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边讯)美国决定向柬埔寨提供援助,用以保护堆斯陵罪恶馆受害人的布料证物。 美国驻柬埔寨大使威廉海特和文化与艺术部国务秘书竹鹏于昨日代表双方,在堆斯陵罪恶馆(S-21监狱)签署援助协议。出席仪式的柬美双方代表包括堆斯陵罪恶馆馆长蔡威索和美国务院文化遗产中心主任嘉莉恩娜女士。 在协议下,美国大使文化保护基金将支持我国当局,保护多达5千件属于堆斯陵罪恶馆前囚犯的布料衣服,包括衣裤和鞋子等,免其遭受破坏。 文化与艺术部国务秘书竹鹏表示,2005年起,美国大使文化保护基金便积极向柬埔寨提供资金援助,用于保护国家文化遗产工作。 他指出,从1979年红高棉垮台后,政府开始从堆斯陵监狱收集了当年囚犯曾穿过的布料物品,并在“B”座二楼展示。 “由于这些衣料和鞋料都是使用纺织原料制作和难以保存,我们决定展示地点由'B'座二楼迁至底楼,以方便把这些布料拿去清洗。” 然而,他指出,保护工作到了2014年开始出现问题,当工作组把这些布料拿出去清洗时,发现许多衣服和鞋子被老鼠咬坏,对此文化与艺术部立即指示罪恶馆负责人尽快把所有布料放入盒子保存。 他称,有关布料大部份是当年受害人所穿过的衣服、裤子、鞋子、腰带、钱包、帽子和手提包等。 竹鹏披露,美国曾于2014年派出布料保护专家前来柬埔寨,探讨柬美双方合作和保护罪恶馆的布料证物;去年,文化与艺术部建议,罪恶馆向美国大使馆申请资金援助,美方也做出回应及同意提供为期1年的资金援助,保护项目从明年1月开始。 “美国大使文化保护基金的援助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布料就是当年红高棉残暴政权滥杀无辜百姓的证物。” 他表示,一旦保护和清洗布料工作完成后,部分布料将会重新向外展示。 ------------ 勿忘屠杀历史与教训 美国大使威廉海特表示,自2001年以来,美国政府向柬埔寨提供的文化遣产保护项目援助累积达400万美元,包括上述堆斯陵监狱援助项目(5万5千美元)。 “保护和保存罪恶馆受害人衣服工作,将直接帮助到堆斯陵开展使命,即通过展示物质和证物,来教育下一代关于大屠杀的历史和教训。” 堆斯陵罪恶馆原本是一座学校,在红高棉暴政时期被改造成监狱。据估计,在1975年至1979年期间,堆斯陵至少关押过1万4千至1万5千名囚犯,其中仅有七人幸免于难。 被送到堆斯陵监狱的犯人,在接受审问后,会被带往金边郊外的镇艾处决,目前当地已被建成大屠杀纪念馆。 越南军队于1979年1月7日攻入金边时,负责管理堆斯陵监狱的红高棉官员仓促而逃,留下大批证物,包括囚人人头像、拷打和虐待犯人工具和大批犯人衣服等。 当年堆斯陵狱长干吉佑(又称“老杜”),成为审判前红高棉领导人仲裁庭(审红庭)首位被起诉的被告,过后被判处终生监狱。(柬埔寨星洲日报) 
文化与艺术部国务秘书竹鹏和美国大使威廉海特聆听关于保护堆斯陵受害人布料证物项目介绍。
堆斯陵罪恶馆所保存的受害人布料证物,包括衣服、裤子、鞋子、帽子和布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