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头条APP

柬卫生部证实怪病系手足口病 中国专家组呼吁民众莫要恐慌

2012-7-17 12:14| 发布者: gmz| 查看: 10990| 评论: 0|来自: 华商日报

摘要: 昨(16)日上午,正在柬开展手足口病(HFMD)技术援助的中国卫生专家,与柬卫生部合作举办讲座,对柬近期爆发手足口病的救治和防控进行深入交流,彼此分享经验,寻求疾病根源和病理诊断的突破口。  柬多名儿童染上可 ...


昨(16)日上午,正在柬开展手足口病(HFMD)技术援助的中国卫生专家,与柬卫生部合作举办讲座,对柬近期爆发手足口病的救治和防控进行深入交流,彼此分享经验,寻求疾病根源和病理诊断的突破口。

  柬多名儿童染上可致死的“怪病” ,被柬卫生部证实为手足口病。虽然到目前为止,疫情不是很严重,但引起了不少家长的担忧。中国卫生专家昨日呼吁广大家长,不必对手足口病过分恐慌。因为这种病在中国和其它国家都很常见,技术诊断也很成熟。
她指出,对手足口病不用过分恐慌。1981年上海报告首例手足口病疫情,随后在山东、武汉、北京、香港、台湾等地出现类似疾病。近年来,这种疾病也开始在东南亚地区爆发,如日本、韩国、新加坡、蒙古等。
她说,柬多名儿童染上可致死的“怪病”,被柬卫生部证实为手足口病。该疾病的疫情类似中国的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传染病。 这位专家告诉记者,手足口病多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多种类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她还向记者介绍了这几天来在柬展开调查工作情况。她说,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专家和北京儿童医院临床专家组成的四人工作小组,于本月12日凌晨抵达金边,携带工作设备和检测试剂,对柬近期发生的手足口病展开救治,并就疫情防控进行技术援助。
她透露,这五天来,中国专家和柬卫生部紧密合作,成立工作小组,前往金边国家儿童医院等地,对该疾病深入开展调查,如病例的实验室诊断、临床诊断、流 行病学等。与此同时,还与柬方进行座谈交流,以更好地了解柬方需求,并将怪病症状和临床经验结合起来,分享国内临床诊断经验,然后向柬方提出建议和方案。
据柬卫生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柬近期爆发的神秘疾病在最近3个月里,已发现61个病例,其中有52个三岁以下儿童死亡。患病儿童分布全国14个省市,其中金边甘塔博帕儿童医院发现52个病例、国家儿童医院发现3个病例、省份医院发现6个病例。
柬卫生专家强调,在柬巴斯德研究所检测取自患者的病毒样本显示,在患者体内检测到肠道病毒71型(EV71)。该病毒通常导致手足口病,也会造成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主要发病人群是儿童。目前,柬方正与合作伙伴合作进一步展开调查行动。
小资料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肠病毒71型(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手足口病一般症状 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 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手足口病防治措施要注意培养儿童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洁食物的习惯;在流行季节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和手足口病患儿接触。
 已同步至 gmz的微博

路过
3

支持

高兴

震惊

愤怒

无聊

无奈

不解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0条评论 10990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柬埔寨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新闻推荐

新闻排行

社区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