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金邊訊)為了更有效控制沙子出口活動,礦物與能源部決定,暫停發出新出口准證,而現有准證持有人必須提呈充份資料,才能獲准出口沙子。
它強調,當局已全面消除非法抽沙活動,而我國和聯合國所統計的沙子出口數據出現巨大差別,可能是基於“技術因素”。
根據聯合國原產品貿易統計數據庫,柬埔寨從2005年至2015年,共出口7500萬噸沙子,相等於4680萬立方米,而新加坡(柬埔寨最大沙子出口市場)統計數據也和聯合國基本一致;然而,海關總局紀錄卻顯示,在同一時期柬埔寨只出口1430萬噸沙子,或相等於890萬立方米。
上述“出入”引起41個非政府組織關注,並聯署致函柬埔寨政府和礦物與能源部,要求給予合理解釋。
而救國黨也宣佈,將於近期傳召礦物和能源部長瑞塞,到國會作出說明。
礦業和能源部前天傍晚發出聲明,針對非政府組織提問作出解釋,稱礦業和能源部已開始仔細檢查聯合國和我國海關針對沙子出口數據統計不相符的問題。
它表示,該部已於10月28日發出指示,暫停發出新沙子出口準證,且只有在現有准證持有人提呈充份資料後,該部才會允許有關業者出口沙子。
它稱,該部近年來嚴格取締非法抽沙船,至今已全面消除非法抽沙活動,自2015年6月至今,該部門從合法抽沙活動所征得的收入達700萬美元。
它說,將於近期內與非政府組織舉行對話,以進一步解釋當局的措施。
礦物與能源部國務秘書兼發言人鄧迪那曾向媒體表示,聯合國貿易數據和某一國家統計有出入,可能是基於一些技術因素,例如一方是根據離岸價,另一方則是根據到岸價。
他說,聯合國原產品貿易單位已聲明,有關數據只供內部參考,任何人若要引用,必須事先征得其書面同意。(柬埔寨星洲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