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头条APP

吴哥文物仿铸品‧遗忘70年重现巴黎

2013-9-11 14:52| 发布者: gmz| 查看: 28900 |来自: 星洲日报

已有超过150年歷史的吴哥文物仿铸品(法国‧巴黎讯)被遗忘了超过70年后,一批柬埔寨吴哥时期的文物仿铸品,將能“重见天日”。据法新社报导,这批仿铸品,包括9至15世纪吴哥时期的石像、浮雕和寺庙装饰品,將在法国 ...

已有超过150年歷史的吴哥文物仿铸品

(法国‧巴黎讯)被遗忘了超过70年后,一批柬埔寨吴哥时期的文物仿铸品,將能“重见天日”。

据法新社报导,这批仿铸品,包括9至15世纪吴哥时期的石像、浮雕和寺庙装饰品,將在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Musee Guimet)展出。

150年前“再发现”吴哥古跡的法国探险队成员之一的路易迪拉波特(Louis Delaporte),自1870年至1920年代后期,雇人製造这批仿铸品。

之后,这批仿铸品被运回巴黎,並在巴黎特罗卡德洛的印支半岛博物博展出,一直到1936年被关闭为止。接下来的70年里,仿铸品被辗转收藏在不同的地点,一些因此受损。

一年前,吉美博物馆把它们转移至安全的仓库,以重新记录和修復。10月16日起,它们將在主题为《神话的诞生。路易迪拉波特和柬埔寨》的展览中亮相,展品共达250件,包括仿铸品、真实高棉文物、图片和绘图。

路易迪拉波特的仿铸品中,尤以吴哥窟的浮雕最著名,比现在游客在古跡看到的,还要完整和清晰。

吉美博物馆东南亚厅主管皮埃尔巴蒂斯特指出,“在吴哥窟,浮雕高高在上,从地面瞻仰,只能看清一小部份。”

展出的仿铸品中,包括一幅印上许多微笑神仙的巨型石膏塔,和巴戎寺非常相似。它在1936年后被锯成数截,为了展出,它会被重新组合起来。

仿铸文物无家可归多年
法国文化部接手

最早重现吴哥古跡,乃法国人亨利穆奥(Henri Mouhot),其发现震惊世界,也吸引了路易迪拉波特,在1866年和1868加入“湄公探险队”。

路易对自己的发现惊嘆不已,並决定將它们运回国,让欧洲人有机会一睹高棉文物风采。

1873年,他组织了一次活动,收集在古剎废墟被发现的石像、浮雕和建筑碎片,过后运回法国的博物馆。与此同时,他也资助製作仿铸品。

没想到,欧洲人对它们不感兴趣。

“当120箱高棉文物,包括真实文物,於1874年运到法国时,没有人愿意接受,”巴蒂斯特指出,甚至连著名的罗浮宫也拒收。

路易决定在巴黎北部一个小镇兴建高棉博物馆,以便收藏这批文物。

为了完成收集工作,路易委派了雕刻师父前往柬埔寨,製作更多仿铸品。

但到了20世纪,没人再对仿铸品感兴趣,博物馆被迫闭门后,路易的收藏品沦落到“无家可归”的地步。

1973年,相隔整整40年后,这批仿铸品终於找到去处,被安置在法国北部一个地库中,但那里的环境非常恶劣,空气非常潮湿。

终於,在2011年杪,法国文化部接手,把仿铸品运到更合適的地点,並清除霉斑。

“重见天日”后,这批仿铸品能否引起21世纪人类的目光?公眾的反应令人感到鼓舞。在吉美博物馆的大门处,摆放了一个捐款箱,呼吁公眾资助修復仿照吴哥窟大门的仿铸品,结果收到数千欧元的捐款。

而通过互联网捐献的款项已接近2万欧元(约2万6千770美元),但如要让这户吴哥窟大门登入展厅,还得再筹1万欧元。
1

路过

支持

高兴

震惊

愤怒

无聊

无奈

不解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0条评论 28900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柬埔寨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