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3日,位于柬埔寨暹粒省的Kun BokATOR俱乐部餐厅举行盛大开业典礼。暹粒省副省长李沈乐阁下,省旅游局等官员以及各界嘉宾出席仪式。 俱乐部专注高棉传统斗狮拳人才的培训并提供旅游餐饮服务。 李沈乐副省长在仪式上致辞对Kun BokATOR俱乐部的开业表示祝贺。他说,柬埔寨暹粒省世界闻名,这里古建筑群密集,汇聚高棉古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吴哥古迹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国外游客观光。 李沈乐说,2023年东南亚运动会将在柬埔寨举办,王国政府正采取行动培养运动员。而Kun BokATOR俱乐部举办斗狮拳表演和比赛活动,这也是一个培养运动员的重要举措。 该俱乐部负责人表示,为助力柬埔寨旅游、餐饮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配合2023年东南亚运动会,培养斗狮拳选手参赛,俱乐部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和资源,训练斗狮拳选手,为迎战2023年东南亚运动会储备运动员。 据了解,斗狮拳吸收了高棉古代拳术精华,经过历代的沿革,使之拳术技巧和功底达到更加成熟完美,从而更具观赏性和实战性。 该俱乐部每周举行两天(每逢周三、周六)比赛,每天三场。其中包括表演和实战比赛活动。 在当天的开业仪式上,该俱乐部特意安排多场拳术表演和实战比赛。场面精彩连连,现场观众喝彩声不断。 斗狮拳简介和历史沿革 斗狮拳是柬埔寨历史悠久的拳术,也是国家文化遗产之一,也堪称东南亚武术的鼻祖。根据传说,柬埔寨古代曾有狮子等猛兽在乡村出没,攻击村民和牲畜。吴哥帝国建立之前,当地农民就模仿猴子、大象和鸭子等动物的动作,创造出一种凶猛的格斗术用来自卫。这种格斗术经过不断演变,涵盖了拳术、棍术、刀法等多种器械的使用技法,发展成Bokator,译为“斗狮拳”。 1177年,占婆攻占了吴哥。随后,Jayavarman七世改良了传统斗狮拳,并编制了奇特的行军打仗阵法,发明了先进的军事设备(比如大型浮桥、船只等),并以此训练军队,最终打败占婆军队。并于1203年,占领占婆都城Vijaya,将占婆变成了吴哥王朝的附属国。今天在巴戎时期的很多建筑中都能看到有关斗狮拳的浮雕。 但据说后来由于斗狮拳已经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军事战争方略,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因而明令禁止。但民间练拳热度依旧不减,聪明的拳师们把拳术融合在高棉舞蹈之中,得以世代传承。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斗狮拳比赛中,拳手会首先根据乐曲翩翩起舞,然后看准机会,出其不意,猱进鸷击,给对手致命伤害。 除了传统高棉舞蹈,斗狮拳还结合了印度的瑜伽,密宗的灵修等很多心法。当然,这些很多都已经失传了。 我们都听说过泰拳,认为泰拳是一种很实战很凶狠的拳法。事实上,古代泰国大部分领土是属于吴哥王朝的,泰拳也是后期在斗狮拳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表演性的、杀伤力较小、比较安全的比赛拳术。泰拳手只是在站立时用拳、肘、腿、膝等正面攻击对方,比起斗狮拳,招势就太过单调了。 一代柬拳宗师善金宪与高棉斗狮拳的情结 然而,红色高棉时期柬埔寨社会遭到毁灭性打击,斗狮拳也未能幸免,斗狮拳师被大批屠杀,技艺几近失传。斗狮拳师善金宪(San Kim Sean)大师九死一生,辗转移居美国,得以幸存。1995年硝烟散去,善大师返回柬埔寨,遍寻幸存的斗狮拳大师,汇总编纂斗狮拳技艺招势一万多式,并潜心研究,终成一代宗师。随后,善大师散尽家财,于2004年成立了柬埔寨斗狮拳协会和柬埔寨斗狮拳学院,致力于恢复传播斗狮拳传统技艺。善大师更被誉为当代斗狮拳之父。 柬埔寨政府曾在2012年为斗狮拳申报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采用格式有误而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拒绝。之后,韩国提供技术支持,参照韩国跆拳道申遗经验,准备于2016年再次申报。 旅游部长唐坤曾在2016年召开的“高棉文化斗狮拳”研讨会上表示,柬埔寨将在2023年承办东南亚运动会,届时将把斗狮拳加入比赛项目。当时出席会议的王家军陆军副司令洪玛南(洪森总理长子)也表示,斗狮拳是高棉祖先的超强武力体现,而并不是仅仅作为表演,斗狮拳是高棉祖先用来打击侵略者的“武器”之一,因此身为高棉后代子孙必须保护好斗狮拳并将其发扬光大。洪玛南当时还宣布将斗狮拳列入柬埔寨军人的训练项目。 2017年,善金宪大师在暹粒兴建斗狮拳馆,一方面培养职业拳手,同时备战2023年东南亚运动会;另一方面,统一和完善斗狮拳比赛规则,将斗狮拳比赛分为表演赛和实战赛两种。特别对于实战赛,定期举办全国联赛,把斗狮拳比赛专业化、商业化,为每位注册拳手登记建档,让专业拳手能靠打拳为生,甚至致富。来自:华商日报 |
服务热线:(+855)023922788 服务时间:8:30-18:00 广告合作客服QQ:3198631398
© 2010-2020 Koh Thmey Technology.Powered by 新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