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者和巴速坤合影。排雷机构估计,地雷祸害將继续肆虐柬埔寨至少20年,並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柬埔寨的援助。柬埔寨排雷行动和援助受害人机构副主席巴速坤表示,柬埔寨將无法按照《禁止地雷公约》(也称《渥太华公约 ...
出席者和巴速坤合影。
排雷机构估计,地雷祸害將继续肆虐柬埔寨至少20年,並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柬埔寨的援助。 柬埔寨排雷行动和援助受害人机构副主席巴速坤表示,柬埔寨將无法按照《禁止地雷公约》(也称《渥太华公约》)定下的时间表,在2019年完全清除境內的雷区。 “以现有的排雷速度和外来经费,我们很有可能无法实现这个目標。” 他称,《禁止地雷公约》大会將於6月杪在非洲莫桑比克召开,届时我国政府將会提供排雷工作评估、面对的挑战和未来排雷路线路,並要求展延实现“零雷区”目標的时间表。 巴速坤是於昨早出席由非政府组织召开的《完成禁止地雷公约定下的挑战》研討会时,如是表示。 他强调,政府向来重视排雷工作,並向国际社会承诺尽最大努力,消除因內战遗留下来的地雷和未爆物对柬埔寨人民带来的祸害。 他指出,在已故国父西哈努克指示下,我国於1997年12月加入《禁雷公约》,並於隔年確认成为签约国;我国在2011年成为第11届《禁雷公约》大会东道国,並向大会承诺將在2019年清除所有雷区;我国也把清除地雷和援助受害人,列入联合国千禧年目標。 巴速坤称,自1992年以来,我国排雷工作便取得显著的成就,迄今已清除157平方公里的雷区,並发放予人民耕种,受惠家庭多达1万8千971户。 他说,我国地雷受害人数也逐年下降,从1996年的4千320人,降至2000年的800人,而去年只有111人。 然而,他称,根据去年对124个县进行的实地调查,我国仍有多达1万5千578个雷区未被清除,面积约为2千平方公里,主要是分布在西北部各省;今年实地调查工作將扩大至另外20个县。 他重申,政府把排雷和援助受害人工作列入国家发展策略,包括提高排雷效率、“零伤亡率”、援助受害人及其家庭、为受害人提供培训及协助他们觅职等。 “我们希望国际社会能向我们伸出援手,我们要的是实际的行动,而不是空头承诺。” 实现“零雷区”目標 柬排雷行动和援助受害人机构(CMAA)表示,如果我国要在2019年之前实现“零雷区”目標,每年需要比现有多两倍的外来援助。 该机构副总监占拉达纳向本报称,“目前各国每年对我国提供的排雷援助经费约为2千万美元,但我们实际上需要5千至6千万美元,才能达成目標。” 他说,我国仍有约2千平方公里雷区未被清除,以目前每年只能清除100平方公里的速度计算,仍需要至少20年才能完成。 他表示,日本对我国排雷工作提供最多的援助,包括资金、训练和器材。 他坦言,我国排雷工作几乎都集中在清雷上,而忽略了对受害人和其家庭的援助;每年2千万美元外来援助中,超过九成是用以排雷。 仍有未经鉴定雷区 柬排雷行动中心(CMAC)总监兴拉达纳表示,我国可能隱藏著更多雷区,令我国排雷和避免平民误触地雷而伤亡的工作,面对更大的难题。 “现在已知的未清除雷区约为2千平方公里,但那些还未被鉴定的雷区究竟有多少,我们无从得知。” 他称,近来发生多宗平民遭反坦克地雷炸死或炸伤事件,多是发生在不明雷区。 他表示,自柬排雷行动中心於1992年成立以来,其中一个挑战是提高排雷效率;通过外国扫雷专家指导和引进扫雷工具,该中心排雷速度已大大提昇,从最初的一年15平方公里,提高至目前的100平方公里。 他认为,未来外来援助將逐年减少,政府对此须有所准备,並拨出更多的款项,以继续开展排雷工作。 地雷受害者 “请政府倾听我们的心声!” 在柬埔寨,估计有超过4万人因误触地雷和未爆物而伤残,且一直以来都受到政府和社会人士的忽略。 地雷受害人顿占纳烈(54岁)表示,至少有80%受害人,因缺乏援助和关怀,而陷入生活困境。 “大部份人面对每天三餐不继,没有工作和收入,只能靠亲友接济,生活非常贫苦。” 占纳烈是军人,1992年在马德望省柬泰边境巡逻时,不幸误踩地雷而导致断肢。 “失去双腿后,我整个人心情非常低落,我不能接受残废的事实……但经过家人和朋友的开导,我重新振作,並积极投入社会工作,帮助其他地雷受害人。” 目前占纳烈是在一家非政府组织工作,每月仍能够领获国防部发出的30美元退休金,但自去年11月以来,退休金便无故中断,国防部没有提供合理解释。 他盼望政府能实现承诺,让柬埔寨早日实现地雷“零伤残”目標,以免更多无辜平民受伤。 |
服务热线:(+855)023922788 服务时间:8:30-18:00 广告合作客服QQ:3198631398
© 2010-2020 Koh Thmey Technology.Powered by 新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