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关注食盐缺碘问题
缺碘问题在柬埔寨是眾所周知的。妇女怀孕和哺乳期间以及儿童早期,摄取足够的碘,对胎儿和6个月至2岁儿童的脑力发展至关重要,反之可能导致智力障碍和甲状腺炎。虽然柬埔寨在2010年已把盐碘普遍化,但目前情况又退步回惊人的程度。据报道,由於柬埔寨土地常年发生洪灾,和很多水灾频繁的国家一样,我国土地没有多少天然碘,生成的作物也不会含太多碘,导致人民摄取的食物中也不会有多少碘。因此只能靠人工方式,確保国民摄取足够的碘,就是在食盐里加碘,这是相当有效且方便的方法。
根据学术期刊《Nutrient》2015年的研究指出,由於有国际组织和政府支持,柬埔寨从2000到2011年,加碘盐的家庭食用率从13%上升至70%。但2010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其他赞助组织移交加碘计划后,事情开始走样了。原先的计划执行状况变鬆弛,处理加碘食盐製程中,盐商洒碘酸钾添加碘到食盐的机器坏掉后没人修理。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驻柬分部在本月初的报道,最近一项由政府主导的分析显示,在柬埔寨市场测试的10个盐样品当中,只有一个有充份碘化。分析也显示,大约30%孕妇和非孕妇尿碘浓度低於50微克,而这是最低的指標。这使得儿童有失去多达13个智商点的风险,可能阻碍他一生的发展,也危及到国家改善人民教育的目標。
为了遏制这个迫在眉睫的公共卫生危机,並改善柬埔寨的盐碘化情况,有必要採取新的对策。
2000年代开始,联合国驻柬埔寨儿童基金会就开始致力实现盐碘普遍化的工作。针对恶化的情况,2016年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聘请了一名国际顾问,与柬埔寨国家防治碘缺乏症小组委员会合作,分析不同层次的生產,监测,质量控制和保证。
推广食盐加碘装备
对策之一是运用“Nimble”,这个为盐加碘的装备是专为中小型盐商设计的。根据发明人之一罗伦佐‧罗卡特里罗西介绍,Nimble的设计,即使在没有电力供应的地区也可以使用,可以让盐商小规模生產碘盐,以配合社区的產量需求。
在“美国国际开发总署”(USAID)资助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已经能够投资六部Nimbles,经由柬埔寨计划部出售给地方煮盐商或分装商,然后他们按月摊还付款。
来自干拉省的盐商滕万纳是其中一名最早使用Nimble的人,他在实居省乡下使用这部装备。
“我煮產800至1000公斤的盐,售价大约750至800柬幣,”滕万纳介绍,“我投入盐碘化的工作,很高兴有这部装备,因为我原有的装备已经陈旧了。”他说,这个项目让他可以买新的装备,並且每月才还钱,装备很容易使用,而產量也提高了。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还提供了一个质量控制测试工具,让生產者跟进他每天出售的盐的品质。
“配合工业部要求,我改了品牌,好让我的双狮品牌成为可靠產品的標誌,”滕万纳说,“我希望政府扶持像我一样配合盐碘化標准的公司。去掉不好的產商是很重要的。”
金边市雷西郊区的分装商柯里弟亚也瞭解国內缺碘的情况。他的產品来自嗊吥省和白马省的盐商合作社,但当地的盐碘化的品质与管控已经在下滑中。柯里弟亚之前採用人工方式来盐碘化,包括散碘在盐上,然后再分包装。2017年初,他分期付款添购了一部Nimble。
“政府人员跟我说,我的方法对未来的註册不利,所以我决定投资使用Nimble,”柯里弟亚说,“我做了一点改良,让每天的工作更顺畅,我很高拥有这部受到UNICEF推广的装备。”
他说,政府有必要执法,让所有產商处在同样的水平。
2016年底,工业和手工业部长占比塞和全国盐商开会。他表明即使盐碘化工作已进行多年,缺碘情况依然严重而持续,政府未来不会容忍碘缺乏的问题,而这问题必须消除。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感谢韩国、加拿大和香港的UNICEF国家委员会对有关项目的支持,尤其是“美国国际开发总署”,经由各界支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柬埔寨当局重启这项重要的盐碘化工作。
jf0706a1
jf0706a2(柬埔寨星洲日报)
盐商滕万纳检测他的產品是否合乎含碘指標。(图:UNICEF)
Nimble发明人之一罗伦佐。(图:UNICEF)
转自:柬埔寨星洲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