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华理事总会与柬埔寨福建总商会于26日在金边市大闽武夷酒店举行“中柬华文师资培训中心筹备暨全柬华校校长见面会”。 柬华理事总会常务副会长兼文教师资基金处长郑棉发勋爵、副会长兼文教师资基金处副处长蔡伟华、柬华理事总会秘书处负责人钟耀辉、柬埔寨福建总商会会长邱国兴、以及全国多所华校校长或代表出席。 柬埔寨福建总商会会长邱国兴向媒体表示,中柬华文师资培训中心计划在明年1月份正式成立。 邱国兴会长称,初期的培训工作先在柬埔寨进行,该中心将在柬埔寨福建总商会总部内设立教学课室,并开设两个班,受训人数限制在40人以来,由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派来的专业教师提供系统和专业的培训,受训时间为1至3个月。 他表示,该中心将来会组织从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华文老师,派送到中国福建省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接受培训。 柬华理事总会常务副会长兼文教处处长郑棉发勋爵致辞表示:“今日的校长见面会主要讨论:师资培训和引进,交换生双向交流,中柬华文师资培训中心设立等议题,对柬埔寨华校今后的发展具体重要意义。” 郑棉发勋爵表示,柬埔寨华文教育兴盛于上世纪50-60年代。当时,柬埔寨有230多家华文学校遍布全国各地,但是战争的爆发导致全国华校关闭,致使华文教育断层20年,一代人不识中文。战后,柬华理事总会成立,致力于恢复华文教育,弘扬中华文化,呼吁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出钱出力,推动华校复课,使得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至今。 “但是,华校复课以来,面临的挑战越来越突出,包括师资短缺、经费缺乏等关键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已导致外省乡下的部分学校支撑不住而关闭。因此,柬华理事总会文教处年初对全柬20省58家华校进行走访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实际情况,想方设法让我们的华校得以永久的开办下去和发展。” 郑棉发处长表示,为了解决师资问题,柬华理事总会决定在外省设立师范培训点,以培养本地华文老师。现在,第一个师范点:乌廊市启华学校柬华师范培训班正在培养15名学员,他们将成为我们面向外省培训的第一批老师,并将于2018年前往各华校任教。此外,为了确保本地老师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方侨生会长每年还出资50万美元,补贴老师的薪资。确保本地老师的生活基本得到安定,可以全心投入华文教育工作。 端华分校校长杨金义指出,随着“一带一路”愿景的深入人心,作为海丝沿线国家的柬埔寨,华文教育事业风生水起,但师资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华文教育的深入发展。 他说:“正如郑棉发勋爵之前所言,近几年,柬华教师资不足问题严重凸显,每年从中国派往柬埔寨的援教老师就到几百人,他们被分配到柬各个华校任教,暂时缓解了柬埔寨华文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 杨金义校长表示,关于如何解决柬埔寨华文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希望各界共商发展大计。 民生学校校长林丽丹表示,柬埔寨华教的发展最大面临的困难就是师资问题。在这方面长期以来也得到了中国等相关单位的协助,尤其是得到了柬华理事总会的大力资助。 她指出,虽然长期以来得到了中国方面,在国侨办、汉办、孔子学院的支持派送教师到柬任教,但不能长期和全面解决柬师资短缺的问题,因为我们仍然缺乏本地教师。新一代的人们因面对社会诱惑太多了,不想当老师。 她说:“社会上许多行业比教书的行业具有更好的条件,没有教师行业这么辛苦,所以新一代的人们许多人都选择其它行业。” 禄山柬华理事会会长谢理坤指出,目前该校的学生近1000人。然而,由于学校属于偏避的乡下地区,经济不是很富裕的,所以我们收到的学费不是很高,不能以高薪聘请教师来任教。 他表示:“因此,历年来我们留不住才,那些中学毕业的优秀生不愿意当老师,原因是待遇不如工厂或中资公司薪水高。” 谢理坤校长认为:“着重培训本地师资的举措才是上策,以后他们才能接班柬埔寨华人教师,进而解决柬国华文教育师资短缺的问题。” 来自:华商日报 |
服务热线:(+855)023922788 服务时间:8:30-18:00 广告合作客服QQ:3198631398
© 2010-2020 Koh Thmey Technology.Powered by 新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