前会逐渐消失;而葡萄酒色斑的颜色较深,不会自行消失。鲑鱼色斑对身体并没有什么特殊危害,是不用治疗的一种良性胎记。
婴儿胎记:良性&恶性
婴儿胎记会变成恶性的不多,如果宝宝身上有胎记,妈咪不用太过于担心,基本上只需要分辨恶性的胎记即可。哪些胎记是恶性?王国宪指出,红色胎记并不太会病变成为癌症,只要注意生长的部位是否在眼、鼻、口附近,并影响到宝宝的生理机能;若有出血、裂开的伤口或溃疡、局部隆起,则要就医,否则照护方式与照护一般皮肤相同即可。不过黑色胎记中的大型先天性黑色素细胞母斑却是可能会演变成癌细胞的胎记,家长比较需要警觉;另外海绵状血管瘤也较须留意,其他种类的胎记则不用过于担心,除非是影响到日常生活才需视情况接受进一步治疗。如果是因为胎记影响外貌,担心宝宝日后的人际关系会受到影响,最好等到孩子年纪较大后,再考虑是否以雷射或其他治疗方式消除较妥当。

关于胎记的小叮咛:
1.若有以下情形要注意:
(A)如果家人身上有黑色或棕黑色胎记,符合「短时间快速增大、或面积巨大(大小超过20公分)、或颜色不均匀加上边缘不规则」之其中任一个条件,就必须尽快至皮肤科作切片检查,若置之不理,可能会演变为黑色素细胞癌。
(B)咖啡牛奶斑数量若大于6个时,也要寻求医师的帮助诊断是否为神经纤维瘤症候群。
(C)血管瘤则要特别注意是否长在口、鼻、眼等重要器官附近,若会妨碍日常生活,则要及早治疗;若生长于其它部位,可观察至1、2岁看是否有逐渐消退的趋势。若拥有柔软、鼓起的紫红色或蓝紫色胎记,则可能是较深层的血管瘤,也要进一步作追踪检查。
2.如何照护胎记?
对于身体的胎记,不要相信偏方使用民俗疗法、也不要自己抠破。如果宝宝皮肤上有胎记,要注意保湿,可多擦乳液;若出现表浅伤口,可先以生理食盐水清洁,以免发生感染;雷射后的胎记要注意防晒,并依据医师嘱咐进行伤口护理及回诊。
这篇文章真的太重要了!别忘了分享给亲朋好友们看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胎记也有「好」有「坏」!教妈妈如何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