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头条APP

桔井中山学校85年风雨沧桑

2013-11-21 13:52| 发布者: xinwen| 查看: 42371| 评论: 0|来自: 华商日报

摘要: 翻开柬埔寨桔井中山学校85周年纪念特刊,看到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我想,在柬埔寨,除了桔井,没有任何学校能找到如此多的历史照片,说明桔井中山人的努力、细心、团结和对母校怀有一颗赤诚的心,否则,难以征集到 ...

 

    翻开柬埔寨桔井中山学校85周年纪念特刊,看到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我想,在柬埔寨,除了桔井,没有任何学校能找到如此多的历史照片,说明桔井中山人的努力、细心、团结和对母校怀有一颗赤诚的心,否则,难以征集到这么多照片。
    上百张历史照,也是中山学校85年来一部辉煌的史诗,展现出了中山学校那个年代的校风和学生老师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点滴,也是战前这座远在东北的著名华校生动活泼办学作风的写照。
    翻开中山学校近百年的历史,我们不禁对先辈们当年克服困难,努力办学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深感崇敬和钦佩,看到柬埔寨目前的华社也正在沿着先辈的脚步,排除万难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而感到欣慰,更难得的是,在开放的政策下,华文教育已经变得无国界,有很多柬埔寨人子女也正在学习华文。在国外,学习华文的老外也越来越多,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学习华文已经变成一种潮流,相信先辈们在天之灵必定感到欣慰。
    翻开桔井中山学校的校史,里面记载着中山学校已走过85年既光辉又艰辛的路程。难以想象,这座远离首都金边约300公里,而且当年公路未修好,只能依靠乘船沿湄公河来往于金边桔井的城镇,我们的先辈们在资源异常匮乏的情况下居然能办成学校,而且办得那么好,真不简单。
    建立于1928年的桔井中山学校,当时正值中国国内大革命年代,住在当地的华人有潮人和广府人,所以学校也分别由潮州帮和广府帮所办,至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前后才两校合而为一,并为了纪念国父孙中山而易名为“中山学校”。
    中山学校虽然身处较偏僻,但也深受当年发生在祖藉国革命思潮的影响,克服了法殖民主义的种种限制,如火如荼地进行抗日救亡工作,宣传爱国思想。据记者了解,在那个时代,华人虽身居海外,但还保持中国籍,每年要纳身份证税,申请护照要到当时驻柬的“中华民国领事馆”申办。
    在抗战胜利后,社团和学校中两股势力的斗争还是很激烈,至1948年由来自越南的南侨学生出任校长后,才为两派斗争划上句号,而后又废除帮界,进而合并成联校。
    当时的中山学校只有二百多学生,学制办到高小,加上教师年纪较大,难以使学生吸收新鲜事物,社团领导也意识到此弊端,认为要提高教育质量,务必补充师资新血,在逐步实施此计划后果然渐见成效。
    随着学生逐年增加,1952年,校董会决定筹款扩建8间课室,当时学校只有七名老师而且多是刚出校门的高中生,全无经验,但经努力和协调,这批年青老师最后还是做得不错,校务蒸蒸日上,推动了当地华教的进步和发展,至1953年终于开办初中班,还允许学生寄宿,吸引不少邻近学生,连老挝南部的学生也远道来到中山求学。
    至1956年西哈努克亲王在印尼万隆结识周恩来总理后,中柬两国关系进入最新善和互信的关系,桔井中山学校更享有全柬华侨教育界的最佳荣誉,也培养出许多能干、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但好景不长,1970年朗诺发动军事政变后,柬埔寨多年的和平生活遭到破坏,全国各省市华校被迫关闭,唯有中山学校暂时还能上课。但从经验得知,战争一旦打起,不可能三几个月能结束。如果关闭学校,则学生就得面临失学,经商量后,一致认为,若继续在学校上课会有危险,于是采取“战时防空分散办学”的办法,说服社团华胞,在市区华人商店后边或楼上腾出空间给学校借用,只将桌椅搬到临时课室,一挂上黑板,就可以上课,由一位老师“站点”,当时学校总共在校外分散办了三十八个这样的教学点。
    但到1974年后,波尔布特开始在各地掌权,进而控制金边和其他地区,并实施“黑色恐怖”统治,华人几代人创下的基业,乃至教育全部被扼杀。
    1979年,在波尔布特政权终结后,华胞们虽然走出了黑色政权的统治,但每个人都是两手空空,开始白手起家,重建家园。当生活稳定后,经过五年的努力,终于与当地政府达成赎回中山学校的协议,在华胞们和分散在海外的校友们共襄盛举热心捐款下,于1999年11月赎回中山学校,并经过一年多的重修后,于2000年8月正式开学,200多名原读于后坡礼高脚屋的学生搬进新校舍上课,使中山学校浴火重生。
    值得指出的是,桔井中山学校全盛时期,学制办至初中,共有六个班的初中生就读,全校学生近二千人,是除了金边之外,学生最多的省级华校,可惜目前仅有一百多学生,而且大部分为柬埔寨学童。

1

路过
1

支持

高兴

震惊

愤怒

无聊

无奈

不解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0条评论 42371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柬埔寨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新闻推荐

新闻排行

社区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