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稻米联盟要求政府制限从邻国的大米进口数量,最好是把进口配额限在10吨以下。据非官方统计,柬埔寨每年从邻国进口80万吨大米,远远超过柬埔寨大米出口量
业界人士表示,如果政府没有即时出台解决方案和政策,柬埔寨稻米产业将陷入奔溃。
目前柬埔寨稻米产业正面对洪水般流入的越南大米,加上越南企业日前宣佈有意投资柬埔寨稻米种植和加工出口,还有老挝计划在今年出口100万吨大米,更给柬埔
碾米厂商和大米出口商带来巨大压力。
柬埔寨稻米联盟统计,超过40%中小型碾米厂已经关门大吉。他们要求政府对越南大米採取遏制措施,否则国内业者会因为斗不过越南大米,最终走向倒闭之路。
非官方统计,柬埔寨每年从邻国进口70至80万吨大米,其中包括越南和泰国等,进口量已经超越柬埔寨大米出口量。
柬埔寨稻米联盟主席宋布提武称,如何限制进口大米是当务之急。
他透露,柬埔寨稻米联盟将于本週内与财经部开会,会议由常务副总理吉春主持召开,旨在讨论解决方案和推行相关扶持政策,帮碾米厂商和出口商走出困境。来自商业部、港口、海关官员、碾米商、出口商和农民代表也将出席会议。
他说,联盟将在会议上提出两项问题,即要求政府拨出2000至3000万美元紧急资金,同时每年减少从邻国进口10万吨大米。他相信,这两项措施将对稻米产业取得“对症下药”的作用。
他还说,柬埔寨稻米联盟已经成立特别工作组,以解决有关进口大米问题,并保障进口商缴纳税务。同时,联盟希望边界海关官员严厉打击所有非法进口大米。
他补充,联盟也将与商业部官员合作,收集所有相关数据报告,包括进口大米数量,以在会议上递交给常务副总理吉春。
宋布提武表示,该联盟希望会议批准他们提出的2000至3000万美元紧急贷款和每年减少从邻国进口10万吨大米。
对于遏制越南大米问题,柬埔寨稻米联盟领导们似乎持有不同看法。柬埔寨稻米联盟副主席吴永乐表示,柬埔寨不能限制从邻国进口大米。
他说:“如果我们停止进口,而且没有大米加工或供应国内消费者,通货膨胀会直线上升。这将影响我们的经济。”
他补充,国内每年需要200万吨大米,因此限制大米进口将造成国内米价上涨。
柬埔寨稻米产业何去何从?
柬埔寨稻米产业一直面对缺乏生产资金支持、邻国进口大米、昂贵的生产能本、物流成本高、电费高、缺乏水源、优质稻种供应稀少、劳工外流造成农业劳动力流失、缺乏基础设施和港口仓储设施落后。
柬埔寨稻米联盟副主席兼“高棉食品”公司董事长黄北海认为,柬埔寨在30年来取得和平稳定,但银行方面支持却是很有限,比如碾米厂商必须交出抵押品才能获得贷款资金,这和先进国家恰恰相反,在国外企业可以凭着项目报告获得贷款,但柬埔寨银行却是不给力。
“在稻壳产量溢满时,价格通常偏低,碾米厂商向乘势大量购入时却是手上没钱,而且银行也不给贷款。”
他说,政府出台的《促进稻穀生产和大米出口政策》原本是为了促进大米出口,但相反的造成更多稻穀外流至邻国。
他补充,他将建议政府与私营企业对话论坛第9个工作组(负责稻米产业)修改这部政策。
与此同时,他希望政府可以提供大型投资企业更多的支持和提供更多的优惠待遇。他比喻,一家企业斥资上千万美元兴建碾米厂,但盈利却比不上稻穀中介商。
“他们只需要投资一部苹果手机,简单拨打一通电话和缴付5万柬币关税,就可以将稻壳出口至越南,但是大米出口商却不同,我们需要申请植物检疫证书、原产地证明书(CO)等各种繁琐文件,还要承担一大笔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