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头条APP
柬埔寨中文社区 首页 海聚推荐 查看内容

把中国故事描绘得有情有义(艺坛走笔)

2017-10-8 09:47| 发布者: 海外网| 查看: 1429| 评论: 0|原作者: 李 磊

摘要: 有些画,会让人铭记终身;有些画,会让人心潮澎湃;有些画,会让人思绪万千。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搜索,总有些画面会率先浮出。每个人记忆里的画面或许不同,但一定有一些共同

有些画,会让人铭记终身;有些画,会让人心潮澎湃;有些画,会让人思绪万千。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搜索,总有些画面会率先浮出。每个人记忆里的画面或许不同,但一定有一些共同的画面,凝聚着一代代人共同的回忆,每每想起、看到,总让人怦然心动。那是时代的记忆,是现实的淬炼,是艺术的高峰。

近百年,在中华民族觉醒、抗争、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涌现许多脍炙人口的现实题材美术作品,起到唤醒民众、凝聚力量、鼓舞斗志、抒发情怀的积极作用。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传世精品,可以用几个“点”来概括,即时代亮点、精神高点、情感热点、细节支点和形式特点。这些“点”,就像沙里的金子,需要仔细淘、精心炼,直至这些构成要素,使优秀现实题材美术作品熠熠发光。

美术史上不乏例证。1978年,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委派陈逸飞、魏景山,承担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委托的油画《蒋家王朝的覆灭(占领总统府)》的创作任务。接到任务后,陈逸飞、魏景山不仅开始收集历史资料、听取军事博物馆专家介绍、访问渡江老战士,还多次到部队深入生活、去南京实地考察,力求从历史现场寻找灵感。他们画了仰视、平视、俯视三组草图——仰视表现解放军扑面而来的英雄气概;平视表现解放军攻入总统府的场景;俯视表现“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历史规律。经过讨论,大家都赞成俯视方案。当时没有进行现场俯视考察的条件,陈逸飞、魏景山便做了总统府的模型和人物小雕塑,以便可以像鸟儿一样从各个角度观察构思、调整画面。构图上,陈逸飞、魏景山采用三个叠加的暗“三角形”结构。这是经典的欧洲浪漫主义程式。第一个“三角形”,由六名解放军战士在画面前部形成一个“金字塔”,具有纪念碑式的庄严,象征着人民必胜;第二个“三角形”,由涌向中心的解放军组成,簇拥保卫升起红旗的那组战士,象征着人民军队的强大;第三个“三角形”,是远处街景和被俘的蒋家部队,象征着在历史洪流中“蒋家王朝”黯然退场。陈逸飞、魏景山对每一个人物的动作、表情反复推敲,服装道具也力求真实。两位画家的写实功力令人赞叹,以至于人们传说画面上的水壶,似乎都敲得出声音。

美术作品的画面是虚构的,但是陈逸飞、魏景山把握住时代亮点、精神高点,使这个虚构建立在历史真实和情感真实之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最后呈现的结果,是艺术创作的真实和观众高度的精神认同。

1981年,《连环画报》发表尤劲东73幅连环画《人到中年》。那年我16岁,学画画已有几年。我翻着《人到中年》,几次落泪。至今仍记得那些画面——画面中,陆文婷大夫在手术间隙吃烧饼,她佝偻着,左手托在拿饼的右手下面,接住掉下的渣屑,眼睛空洞地望着前方;画面中,陆文婷的丈夫在炒菜、织毛衣、洗衣服、带孩子;还有一个画面,是连环画的末尾,出院的陆文婷坐在自行车后座被丈夫推回家。这分明就是我的“爸爸和妈妈”。我看到他们的辛苦和无奈,看到他们的坚守与奉献。这些细节深深印在我的心里,告诉我“人要学会坚持、人要知道感恩”。

《人到中年》准确呈现出情感热点、细节支点,与观众达成高度共鸣。这就是“艺术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美术家只有将日常生活里的故事和细节升华到精神层面,成为人类共同情感的表达,成为价值观的体现,才能够创造超越时间永存的经典。

老一辈美术家在中国美术现代转型中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同样值得回望、深思。2005年,我到上海美术馆工作后经常与方增先先生聊天,向他请教。说起他的名作《粒粒皆辛苦》《说红书》,老人家颇不以为然。他说:“那个时代没有人这么画,我画了,就出名了。我进浙江美院时是学油画的,后来学院要改造中国画,我就去画中国画了,所以我的许多底子是西洋画的。潘天寿先生对笔墨线条的要求非常高,当时我们都达不到。我当时的画其实就是苏联的现实主义方法,加上西洋素描,加上中国笔墨,就成新的艺术品种了。要说有开创性,就是把许多好东西混在一起用。”说起改革开放以后他创作的《母亲》《帐篷里的笑声》《家乡板凳龙》等作品,方先生则显出一丝兴奋。他说:“中国画是画出来的,不是描出来的。说得更准确一点,中国画是写出来的。中国画就是要充分发挥笔墨、线条的作用,将笔墨、线条与造型紧紧地捆在一起。我用积墨法画西藏牧民的脸,如何做到几笔上去又黑、又亮、又透、又准?很难啊,要不断地练。”

方增先的创作一直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通过“形式的特点”画出了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现实题材作品。这是他善于融会贯通的表现,也是他敢于创新、不断求索、燃烧生命的艺术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现实题材美术创作给了广大文艺工作者认识时代、讴歌时代的机会,如何珍惜机遇、创作精品是摆在当代美术家面前的重大课题。创作时代“新史诗”需要我们做人民的美术家,始终将自己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与情感联系在一起,用各种方法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创作时代“新史诗”需要我们做时代的美术家,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从大局出发,历史地观察和表现这个时代发生的生动故事;创作时代“新史诗”需要我们做有创造力的美术家,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将其融会到创作实践中。

归根结底,我们要做有情有义的美术家,描绘有情有义的中国故事,唯有如此,作品才能感人,才能传之久远。


路过

支持

高兴

震惊

愤怒

无聊

无奈

不解

0条评论 1429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柬埔寨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新闻排行

马来西亚与柬埔寨同意加强多个领域合作

马来西亚与柬埔寨同意加强多个领域合作

据本地媒体报道,马来西亚与柬埔寨同意加强双边关系以及多个领域的合作。据悉,洪玛奈总理于2月27日与马来西亚总理举行双边会谈时,两国领导人同意了多个方面的合作。在上述会谈中,两国领导人赞扬过去双边合作取得

重磅!中国公安部会同柬埔寨等6国执法部门,将严打电诈!

重磅!中国公安部会同柬埔寨等6国执法部门,将严打电诈!

2024年2月23日,由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以下简称“澜湄执法合作中心”)举办的澜湄区域犯罪形势交流圆桌会议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会议贯彻落实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精神,准确分析判断

两国领导见证,柬马央行签署跨境支付合作备忘录!

两国领导见证,柬马央行签署跨境支付合作备忘录!

据柬媒消息,2月27日上午,柬埔寨总理洪玛奈正式访问马来西亚期间,与马来西亚总理安华共同见证两国央行签署金融创新和支付系统合作谅解备忘录。柬埔寨国家银行27日发布公告,在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柬埔寨国家银行

多图丨柬埔寨僧王圆寂,洪玛奈亲自去吊唁!

多图丨柬埔寨僧王圆寂,洪玛奈亲自去吊唁!

据柬媒报道,2月26日下午17点40分,大宗派僧王狄旺圆寂,享年93岁。据介绍,狄旺僧王于1932年在暹粒省出生,他为柬埔寨宗教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2023年9月,狄旺僧王因身体欠佳,被送入金边市甘密医院接受治疗。2024

洪玛奈明日正式访问马来西亚!

洪玛奈明日正式访问马来西亚!

据柬媒消息,应马来西亚总理安华的邀请,柬埔寨总理洪玛奈将于2月27日对马来西亚展开正式访问,皆在加强两国合作关系,为柬埔寨吸引投资和旅游。2月25日,柬埔寨总理洪玛奈在纸飞机频道公布了即将访问马来西亚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