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堆谷区沙立坡第一分区的广肇学校,正值下午放学时间,第一排排的学生正以课室排队走出校门。乘车的学生也在有序的排队上车,虽然学生比我几年前见到的超出许多,但多而不乱。学校的旁边,还多了一个广肇幼儿园。家长们正陆陆续续的把孩子载走,每一个小朋友都由老师从校舍里牵出来,亲手交给家长。家长还没来的孩子,就坐在小凳子上,乖乖的等待,两名老师则在旁边守候。 已经好久没有到广肇学校采访,隔多时,变化巨大,不得不刮目相看。正在校务处办公的年轻校长符美菁告诉记者,学校目前共有1600名学生,其中幼儿班学生达450人,老师51名,学生除了学中文还学柬文和英文。而幼儿班采取双语教学,除了适应时代的需要,还为学校生源创造条件。可见学校领导非常有远见,未雨绸缪。 走进广肇学校,见到大部分老师都很年轻,而且都穿制服。比起其他公校,广肇校园并不宽大,只有一个不符合规格的小篮球场。这也难怪,因为原来位于金边码头对面宽大的广肇中学无法收回,而1996年才购地建起来的这座新校舍地价已经高涨,无法筹措巨资购买大地皮。目前在校旁的幼儿园和广肇会馆会址,也是近几年才陆续筹资购的。可见柬埔寨华人在战后集资兴建华校,弘扬中华文化的路走得多么艰辛和曲折。 实际上,目前的广校,已经是战后复课的第二所学校。第一所学校是1993年在柬华福利组的帮助下,在崇正学校旁(目前天后宫)设立的学校。因为地方小,只有几十名学生。后在各方的帮助下,才在目前的沙立坡购地皮建起目前的校舍。在良好的管理经营下,使学生人数巨增。 回顾历史,广肇学校也曾经有过辉煌时代和悠久的历史,当时称为广肇惠中学(简称广校)。当年的广校,和民生中学同在金边码头的海旁街旁,两校只隔一条街,校区由海旁街直通到后区的横街,差不多将近半个足球场那么大。战后收复时,民生中学后区靠马路的部分都被私人占有,而广校则成为“七十二家房客”杂居的地方。 广校校园靠马路边,原来是一个篮球场,后边是礼堂、课室、学生宿舍等,后边还有一座康真君师庙。六十年代,也是广肇惠中学最辉煌的时期,当时的学生一千多名,校长是连明。在六十年代柬埔寨体育运动蓬渤发展期间,广肇惠中学曾出现过像陈淑贞(女子乒乓冠军)、司徒美兰(女子羽球冠军)这样的顶尖国家队员,并多次代表柬国到国外比赛。 |
服务热线:(+855)023922788 服务时间:8:30-18:00 广告合作客服QQ:3198631398
© 2010-2020 Koh Thmey Technology.Powered by 新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