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暹粒投资策略及事例分析
暹粒应该是柬埔寨最有前景的城市了。虽然只是个人口不足20万的小地方,却充满了激情与活力。很多初到暹粒考察的投资者,觉得这里黄金遍地,商机无限。也有人来时豪情万丈,离开时血本无归。
暹粒有她独特的优势:作为柬埔寨旅游的窗口城市,环境优美、安全,流动人口量大、国际化程度高。
暹粒也有其致命弱点:水利设施落后(旱季到处缺水、雨季一片汪洋)、旅游淡旺季反差极大(旺季人满为患、淡季门可罗雀)。
在暹粒做生意选择地段很重要。不仅要考虑人流量,也要考察旱季时候经常停水、雨季是否会被淹等。还有,和别人比,你是否有独特的优势且不易被复制?
投资暹粒,如果策略得当,是可以获得高回报的。
三个关键词:旅游、华人、夜生活
根据柬埔寨旅游部发布的数据,去年柬埔寨共接待外国游客288万余人,同比增长14.9%,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人数排名第三,同比增长84%。预 计到2015年来柬外国游客人数将达450余万,而2020年则达到700余万。
来柬外国游客大都冲着吴哥窟而来。暹粒的产业都和旅游有直接、间接联系,酒店、餐厅、酒吧、夜市、按摩店、旅行社、博物馆、纯净水厂、导游、嘟嘟车、 民俗表演……一切都因旅游而繁荣。试想看,假如暹粒没有吴哥窟,和波罗勉、柴帧这些地方还有什么两样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尽管来暹粒的游客也想体验异国风味,但大部分还是会喜欢到自己国家的人开的店铺去消费。这也就容易理解,为何暹粒的酒吧、餐 厅,包括名为“柬埔寨烧烤”的店铺,老板中的90%都是来自各国的老外。
白天游客们都去了吴哥窟,整个暹粒城都静悄悄的,再出名的店铺也没几个人光顾。暹粒真正热闹的是晚上7点至11点时段。行乞的地雷受害者也会随着游客 潮,白天去塔布伦寺等景点,傍晚开始再转战夜市和酒吧街。
不管多妙的方案,作为华人,在暹粒应该把握旅游、华人、夜生活三个关键词中的至少一个,否则,不如去金边或其他省份投资,或许机会更多。
【事例一:吴哥热气球】
这个项目最大的特色就是:靠吴哥窟揽客。作为全柬埔寨唯一的热气球,提供从200米高空鉴赏吴哥窟的独特视角,吸引了大批游客。
类似的项目还有:直升机、女王宫蝴蝶中心、地雷博物馆等。这些设置在景区内的项目,几乎全靠景点带来客源。
美中不足:时常莫名其妙的停止营业。
建议:尽量将相关停运资讯提前通告,便于旅行社和游客调整行程。
【事例二:木房子中餐厅】
大红灯笼、旧上海美女图、木制对联、翠绿小白菜摆件、大折扇……浓郁的中国特色,绿意盎然的庭院,使得木房子深受华人热捧,成为暹粒最多散客光顾的中 餐厅之一。
木房子中餐厅也是《华商日报》的零售点之一,还备有中文旅游地图、中文杂志等,游客可以在此获知最新的旅游资讯。
美中不足:环境略显陈旧,不易吸引高端客人。晚上歇业后用粗糙铁皮围住大门的做法有损形象。
建议:提升格调。现在知名度是有了,但不够精致。
【事例三:暹粒艺术中心夜市】
2011年暹粒一连新开了4家大型夜市,而暹粒艺术中心是这4家中环境最好的。为了吸引游客,在暹粒河新建了两座木桥,桥上、河岸及河中央都精心布置 了灯饰。
在市场内,还有大型水车模型。走道很宽敞,有艺人现场作画,一些地方还有让游客可随意坐下休息的椅子。
美中不足:位置有点偏,人气不够
建议:举办几次大型活动,扩大知名度,招揽人流。
经营规模化:网大总会捞到鱼
旅游景点的东西总比别的地方要贵些,作为游客是深深了解这一点的。所以游客往往不会轻易就只在一家店子消费,而是会货比三家,最后再做决定。
这样一来,作为商家,如果把宝全部压在一个店铺风险就会很大。如果在不同的地段设点建店,就可相互关照生意,即便遇到像停电、水灾等突发事件,东边不亮西边亮,整体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事例一:湄公河大餐厅】
湄公河大餐厅、洞里萨河大餐厅、四面河餐厅都属同一个老板,以接待团队客为主。三个餐厅规模都很大,风格又略有不同。湄公河大餐厅、洞里萨河大餐厅可 在就餐时观看民俗表演,而四面河餐厅的就餐环境最好。
很多旅游团都至少安排了一次在这三个餐厅中的某一家就餐,旺季时更是供不应求,全部爆满。
美中不足:目前类似的大餐厅越来越多,竞争日趋激烈。
建议:打造鲜明个性,树立品牌。
【事例二:阿特德利酒吧】
阿特德利(ARTDELI)酒吧、诗歌(POETRY)工艺品店、1960’s旅馆等三家,艺术氛围浓厚,跨不同行业形成连锁,相互关照。
阿特德利酒吧和诗歌工艺品店位于酒吧街胡同,位置较好,经常有客人光顾时,就可顺带宣传位置较偏远的1960’s旅馆,并介绍客人入住。在阿特德利酒吧和 1960’s旅馆还经常举办画展、演出、讲座和特色聚会等各种活动。
美中不足:太过简朴、唯美,有点曲高和寡。
建议:更亲民些,扩大规模。
做到最好:再贵也有人追捧
出来旅游,玩的就是感觉。既然花了那么多钱,千里迢迢的来了,就要好好享受一下。在暹粒,记者经常被游客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哪家店子最好?
当然也有很多只图便宜的背包客,这些人往往会去柬埔寨人开的店,而要拼廉价的话,无论如何,你都是拼不过本地人的了。比方说,1美金一晚的客栈,你也 开一家的话,有钱赚吗?
所以,还是走高端吧。只要你真正是最好的,宣传又到位的话,再贵也有人追捧。
【事例一:《吴哥的微笑》】
在暹粒的民俗表演有几十处,其中最好的当数大型舞台剧《吴哥的微笑》。无论是灯光还是舞美都是一流,被游客评价是在东南亚旅游看到的最具艺术性表演。 门票价格也是最贵的。(分38元和48元两种,含餐)
最初演出时曾被批评中国元素太多,之后下了很多功夫做了改进,增添了斗狮拳等柬埔寨传统内容,现在的演出,感觉非常本土、地道。春节期间每天的观众近 2000人。
美中不足:租金高增加了营运成本,位置太远不易吸引散客。
建议:像客运公司一样让各酒店和客栈都成为门票的代售处,并提供免费的接送服务。场地方面,如果和民俗村合作,或许也是不错的双赢选项。
【事例二:博迪娅水疗】
博迪娅水疗(Bodia Spa)的环境优雅,服务一流。收费从20元到150元有不同规格,是同行中最贵的,但依然宾客如云,特别受欧美游客欢迎。
博迪娅水疗不仅走精品路线,也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在暹粒和金边共开有三家连锁分店,其中两家位于U-care药店楼上。而U-care药店也是博迪娅 水疗的老板开的。除此外在吴哥夜市、幸运超市、株德奔市场等地方还有博迪娅自产的天然按摩香精专卖店,价格不菲,还是有很多游客喜欢买了带回去。
美中不足:前台接待仅会英文,让不懂英文的游客无所适从。
建议:使用韩文、中文、日文的游客是来柬埔寨旅游的最大群体,至少应增加等多语种的菜单,让客人便于选择。
文化产业:风物长宜放眼量
常驻暹粒的华人很少,从事文化行业的人就更少。
目前,暹粒的华文学校有中山学校、台湾教育中心等。而华文传媒则仅有《华商日报》在暹粒有常驻记者。
一般认为做文化都是不赚钱的。其实,如果把目光转向旅游的话,同样前景广阔。
目前来暹粒的华人游客以团队客为主,但散客正迅猛增加,对旅游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强烈。
在暹粒有英文版、日文版、韩文版的免费旅游杂志,且均由多个版本,而华文旅游杂志却没有。仅有的免费中文旅游地图也因为稀缺而被商家高价售卖。
不少游客来暹粒,看完风景后,也想有机会在暹粒小住生活一段时间。还有的非常喜欢暹粒的国际化氛围,希望把孩子送到这里来读书。这些都大有商机。
文化需要时间的积累,仿若陈年佳酿,愈久弥香。早做准备,等到瓜熟蒂落的收获季节,也不容易被轻易模仿和超越了。
【事例一:英格兰国际学校】
暹粒的高收费国际学校也有好几间,但真正欧美人开办的却极少,英格兰国际学校就是其中一间,学校刚办一个月就招来了30多名学生。很多家长,(包括本 地华人、柬埔寨人和来暹粒的游客)都非常看重“欧美人办学”这一点。
校长安德鲁以前曾在菲律宾人办的国际学校当过副校长,之后理念不合独自出来办学校,现在的势头很不错。学校按英格兰的教育体系开设了英语、自然、烹 饪、手工等课程,教学语言为英语。另外还开设了中文、日文、柬文等选修课。
美中不足:校长因故需回英国发展。
建议:西方的教育理念先进,华人的经营理念精明;欧美人管理学校教学,华人经营市场,分工合作。
【事例二:格罗麻杂志】
格罗麻(Krorma)杂志是一份创办于2006年底的免费日文旅游杂志,也是目前三份日文旅游杂志中影响力最大的,除了在柬埔寨发行,还邮送到日本 及东南亚的几个主要大城市。
格罗麻杂志每三个月发行一期,每期发行一万份。主要登载最新旅游地图、景点资讯、酒店、餐厅介绍、购物指南等。每期的广告收入约5万美金。
美中不足:和单一日本旅行社(APEX)关联,受其他旅行社排斥。
建议:多和其他旅行社联合,扩大影响力。
来源:网络转载
好好好
分析到位 楼主打算在暹粒做什么呢?? 楼主说的很是精辟呢 我也想去暹粒开餐馆呀 LZ能不能说下暹粒开餐厅的具体流程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