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駐柬大使威廉海特(左二)和商業部長班蘇拉薩私下交流。作為“更佳工廠項目”(BFC)的“倡議人”,美國批評該項目過於注重驗廠,反而忽略強化各方合作關係。美國駐柬埔寨大使威廉海特昨天在BFC成立15周年慶祝活 ...
美國駐柬大使威廉海特(左二)和商業部長班蘇拉薩私下交流。 作為“更佳工廠項目”(BFC)的“倡議人”,美國批評該項目過於注重驗廠,反而忽略強化各方合作關係。 美國駐柬埔寨大使威廉海特昨天在BFC成立15周年慶祝活動上表示,“目前出現一些失誤……我們需要‘2.1’版本的BFC。” 他認為,BFC應確保參與的各方強化機構能力,確保項目能更有效保護和發展柬埔寨品牌,並逐步把驗廠任務轉移給勞工部。 他稱,隨著國際商業環境的轉變,屬於中等規模的柬埔寨成衣廠,接下來將面對更激烈的國際競爭,而保持‘良心工廠’品牌對柬埔寨成衣和制衣廠持續發展非常關鍵。 威廉海特大使回憶,曾在1996年在美國駐柬大使館擔任外交官,主要負責美柬貿易和勞工事務,並曾參於BFC項目的籌備和討論工作。 他說,1995年柬美雙邊貿易掛零,隔年兩國簽定貿易協議後,柬對美出口由零增至3.17億美元,1999年已有120家成衣廠,出口額增至7億美元,2004年出口額更翻倍。 他強調,美國於2001年起為柬埔寨服裝產品提供為期5年的入口優惠地位,讓柬埔寨成衣業在“受保護”環境下站穩腳步,此後便不斷快速成長。 他指出,自2005年之後,全球貿易出現全球化趨勢,國際市場也變得更自由。 “如果柬埔寨服裝業遲5年才起步,我相信情況會有所不同。”转自星洲日报
|
服务热线:(+855)023922788 服务时间:8:30-18:00 广告合作客服QQ:3198631398
© 2010-2020 Koh Thmey Technology.Powered by 新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