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头条APP

阔别五十二载的记忆 ——老专家杨金喜重返华新卓雷丁水泥厂 ...

2017-3-9 09:55| 发布者: singlehero| 查看: 24745| 评论: 0

摘要: 3月6日上午,位于贡不省乍格亭格的华新柬埔寨卓雷丁水泥有限公司喜迎一位远道而来的贵客——现年82岁高龄的杨喜金老先生专程从北京而来。陪同杨老到来的还有他的夫人和女儿等人。  当杨老先生等人在华新水泥公司靖 ...

      3月6日上午,位于贡不省乍格亭格的华新柬埔寨卓雷丁水泥有限公司喜迎一位远道而来的贵客——现年82岁高龄的杨喜金老先生专程从北京而来。陪同杨老到来的还有他的夫人和女儿等人。

  当杨老先生等人在华新水泥公司靖长喜总经理等人的陪同下到达工厂大门时,立刻受到工厂中柬员工的热烈欢迎,杨老激动地向迎接他的员工们握手致意,随后激动地四处张望,好像在追寻那段深藏了50多年的记忆。



老专家故地重游 感慨油然而生

  原来,杨喜金老人1963年曾作为援建贡不乍格亭水泥厂的专家到达柬埔寨。当年,时任柬埔寨国家元首的西哈努克在剪彩仪式上将水泥厂命名为“哥梳玛—刘少奇水泥厂”,以示柬中两国牢不可破的友谊。

  而杨喜金当年才28岁,便被中国政府委以重任,作为光荣的使者与其他一百多名中国专家到柬埔寨为这个国家建设历史上第一座重工业工厂,给当年刚刚独立的柬埔寨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帮助柬埔寨发展建设,除了水泥厂,中国还先后援建了造纸厂、玻璃厂、三合板厂、纺织厂和麻包厂等。

  杨喜金老人说,他于1963年来到贡不水泥厂后,一直在贡不工作了五年,在这五年期间他只回过一次国。而这次在82岁高龄之际,有机会重返柬埔寨,除了游吴哥,还有幸在阔别贡不52年后带着家人走进自己曾经工作和生活了五年的地方。

  杨老在他52年前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调度楼前来回踱步,那是他当年参与兴建设的,这次故地重游,他一直在回忆当年的点点滴滴……很快的,杨老拉着妻子到了一棵粗壮的芒果树下并拍照留念,他激动地说,这是他在50多年前亲手种下的树,超过半个世纪了,人老了,树也老了,但新的一代建设者正在为现代化的水泥厂注入新的活力。他说,能在晚年参观自己曾经参与建设的华新水泥厂,并看到新一代的华新人正在进行“一带一路”建设中深化中柬友谊,而深感安慰。


  在华新的会议室中,靖总通过视频向杨先生和包括金边新华社记者等客人介绍了华新水泥公司目前的营运情况,随后还带领宾客参观了正在投产的全新现代化和自动化的水泥工厂。

  杨老感叹地说,经过半个世纪的百年华新正在注入新的活力,一利都变得更加美好。

当年专家、翻译共叙人生

  午饭后,工厂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五、六十年代曾经在水泥厂当过翻译的老员工,他们中的许多人为了投入翻译工作,不少人未毕业就走进了水泥厂,人数最多时达到一百多人,其中有不少来自端华学校的学生。

  这次,公司只联系到陈政大夫妇和黄永精先生,他们一见到杨老先生,虽然当年并未在同一个班组工作,然而时隔50多年,大家见面后还是非常激动,杨老和翻译们还拿出当年的旧照片,并通过照片道出了许多尘封的故事……

  杨老回忆说,当年他在矿山工作,跟着他的是一个小个子的女翻译,矿山工作比较苦,但小翻译员晒得黑黑的,却从来不曾叫过苦。陈先生对杨老说,这位女翻译他认识,但在红高棉时期去世了。

  黄永精曾在大窖工作,跟着杨继华师傅。杨老说,他认识,是烧成车间的杨继华。

    杨老说,聚散两匆匆,一转眼大家都老了,但能在相隔50多年后重逢,也是一种机缘。所幸的是,百年华新长长久久,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回忆,这辈子也值了!

  华新水泥公司在3月5日晚特地在金边太子酒店设宴为杨老一家接风。来自:华商日报


路过

支持

高兴

震惊

愤怒

无聊

无奈

不解

0条评论 24745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柬埔寨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新闻推荐

新闻排行

社区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