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柬埔寨人的洞里萨湖,富饶的资源与贫困的居民
说起柬埔寨,多数人知道的是那里的吴哥窟——潜伏在森林深处五百年之久的古代王宫群落,但对于柬埔寨人来说,他们知道得最多的不是吴哥窟,而是附近的洞里萨湖。洞里萨湖
吴哥窟,柬埔寨的名片
洞里萨湖,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因渔产丰富,素有“鱼湖”之称,是柬埔寨人的“生命之湖”。
热带季风气候使得中南半岛雨季与旱季明显,在雨季时节,附近的湄公河水流量加大数倍,巨大的水量在此回流到洞里萨湖中,湖水面积在雨季会扩大8倍之多,达1.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而柬埔寨的国土面积不过18万平方公里。
洞里萨湖中特色的房舍
可想而知,这个硕大的湖泊的影响有多大了。
庞大的湖泊带来了丰富的鱼获,湖水滋润了广袤的平原,带来了丰富的农产品。强大的“吴哥王朝”正是凭此崛起,而延续600余年的“金边王朝”也有它的功劳。
但是现实却很残酷,邻国的日子却过得有声有色,开放的经济政策使得经济腾飞的泰国被称为“亚洲四小龙”;而柬埔寨则在贫困线上挣扎,红色高棉政权导致数百万人死于饥荒、疾病、劳役和迫害,国家动乱不断,被称为最不发达国家。
洞里萨湖上的生活:人们常年住在湖中,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
而今的洞里萨湖上,游人们看到的更多是湖中肮脏的房舍,破旧的渔船和乞讨的小孩。几近原始的生活方式仍然统治着这片地区。
洞里萨湖上坐在盆子里划行
柬埔寨与泰国,两个国家有着同样的宗教信仰(佛教徒都达90%以上),同样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又拥有同样的气候与同样富饶的土地,令人赞叹的吴哥窟古迹名声更远超普吉岛。但后者却远远强过了前者。这个当年柬埔寨吴哥王朝曾经统治的地方,如今却远远强过了自己。
泰国普吉岛
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不完全等同于财富,人们创造财富更多是靠其他条件的。
柬埔寨国王(中)西哈莫尼 有水的地方就有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