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头条APP
柬埔寨中文社区 首页 海聚推荐 查看内容

中国杂交水稻助东南亚解决“吃饭问题”

2019-1-7 15:10| 发布者: 海外网| 查看: 2461| 评论: 0|原作者: 海外网编辑

摘要: 菲律宾旱季东达沃项目点杂交稻种子生产培训班学员合影。中菲农业技术中心供图■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据了解,2003年菲律宾全国水稻平均单产为3.4


菲律宾旱季东达沃项目点杂交稻种子生产培训班学员合影。中菲农业技术中心供图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据了解,2003年菲律宾全国水稻平均单产为3.4吨/公顷,到2018年这一数字已经提高到4吨/公顷,稻米一年净增产量240万吨。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根据东南亚国家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研发出了与之相适应的不同品种杂交水稻。这些来自中国的“ 神奇水稻”为解决东南亚民众的“吃饭问题”带来了曙光。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毕生的追求和梦想。”“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日前在回顾几十年来的杂交水稻研究时如是说。

上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措施。东南亚多国自此开始推广杂交水稻。袁隆平及其团队根据各国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研发出了适合东南亚国家种植的不同品种杂交水稻。如今,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都能看见大面积种植的中国杂交水稻。这些来自中国的“神奇水稻”为解决东南亚民众的“吃饭问题”带来了曙光。

“感谢中国的‘神奇技术’”

菲律宾西岭热带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坐落在马尼拉以南的内湖省。上世纪90年代末,袁隆平团队派出中国杂交水稻专家前往当地,与该研究中心合作开展实验研究。近20年来,中国专家们在这片土地上,同该研究中心合作研发、推广杂交水稻,不仅带动了菲律宾水稻栽培技术的提升,增加了当地民众的收入,也将中菲友谊的种子播撒在菲律宾民众心中。

“从1999年起,我就跟着中国杂交水稻专家一起育种。当时村民们都不太相信这种可以大幅提高产量的‘神奇技术’,我自己虽然先种了,但其实心里也在打鼓。”村民得利马的家就在西岭热带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附近的村里。当年他和村里一些“胆大”的村民一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种植了杂交水稻。“到收割季节,大家就发现杂交水稻的好处了——产量提高了!以前每公顷能收8吨稻谷,现在一下子就增加到每公顷11吨。”得利马说,看到中国技术带来的增产,村民们纷纷改种杂交水稻。“现在,我们的杂交水稻产量比过去常规稻提高了60%以上,大家的收入也不断增加,我们非常感谢中国的‘神奇技术’,感谢中国朋友!”

随着菲律宾农民对杂交水稻优势的认可程度不断提高,杂交水稻在菲律宾的种植面积实现大幅增长。多年来,中国杂交水稻专家和菲律宾水稻技术人员一起,利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研发出了“西岭8号”等适合菲律宾生长的杂交水稻品种,并在当地成功推广种植。目前,菲律宾400万公顷的耕地中,超过1/10种植着杂交水稻。

实际上,在菲律宾传播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止中国农业技术专家,韩国、日本等国均派出了各自的水稻专家,但由于“西岭8号”十分受欢迎,当地农民只认这一中国良种。在许多菲律宾民众心中,“西岭8号”就等于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就等于“西岭8号”。在中菲农业技术中心前中方主任成良计看来,“西岭8号”等杂交水稻品种在菲律宾的成功推广种植,让菲律宾认识了解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为两国农业领域深入合作打开了大门。

菲律宾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粮食自给率在2016年已达到95.01%,较2015年增长6个百分点,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据了解,2003年菲律宾全国水稻平均单产为3.4吨/公顷,到2018年这一数字已经提高到4吨/公顷,稻米一年净增产量240万吨。按照每人每年消耗160公斤稻米计算,相当于帮助菲律宾多养活了1500万人,约占菲律宾总人口的14%。杂交水稻技术帮助菲律宾提高了粮食产量。

分享“跨农业”新概念

上世纪90年代初,越南就在北部地区试种来自中国的杂交水稻。产量高、抗病强的卓越性能,让当地种植户尝到了杂交水稻的甜头,越南农业部门也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推广种植杂交水稻。

为此,中国杂交水稻专家多次前往越南南部粮仓——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实地考察水稻种植环境,并结合当地时常出现的干旱、海水倒灌等自然灾害,提出应对措施和方案。目前,中国专家研制的一些耐盐稻种已在湄公河三角洲的坚江省、芹苴市成功试种,使当地民众在艰难的种植环境中也能收获优质的稻米。

此外,越南农业科研院所还积极参与中国的“热带优质杂交水稻在泰国等东盟国家的示范及推广”等活动,分享中国科研单位水稻分子标记育种及抗稻瘟病、稻飞虱相关基因等研究成果,交流以激光技术、光电识别技术、自动化和信息化等高新非农技术解决农业问题的“跨农业”新概念。

2010年,“中国—印尼杂交水稻技术合作项目”在印尼正式启动,由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平高科)和印尼农科院联合执行。该项目通过选育和推广米质相对优秀、更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同时培训本地技术人才,以实现粮食增产。当地百姓将高产的中国杂交水稻亲切地称为“超级稻”。截至2015年,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已推广至印尼13个省份,每公顷产量高出本地品种一倍有余。目前,隆平高科仍然在印尼扎根设点,积极帮助当地农民研发试种杂交水稻,并进一步将市场布局拓展至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亮丽成绩的背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为了使“热带先锋”水稻种子扎根菲律宾腹地,袁隆平的学生不畏艰难,跋山涉水;在缅甸的热带雨林里,袁隆平及其团队常常要与旱地蚂蟥及眼镜蛇展开生死斗争……多年来,中国杂交水稻专家们正是这样在东南亚地区默默奉献着他们的芳华和智慧,帮助当地民众更好地解决“吃饭问题”,为人类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本报曼谷、河内1月5日电 本报驻泰国记者 赵益普 本报驻越南记者 刘刚)

《人民日报》(2019年01月06日03版)



路过

支持

高兴

震惊

愤怒

无聊

无奈

不解

0条评论 2461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柬埔寨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新闻排行

马来西亚与柬埔寨同意加强多个领域合作

马来西亚与柬埔寨同意加强多个领域合作

据本地媒体报道,马来西亚与柬埔寨同意加强双边关系以及多个领域的合作。据悉,洪玛奈总理于2月27日与马来西亚总理举行双边会谈时,两国领导人同意了多个方面的合作。在上述会谈中,两国领导人赞扬过去双边合作取得

重磅!中国公安部会同柬埔寨等6国执法部门,将严打电诈!

重磅!中国公安部会同柬埔寨等6国执法部门,将严打电诈!

2024年2月23日,由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以下简称“澜湄执法合作中心”)举办的澜湄区域犯罪形势交流圆桌会议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会议贯彻落实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精神,准确分析判断

两国领导见证,柬马央行签署跨境支付合作备忘录!

两国领导见证,柬马央行签署跨境支付合作备忘录!

据柬媒消息,2月27日上午,柬埔寨总理洪玛奈正式访问马来西亚期间,与马来西亚总理安华共同见证两国央行签署金融创新和支付系统合作谅解备忘录。柬埔寨国家银行27日发布公告,在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柬埔寨国家银行

多图丨柬埔寨僧王圆寂,洪玛奈亲自去吊唁!

多图丨柬埔寨僧王圆寂,洪玛奈亲自去吊唁!

据柬媒报道,2月26日下午17点40分,大宗派僧王狄旺圆寂,享年93岁。据介绍,狄旺僧王于1932年在暹粒省出生,他为柬埔寨宗教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2023年9月,狄旺僧王因身体欠佳,被送入金边市甘密医院接受治疗。2024

洪玛奈明日正式访问马来西亚!

洪玛奈明日正式访问马来西亚!

据柬媒消息,应马来西亚总理安华的邀请,柬埔寨总理洪玛奈将于2月27日对马来西亚展开正式访问,皆在加强两国合作关系,为柬埔寨吸引投资和旅游。2月25日,柬埔寨总理洪玛奈在纸飞机频道公布了即将访问马来西亚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