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春河、志刚、戴联海、张照北京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上午拉开帷幕。5年一次的盛会,让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1800余名海外记者齐聚北京,渴望倾听中国的声音,汲取中国的智慧。 ▲雨中排队。 中共十九大于北京时间当天上午9点开幕。凌晨,北京的天空下起了细雨。本报记者6点钟赶到会场时,等候在人民大会堂外的记者们已经排起长队。为了能早些进入会场,有些国外记者凌晨1点就在雨中排起队。采访中共十九大的热情,让记者们无惧北京深秋寒冷的风雨。 ▲冒雨直播。 《澳门商报》记者王维告诉本报记者,不到百年的时间里,中国从一盘散沙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成为很多国家媒体,甚至是其他国家领导人们的“至宝”。大家都希望通过十九大,深入了解中国的发展,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这是一次世界倾听中国故事、学习中国经验的重要契机。 ▲现场抢拍。 “国际社会将中国经济发展视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当前世界经济增长面临重重挑战,中国对提振世界经济贡献卓著。中国的发展经验对其他经济体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巴基斯坦独立通讯社记者阿萨迪希望通过中共十九大了解中国如何继续保持平稳快速的增长?过去五年的发展经验将如何指引未来五年的发展?又有哪些挑战需要中国智慧应对? ▲会后热议。 巴西《巴西利亚邮报》国际版副主编罗德里格·坎波斯表示,将着重报道中国发展成就,比如城市建设和民众生活,同时关注中国的改革开放,想了解中国如何在深层次保持社会主义概念不变,怎样成功地实现了市场开放和经济结构转型? 沙特《生活报》记者法尔丹对于此次中国之行感觉“像在做梦一样”。她关注中共十九大如何能帮助中国来百姓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普通人的生活将因为十九大发生哪些变化。她相信中国的未来超越想象,一定更加光明美好。 ▲会场直播。 当前,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崛起,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人类追求更大发展繁荣的机遇前所未有。另一方面,传统和非传统威胁日益突出,全球增长动能不足,逆全球化思潮泛起,人类实现持久和平和永续发展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在此关键当口召开的中共十九大,无疑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契机。 ▲现场发稿。 据中共十九大新闻中心提供的数据,共有来自134个中国以外国家的记者采访此次大会。 (部分图片由《澳门商报》王维提供) |
服务热线:(+855)023922788 服务时间:8:30-18:00 广告合作客服QQ:3198631398
© 2010-2020 Koh Thmey Technology.Powered by 新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