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吹雪 发表于 2018-9-20 16:24:50

柬埔寨曾经被全世界否定,今天却得到全世界的关注

如今的柬埔寨给人的感觉是充满了矛盾,无序和有序、安静与嘈杂、发达与贫穷、快乐与悲伤,这种二元矛盾相行不悖,有机融合。


矛盾的柬埔寨
刚来这里的人都会有许多疑问,比如
为什么这里贫富差别极大但社会相对稳定,没有更多的社会矛盾?
为什么这样一个曾经一贫如洗的国度会有那么多投资客向往并前赴后继?
为什么这个小乘佛教的民族会有那么多的磨难和经历,却没有因外国势力进入而反抗?
为什么中国人会那么多,西港为什么会那么出名?
为什么美元和瑞尔能够一起流通?
为什么贫富差距这么大的人群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当你在柬埔寨呆的够久,了解的够深,你就懂得了这些为什么了。

落后与现代相互穿插而同行
在柬埔寨的小城市有线电话几乎没有普及,但是你却会发现那里许多农民也拿着美国的苹果手机。

在金边、暹粒、西港三所大城市,你会发现街道电线杆上密密麻麻的电线几乎将电线杆压断,但是你却发现街头大广告牌上赫然张贴着4G-5G通讯服务商的海报。
在街边小商铺的打字社里,复印一张A4黑白资料需要用美金结算,而你会在国际专业设备代理店发现国际上最先进的一体化小型复印机、超大屏幕电视机、各种品牌的计算机,甚至是卫星电话。
在街道上你可以看到牛车、人力自行车拉着游客满街跑,亦还会看到宾利、宝马、奥迪横行在大街小巷。
咖啡馆、西餐馆、中餐馆,各国纯正的烹饪餐食几乎遍布大街小巷,但就在其旁边就会出现柬埔寨民众喜欢吃的粿条、稀饭、咸鱼,还有许多推车外卖的小贩。

这些现代与农耕时代之间,这些高新技术与手工技术之间,虽然不可能对得上话,但是它们却实实在在地一起同行。

为什么?为什么不同历史阶段,甚至是不同时代的产业和产品会在柬埔寨同时被接受?为什么先进与迟缓、发达与落后、技术与愚昧都会在这里同时存在? 成长起来的中产阶级
今天很多的柬埔寨人并不富有,许多人仍然过着简单而贫困的生活。
然而很多的柬埔寨人经过十多年的变革逐步富裕起来,不再为生计发愁。人们也开始买地、买房、买车。

这些人既有各国的移民,也有柬埔寨最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商人和官僚,他们构成了柬埔寨的中产阶级。

一个国家,在解决了吃饭问题、不再贫困之后,只有中产阶级人群积累到一定数量,才会存在平稳购买资产的市场,只有中产阶级在社会中成为主流,才能重新定位国家制度和有效实施国家控制。
不管哪种社会制度,要想富有和稳定,中产阶级一定是社会的中流砥柱。
伴随着柬埔寨发展,中产阶级正产生着。
洪森总理在一次的演讲中提及:“我们的人们白手起家,吃苦耐劳,正是他们让一个死气沉沉的国家重新焕发活力并渐趋繁荣,并能使得生活在此中的每个人受益。” 外国人与柬埔寨人共存
矛盾体的柬埔寨,汇集着不同肤色的人群,交织着各种各样的文化。
当你进入柬埔寨安定下来,开始生活和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周边有许多外国人,有的外国人已经加入了柬埔寨国籍。
非柬埔寨国籍的外来人口占柬埔寨总人口的20%,其中中国人占25%,此外还有越南、韩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各国移民。

外国人在柬埔寨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中国商圈、日本商圈、韩国商圈、欧美商圈。

这些外国人在这里生活很安定,好像比自己的祖国还舒服。
柬埔寨人好像已经习惯了与外籍人打交道,英语已经成社会的通用语言,不管是政府机关,还是商场酒店,甚至是小卖部都有柬文、英文、中文三种语言的标牌。
在柬埔寨的企业和机构里,许多都是外籍人和柬埔寨人一起工作,虽然在同一工种下两者之间工资差别很大,但是大家并没有很多怨言,一样友好相处。
柬埔寨本币与美元相互使用而共享

去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会要求你使用本国货币,而柬埔寨却可以在使用自己的货币的同时,更喜欢使用美元。
城市到乡村所到之处都要求你用美元结算,而柬币常用来找零钱,小到小费,大到房款,都需要用美元结账。
更为奇观的是,在街边市场小商贩的开敞式柜台里,随便可以兑换各种外国货币,这里的金融互通和安全程度令人惊讶。

你如果去商场、超市场、小卖部、餐厅、酒店,没有美金是行不通的,就是你搭乘门口的嘟嘟车,人家也会跟你说“Three dollars, five dollars”。   来自:柬闻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柬埔寨曾经被全世界否定,今天却得到全世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