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头条APP

柬埔寨学霸贵州留学记

2017-7-23 09:49| 发布者: singlehero| 查看: 13495| 评论: 0

摘要: 三年前,皮肤黝黑的柬埔寨小伙子车赛达,拎着简单的行李走进贵州大学,开启了他的留学生涯;  两年前,带着中文名字和贵州美食,车赛达回到家乡,给家人做了一道贵州酸汤鱼,和朋友分享在贵州的学习生活;  一年 ...
        三年前,皮肤黝黑的柬埔寨小伙子车赛达,拎着简单的行李走进贵州大学,开启了他的留学生涯;

  两年前,带着中文名字和贵州美食,车赛达回到家乡,给家人做了一道贵州酸汤鱼,和朋友分享在贵州的学习生活;

  一年前,一个美丽的柬埔寨女孩张丽欣拖着一个大箱子,跟随哥哥车赛达也来到贵州。


在中国的柬埔寨留学生举办新年庆祝活动(资料图)


  “明年,我的第二个妹妹也将大学毕业,我同样要推荐她来这里留学。”车赛达想象着三兄妹同时在贵州的情景。

  7月19日,记者在贵州大学见到了车赛达。

  这位学国际贸易专业的研究生,一件白衬衣,一个双肩包,一头黑发,和27岁的同龄人差不多,只是较深的肤色,表明他留学生的身份。

  车赛达成绩优秀,在柬埔寨他就读的高中通过率很低,但他不仅顺利考入,还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拿到全额奖学金;进入大学,他又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全额奖学金。

  “你们学校拿到奖学金的同学有多少?”记者问。

  “两个”。

  被同学们称为“学霸”的车赛达提出留学申请后,两周就获得通过,而且还拿到中国政府提供的全额奖学金。

  “柬埔寨和中国的交流越来越多,很多中国企业去柬埔寨,很多中国游客也去柬埔寨。”车赛达说。

  车赛达不断增多的中国印象并不是空穴来风。

  仅2016年,中国—东盟全年贸易额达到4522亿美元,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1830亿美元。

  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留学第一年,是汉语学习,老师给他取名为“车赛达”。不仅和他的本名发音相近,还预示着可以在比赛中预先到达。

  果然,在汉语水平测试三级考试中,车赛达拿下全班最高分。

  学习和语言的交流在校园完成,而对当地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密码,更多的储存在美食和美景中。

  为了把贵州的美食带回家乡,车赛达专门学做贵州菜,酸汤鱼成了他的“拿手菜”。

  去年妹妹来贵州时,车赛达的中国朋友给她取了一个很美的名字:张丽欣。车赛达特意让她带了很多家乡的调料,空闲时也做柬埔寨的美食给他的中国朋友品尝。

  美食共享,为他和朋友带来许多乐趣。假期里,朋友们也会拉着他,去看贵州的山山水水。

  “我去过青岩和黄果树,很美。”车赛达觉得自己的词汇不够形容,用双手比划着大瀑布的壮美。

  风景优美,气候凉爽,车赛达在暑假,都选择了留在贵州。

  去年,从一次学校的文艺表演中,车赛达第一次知道水族,从此对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着迷。

  学习时间之外,他不断地在图书馆搜寻有关水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的书籍,也参加不少学校的活动。

  “这些少数民族的服装、语言、舞蹈,都很有特色,我觉得这是全世界共同的财富。”车赛达说。

  作为柬埔寨贵州留学会会长,车赛达把自己在贵州感受到的美好,都一一和来自家乡的同学交流。

  “现在留学会有100多名学生了。”车赛达说,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意味着双方在教育合作上的交流正在不断深化。

  2014年,贵州启动“千人海外留学计划”,其中,10%的学生前往东盟国家学习深造。

  2016年,在黔国际学生达2178人,其中东盟国家留学生1528人,占全省国际学生的70.1%。

  贵州招收国际学生的高校从2008年的2所增加到如今的20余所,其中招收国际学生的高职高专院校更是从无到有,已有8所。

  时光荏苒,回想起第一次说出“你好”,第一次尝到酸汤,第一次听到侗歌,第一次看到水书……车赛达说自己留学的初衷,就是希望学到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文化;更希望通过交流,让两地能共享同一种美好。

  “毕业后,我想留在中国工作,4年时间太短,中国发展速度太快,我对中国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来自:华商日报


路过

支持

高兴

震惊

愤怒

无聊

无奈

不解

0条评论 13495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柬埔寨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新闻推荐

新闻排行

社区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