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ngvengly 发表于 2017-7-18 10:18:25

爱心助学(五):教育改变命运

申请人:何塔妮(16岁,四年级)
学校:干拉省加江培英学校何塔妮,一位很用心很努力,想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以及家人命运的女孩。一踏进何塔妮的家,何塔妮的奶奶就很热情地出来迎接我们。从两岁开始,何塔妮就与奶奶同住,一个只有400方呎的空间,挤了两个家庭的十个成员。两年前,何塔妮的母亲因肝病去世,由於家里没钱给医药费,在去世前一个月都还在隱瞒病情。一个偌大的家庭,靠的就是两位哥哥的劳力而活。捕鱼需要劳力与体力,两位哥哥並不强健,但为了一家人,哥哥一直努力著,拖著多病的身子到河边补鱼。收获丰盛时,家人就开心,鱼获缺时,一家人就得饿肚子。询及父亲是否有赚钱养家的时候,何塔妮说,父亲终日游荡,总是投诉自己周身骨痛,也不工作养家。何塔妮体力不足,无法代替哥哥出海捕鱼,但她是一家人的希望。与大多数穷学生一样,何塔妮报读华校的原因无非也是为了以后可以赚多一点钱,让家里人过上一些好日子。他们相信,唯有教育才能改变命运,他们希望何塔妮努力读书,改变一家人的命运。何塔妮的志愿是要当导游,因为可以去见识外面的世界;她想去的地方很多,可是贫穷成了她的枷锁。最喜欢歷史科的她,一直以来最想去的地方是歷史源远流长的吴哥窟。何塔妮热爱学习,询及她平时的爱好是甚么,她毫不避忌地说她最喜欢读书,最不喜欢做家务。儘管如此,何塔妮的奶奶告诉我们,虽然何塔妮还有两年半就小学毕业,但是这个学期要是没有爱心助学金,何塔妮就被迫要停学了。李父当建筑工人
艰辛养活一家六口申请人:李月光(13岁,二年级)学校:干拉省加江培英学校一到达李月光的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残旧不堪的木屋。在这不到30平方米的房间,住著李月光与其他三个弟妹,父亲还有奶奶。奶奶原本坐在高脚屋下面憩息,我们都还来不及阻止,奶奶一看到我们就很热情地用她瘦小的身躯把椅子搬出来让我们坐下。靠著学校“三人入读,一人免费”的制度,李月光三姐弟都在培英就读。儘管有优惠,学费的重担对他们家里来说依然是雪上加霜。李月光的母亲在三年前因为没钱治疗肝病而去世,去世的时候,李月光最小的妹妹也才六个月而已。现在,一家六口的开销就只靠著父亲一个人的劳动。李父是建筑工人,有工作的时候,一天工资有三万柬幣。景气好的时候一个月里面每天都有工作,景气不好的时候,整个月都没有收入。有的时候,孩子连去学校买食物吃的钱都没有,只能饿著肚子一整天,去了华校去柬校,直到放学回家才有几口饭吃。李月光的家里没水没电,需要用水的时候就向邻居购买。因为家里环境恶劣,加上屋子窄小,孩子感冒生病的时候常会互相传染,他就需要到市场买药。家里经济情况经常入不敷出,生活过得十分艰难。李月光的父亲表示,儘管赚钱艰难,为了孩子们的前途著想,他依然要把孩子送入华校上学,为的就是让他们有更好的前途。他说,他的梦想就是希望孩子们有高学歷,顺利读华校毕业,如果有能力的话,將来把他们送到金边继续读书。让孩子小学毕业对一般父母来说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事,对於李月光一家来说,却是难过登天的“梦想”。(柬埔寨星洲日报‧报道/摄影:谢慧珊、周伟成、黄雪虹、森沙蒙)何塔妮与她的表妹。

何塔妮的奶奶。



奶奶一看到我们的到来,就十分热情地招待我们。



李月光一家六口就住在这简陋的屋子。



李月光的父亲、奶奶和她的弟妹。



上月26日,家访团成员访问干拉省加江培英学校。图为本届爱心助学短期志工谢慧珊(左)与黄雪虹先到学校向学生瞭解情况。



上月26日,家访团成员访问干拉省加江培英学校。


转自:柬埔寨星洲日报

Taingvengly 发表于 2017-7-22 14:47:01

联系方式可以通过星洲日报爱心助学那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爱心助学(五):教育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