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龙/金边报道 柬埔寨固体废物众多,因无有效的分类处理系统、检验流程及销售渠道,许多可再回收的固体废物常被当作垃圾处理,或者被当作廉价品简单回收。记者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柬埔寨有限公司( CCIC CAMBODIA CO., LTD.)获悉,装船日期或提单签发日期晚于2015年5月16日的柬埔寨出口中国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废物原料),如果没有CCIC柬埔寨公司出具的装船前检验证书,各口岸检验检疫局(CIQ)不受理该批废物原料的进口报检,而且该批货物也不能申请“落地检验”,这也意味着,经过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AQSIQ)授权,从2015年5月16日起,柬埔寨出口中国的废物原料必须经过CCIC柬埔寨公司的装船前检验才能出口中国。 惟有此举,方能让固体废物"变废为宝”,启程中国,为保护柬埔寨环境、为资源再回收利用提供了“金钥匙” 首张废纺织原料检验证书颁出 5月28日,CCIC柬埔寨公司总经理付军向KO SIM ENTERPRISES LTD公司颁发了该公司首张废纺织原料的检验证书,意味着该公司已经正式开启该项业务,为“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出口中国提供了金钥匙。付军指出,“废物原料”全称是可用作原料利用的固体废物。“废物原料”不仅不是废物,经过科学合理的利用,就会变废为宝。以废旧电缆为例,中心部分经过物理分离就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紫铜,外层的PVC塑料可以回收再生塑料,可利用率可以达到97%甚至更高。目前,中国正全力进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而在中国资源贫乏,利用废物原料是对中国资源不足的有效补充,也有利于节能环保。他同时也指出:“一提到“进口废物原料”,人们总会联想到“洋垃圾”、“废物”等。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洋垃圾”泛指国家禁止进境的生活垃圾或城市垃圾等低品质的固体废物;据付军总经理介绍,1995~1996年间,在中国连续发生了多起严重的洋垃圾事件,其中“平谷洋垃圾事件”即为其中反响最严重的案件之一。 为防止有害废物入侵事件,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对废物原料采取了对国外供货商进行注册登记、CCIC进行装运前的检验、进行国内收货人的注册登记、进行到货口岸检验检疫后续监督管理等全过程监管体系,杜绝了“洋垃圾”的流入中国。据分析,柬埔寨每年会有大量的废纺织原料和废塑料瓶片出口中国。 中国主管商品进出口检验检疫的部门是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英文简称为AQSIQ),负责包括农产品和废物原料在内的进口商品的检验监管,而其设在中国各个口岸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英文简称为CIQ)具体负责进出口货物的检验检疫。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是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下属的以“检验、鉴定、认证、测试”为主业的独立第三方检验认证机构,在中国全国的各个口岸都有CCIC的子公司,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有30多家子公司,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跨国检验认证机构。CCIC柬埔寨有限公司是CCIC在柬埔寨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业务是对柬埔寨出口到中国的大米、木薯等农产品以及废物原料进行各种装船前的检验。由于CCIC柬埔寨公司的官方背景和CCIC在中国各口岸的网络平台,通过CCIC柬埔寨公司的装船前检验工作,能确保柬埔寨木薯、大米等农产品以及废物原料出口到达中国后,不出现重大问题。 |
服务热线:(+855)023922788 服务时间:8:30-18:00 广告合作客服QQ:3198631398
© 2010-2020 Koh Thmey Technology.Powered by 新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