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开始,野生动物保育协会(WCS)和环境部实行鸟巢保护项目,成功保护3800个属于11种大型珍稀禽鸟鸟巢,并成功孵化6806只小鸟。
柏威夏省荔技县野生动物监察组长罗斯万称,有关项目成功减少鸟巢所受威胁,若当地农民发现禽鸟蛋巢,并加以保护和让小鸟成功孵化,将能获得一笔奖赏。
“当农民能从中得益时,便会把禽鸟视为自己的'野生资产',并受鼓励保护他们。”
受保护的鸟巢主要是属于全球濒危禽鸟,包括大朱鹭(Giant Ibis),白肩朱鹭(White-shouldered Ibis),白腰秃鹫(White-rumped Vulture),红头秃鹫(Red-headed Vulture),秃鹳(Adjutants),蛇鹈(Oriental Darter),黑颈鹳(Black-necked Stork)、萨罗斯鹤(Sarus Crane)、白翅鸭(White-winged Duck)和亚洲鳍趾鷈(Masked Finfoot)。
柬埔寨北部平原共有三个动物保护区,即荔枝波德、皆和白和波利罗格。
近年来,濒危禽鸟面临的最大危胁,已从鸟巢鸟蛋被人类收集和食用,演变为栖息地受到开发和砍伐树林活动而受到破坏。许多大型禽鸟喜欢栖息的高价树木,如今成为非法伐木商人的目标。
动物保育专家呼吁,相关部门、社区和非政府组织伙伴紧密合作,以更好管理受保护区,包括制定土地使用规划。(柬埔寨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