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的现状如何?适合中国人创业吗?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柬埔寨都是一个比较神秘的国度,之所以神秘,在于之前根本就没机会和时间去了解它。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到达柬埔寨之前,需要认真了解一些情况。本文写的比较客观,将在柬埔寨创业优劣都进行了阐述。没有绝对的完美市场,只有相对的优势市场。如果市场太完善,也太完美了,柬埔寨已经没有你的立足之地了。1、柬埔寨的政治环境政治方面,用“民主的专制”来形容柬埔寨最恰当不过。本国执政党为人民党,反对党为救国党。但是属于人民党的柬埔寨首相洪森已经担任首相30年,从1997年开始掌握实权至今也已经20年,柬埔寨实际上实行的是富人政治。但是有反对党,就会有反对的声音。罢工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在调薪的问题上,罢工可以闹得不可开交。在2013年大选前后,罢工频发,企业生产受到一定的影响。明年是2018年又是选举年,今年柬埔寨国内已经有了很多的动作了,明年会不会安稳点也很难说,但从目前大体环境来看,应该还是会比2013年好些。但是在洪森的领导这么多年的时间里,政局还是相对稳定的,至少,内战的爆发可能性还是非常小的。也为想在柬埔寨闯出一番天地的同胞们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环境。2、经济体制柬埔寨埔寨的市场经济体制高度开放,2004年加入WTO,同时无外汇管制,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为美元和柬埔寨瑞尔,商业领域主要以美元为计量单位。本土最大的银行为加华银行,也有很多如澳洲皇家银行、五月银行等的外资银行,金融机构利息高,一年期美元定期存款利率在5%~10%。柬埔寨也试图去美元化(不要怀疑,虽然几乎不可能,但是2014-2018年五年规划里有提到去美元化),扶持柬币的发展,因此最大的本土银行——加华银行的瑞尔的利率基本上是美元的两倍。美元的市场更有利在柬埔寨进行投资。
3、劳动力成本与技能柬埔寨的劳动力技能差的是个大难题。劳动力总体说来并不足,虽然人口总量1450万,其中青壮年劳动力也很多,但是从质量上看,大部分劳动力都是农民,没进过工厂的农民培养成工人,还是需要一定的成本。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培训成本高,还是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得到改善。这里所谓的熟练工,效率可能也就是中国工人的70%-80%,甚至有工厂反映只有中国国内劳动力效率的40%,劳动力的流动性也比较高。相比效率的低下,工资也在不断的涨,2010年的时候柬埔寨的最低月工资标准还只是60美元,到2016年已经涨到140美元,明年也在继续涨薪资。但是对对中国企业来说,国内劳动成本也是在疯长,目前的劳动力还是有相对的优势。另一个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是,中国的技工很多都不会讲英文,因此语言的鸿沟使得对本土劳工的培养非常艰难,更提升了成本。柬埔寨的技术类人才匮乏,理工类人才少之又少,本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偏重经管类人才,其实经管类人才已经饱和,很多没有语言优势的经管类人才并不是很容易找到工作。
4、税收优惠我们从柬埔寨国内和国外的税收优惠上分析。柬埔寨现在对经济特区大力的扶持,类似于中国的保税区,在经济特别区里,你投资所用的一些建筑材料、设备、原材料等才能够享有免进口税的优惠。但是一定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原料都是免税的,比如润滑油等依然会收税,一定要要具体来看,所以投资之前务必做好市场调查,务必打听清楚。此外,关于免增值税的问题也很复杂,即使在经济特区内部,投资房地产也是不享受任何增值税减免的激励。到柬埔寨投资办厂,肯定得购买或者租赁土地或者厂房吧?柬埔寨的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的地价并不便宜(主要是金边、西港,其他地区相对便宜),如柬埔寨优先发展的经济特别区的价格高过中国国内沿海二三线城市的经济开发区。而且在购买或租赁土地时一定要注意土地预扣税的问题,在合同中标清楚所付款项是不是包含土地预扣税,毕竟10%的租赁土地预扣税不是轻松的负担。当然,退税问题更不是简单的事情,交出去的钱,让柬埔寨政府再吐出来,难度不小。一看心情、二看背景,再不行只能看人品。柬埔寨规定,服务于出口市场的产业,增值税率为 0%,服务于内销市场的产业,增值税率为10%。但是请格外注意,比如,A企业生产液压叉车,全部产品都销往国外,而B企业是A企业的零部件供应商,B的所有产品都供给A企业,即便如此,B企业的产品还是不能享有增值税免除的优惠,只能算作内销。只有制衣业的配套企业才能同样享有增值税免除的优惠,这是GMAC(柬埔寨制衣业协会向政府争取来的)。在国际贸易方面,由于之前柬埔寨属于最不发达国家,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地区给予了柬埔寨各种关税的优惠。这也是很多中国企业来柬埔寨办厂的重要原因。5、柬埔寨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柬埔寨的另一个硬伤。这一点从我们下飞机的那一刻就开始慢慢体验到了。首先是电力状况差。电价很高,目前每度电价格超过1块钱人民币,中国国内大概0.5~0.7的样子。其实柬埔寨部分中心城市不缺电,只是却运输网。比如西港有中国援建的鄂尔多斯火电站,电都用不掉,但是没有输电线路,工厂怎么用电呢?自己拉电网成本太高了。电力问题的另一个表现方面是供电不稳。柬埔寨几乎没有高压输电网络,基本都是中低压,因此常出现断电的现象(金边可能好一些),特别是雨季,甚至一个雷劈下来都会整个省断电。老是断电对于企业的机器设备损害非常大,有些注塑、模具生产更是不能断电,不然模具就都废了。但是可以看到一点的是,随着中资在柬埔寨基础设施的不断投资,电力等这些基础设施也同样在不断完善着。如果像一些对用电要求比较高的企业,一般都是会自备发电设施的。在用水方面,柬埔寨也没有什么工业用水的概念,都是自来水。无法满足部分技术型重工业企业对水质的要求。6、交通物流柬埔寨的交通运输设施一直在改善,但达到差不多的标准还需要时间。最好的国道是双车道,目前正在拓展成四车道,高速公路正在建之中。拥有从金边到西港和金边到波比两条铁路线,已经有几十年历史,货运速度慢,量少。港口方面,全国目前只有一个国际深水港——西哈努克港。货物要么从金边转运到胡志明,要么从西港出海。但是柬埔寨的物流成本很高,主要是拖车、清关费用高。海洋运输方面,西港港口与胡志明港价格差距不小,清关时按一个柜一个柜算,而不是向中国一样按一票一票算。7、柬埔寨的工业说到柬埔寨的工业体系,还存在着空白。柬埔寨有工业,但是都是轻工业,其中又以制衣业主导。大大小小的商品严重依赖进口,所以也没必要保护啥民族工业,进口税总体上相对中国来说很低。很多中国人在柬埔寨干倒卖的生意,好听点叫“贸易”,把中国的产品贩卖到柬埔寨,小商品之类的居多。为什么没有重工业产品?没市场。满大街的汽车基本上是丰田的,满大街摩托车基本都是本田铃木雅马哈的,中国的产品说实话没有日本的扛用。假货当然也多,中国民族品牌的假货也不少。柬埔寨本国大亨很少人投资工业,很多是炒地皮或者抽成。由于市场不透明,外国资本进入需要背靠大树,所以会白送给权势者股份。市场中也存在部分行业有国别寡头的现象,比如日本垄断了柬埔寨的电梯生产,别的国家不允许到柬埔寨投资办厂生产电梯。目前,很多受到欧美国家双反惩罚的中国企业都转移到柬埔寨,这样,在关税上的获得的优惠不是一点点,相比在中国生产缴纳的150%的关税,柬埔寨那些0关税、低关税简直就是天堂。还有木制品企业。柬埔寨森林资源丰富,管控也远没有中国来得严厉。尽管林业方面,柬埔寨政府要求有森林砍伐证,但是木制品企业却不是直接的采伐森林者,他们通过从私人或者散户手中收购木材,来获得木材货源。柬埔寨人就私自砍伐森林给上游收购者。这些年柬埔寨的森林资源大幅减少。现在政府已经重视森林砍伐问题,投资木材加工业务必谨慎。8、柬埔寨新兴产业对于IT产业、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来说,基本上还处于空白阶段,很多人也嗅到了商机,准备在柬开辟一片天地。目前柬埔寨正在进行改革开放,政局相对稳定,国内通信设施已经由国内的通信巨头华为、中兴进行建设。柬埔寨这些年上网的人数不断的上升,但是由于柬埔寨人的上网习惯,以及购物习惯,以及产品质量信用问题跟快递的问题,柬埔寨下一阶段的互联网创业浪潮是否会到来,还需要继续观察。
9、旅游业旅游业方面,中国、越南基本是柬埔寨的最大外国游客来源国。柬埔寨滨海旅游和吴哥窟旅游火热,全国海岸线175公里,很多海岛亟待开发,但是风险也大。俄罗斯人开发了西港的一个岛,还造了连接大陆与和海岛的桥梁,被柬埔寨政府找了个茬子就收回了。值得注意的是旅游业的淡旺季非常明显,旺季的酒店住宿价格基本是淡季的2倍。但是旅游本来就是一个淡旺季非常明显的行业,有朋友也是做旅游的,其实旺季那几个月也就够你赚的盆满钵满了。
10、国家管理柬埔寨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甚至连一部完善的公司法都没有,法律的可伸缩性比较强。本国官员贪腐严重,官员高度腐败。办文件都需要给小费,劳工部的或许可以通过规范管理来进行防范,但办理原产地证呢?办理海关免表呢?不给也得给。抢占问题也时有发生,土地开发了、升值了,官员会明抢暗夺的事情也不少。金边永盛路收费站的经营权被金边市政府收回,政府给了1050万美元的到目前为止的基本建设费,连银行贷款的利息都不太愿意给。眼见着要开始运营了,被政府回收回去了。就给了你一点成本费。你说你这1050万美元,放到银行里存个一年期的定期存款还拿个50多万美金利息呢。当然对于我们大部分在柬埔寨经营的人,也基本是小生意啥的。一般也不会跟政府有利益上的冲突。大企业、大资本敢在柬埔寨投资,也一定有实力能站稳脚跟。
11、环保与消防柬埔寨目前的环保、消防要求并不太高,由第三方公司来进行评测,所谓的消防检查也比较简单,没有完备的消防规范体系。但是由于柬埔寨是资本主义国家,允许反对党的存在,那么在环保方面反对党肯定也会紧抓不放,而且这两年随着工厂的增多,环保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了。虽然没有太大的管制,但是如果实力足,不妨做好点,也省的日后麻烦。12、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投资者对于柬埔寨的投资信息不了解,一般靠华文媒体的网络平台,商业圈子交流以及实地考察获取信息。日本人搞得亚洲开发银行,其中有很多是对柬埔寨情况的深入研究。同时,日本还有个贸易振兴机构,前身是特务情报机关,此外,还通过NHK、TBS等媒体搜集信息,采访的同时也具备商业间谍的作用。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关系到每个企业的生死命脉,不容忽视。
13、中国企业人本主义的缺失一个很致命的问题是,在中国,劳动法并非想象中那么普及,北上广好些,哪怕到上海周边的二线城市,压榨都非常严重,工会的作用也微乎其微,中国罢工事件发生的频率完全比不上其他国家。在柬中资工厂,很多都有一个缺陷——人本主义的缺失,这是在中国办企业造成的惯性,因为走出去被带到了国外。你柬埔寨工人到我厂里来就是来干活儿的,我为啥要给你培训?为啥要给你搞活动?浪费十分钟搞活动或者开会,厂里得损失多少钱?这边的工人真是懒,效率低,不爱加班,给钱也不干!在国内管生产的时候,两天两夜不下生产线的情况多了去了,累了就趴在生产线上睡一会儿,醒了继续干。这种把工人当成机器的思维遏制了中国企业的”走出去”和“稳扎根”。国外资本主义国家,工会就是保护工人的,但是很多中国企业受不了。国外也不是搞定政府就搞定一切的。工人不满意,就是罢工,执政党敢镇压试试,立马换在野党上台。哪怕是在柬埔寨,都是如此。西方国家工人也常常罢工,企业主都习惯了,甚至还觉得柬埔寨工人很好管。但是,中国却觉得柬埔寨工人难管,这是思维的问题。所以,中国企业如果不转变观念,不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走出去怕是困难重重。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柬埔寨,拓展到全球的任何一个国家,市场环境都是有优缺点的,我们不否认存在的缺陷,但也不应否认存在的广阔前景,辩证前进的看待问题,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来自:我在柬埔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