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环境宽松,劳动力成本较低。”浙江海宁欧诺雅集团落地柬埔寨西港特区后,集团负责人吴锟如此感慨。 由江苏无锡红豆集团主导,联合中柬企业共同建设的西港特区,引入柬埔寨发展理事会、海关、商检、商业部、劳工局、西哈努克省政府入驻特区,提供“一站式”服务。 花开蝶自来,众多前来办厂的企业中,不仅有中国企业,也不乏欧美企业。目前,这个园区已经吸引了109家企业入驻。 大量企业的进驻,给柬埔寨提供了就业岗位,提高了当地居民收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发展了当地经济。 西港特区改变了我们的人生 “从家庭年收入300美元到月收入近2000美元,西港特区改变了我和很多人的人生。”阿美,一个20岁的柬埔寨姑娘这样说道。 阿美 阿美,家住西港特区所属的默德朗乡,目前就职于西港特区内的全星家纺公司,担任办公室翻译职务。阿美一家共七口人,兄妹四个,王伟龙排行老大,她排行老二,下有两个妹妹,家中还有父母与她丈夫。四兄妹中除了尚在读小学的妹妹,其他三人现在都在西港特区内工作。她的哥哥王伟龙,就职于西港特区内的特派包装厂,担任车间翻译,她的大妹妹在另一家中资箱包企业担任车间翻译,兄妹几个的月收入加起来有将近2000美元。 阿美一家 提起西港特区,阿美和王伟龙两个都心存感恩,不仅仅是由于西港特区给了他们就业的机会,更在于他们曾在西港特区公司开办的夜校上过中文培训课,这为他们实现梦想插上了“翅膀”。 在开发建设之初,为帮助村民提高谋生技能,同时也是为中资企业培养储备语言人才,西港特区就在默德朗乡小学免费开设中文培训班,培训的老师都是西港特区公司的员工。阿美和王伟龙都曾在培训班上过课。 得益于良好的中文水平,阿美一进西港特区内的中资工厂就当上了车间翻译。而王伟龙也是工厂负责人的得力助手,主要负责工人与工厂中方管理人员的沟通,进行上传下达,充当工人与工厂间沟通的纽带与桥梁。 西港特区,改变了阿美和王伟龙的职业生涯,也使得他们全家的生活水平随之得到提升。 他们自豪地说:“以前我们家都是破草房,靠着爸爸在外辛苦打工好多年才挣钱造了新房子。但现在我们挣钱了,父母就不用像以前那么辛苦地养家糊口,我们每月还会给父母零花钱。”如今,他们家不仅建了新房,还添置了电视机和“雅马哈”摩托车,进入了“小康”行列。 王伟龙 这些变化是西港特区融入当地,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见证。西港特区撬动并改变了周围地区的原有经济结构,让当地人不再仅仅以农业为生。 在交谈中,阿美和王伟龙都用自信且流利的中文诉说着自己和他们一家的巨大变化。他们说,西港特区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未来也要让幺妹去学习中文,去西港特区工作。 “西港特区为中国企业搭建‘走出去’平台,未来将建成300家规模企业或机构入驻、8万至10万产业工人就业、配套功能齐全的生态化宜居新城。”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海江说。来自:华企园 |
服务热线:(+855)023922788 服务时间:8:30-18:00 广告合作客服QQ:3198631398
© 2010-2020 Koh Thmey Technology.Powered by 新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