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专家将赴法国参与巴黎圣母院修复的新闻在网上刷屏。网友们晒自豪的同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文物专家们正在柬埔寨、塞尔维亚、乌兹别克斯坦、尼泊尔等地参与当地的考古、文物古建修缮和研究项目。 靠着响当当的技术,扎扎实实的文化底蕴,“中国文物队”正在成为一张金字招牌,展示着文化遗产大国的国际担当。 从修“小庙”到修“王宫” “中国文物队”在国外绝不是一夜走红,靠的是一砖一瓦的积累。世界文化遗产吴哥古迹是最好的见证人。 1993年,柬埔寨王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发起了“拯救吴哥古迹国际行动”。经过前期考察等,1997年,国家文物局选定吴哥的“周萨神庙”(Chau Say Tevoda)作为修复对象,委托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前身)正式组建了“中国政府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工作队”。 这座神庙位于吴哥王城东门外,是吴哥古迹中一座较小的寺庙。当时中国刚刚打开国门十几年,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的经验很少。而且吴哥古迹现场都是巨石建筑遗址,中国的传统建筑则多数以木结构为主,很少有相关方面的经验。柬方对有关周萨神庙所能提供的信息更是近乎为零,既无文字,也无图纸,更无照片,甚至对神庙最终维修达到什么要求也没有明确说法。 一边,“中国队”所能看到的,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废墟和满地的建筑构件,大部分建筑已经倒塌,其中的6座建筑只剩残垣断壁。另一边,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工作队在吴哥同场“竞技”。其中,法国已在暹粒成立专门工作部门近百年,是当之无愧的领跑者;日本国际合作局组织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及多个工程公司承接了规模宏大的巴戎寺;印度承接了塔布隆寺;新西兰启动了“吴哥参与性自然管理资源和生计项目”……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中国队”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抢险加固为主,对个别有条件的单建筑进行修复”的原则,边拼对、边设计、边施工,尽可能多地使用原构件,体现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文物专家的妙思巧手下,南门的山花、顶楼得到归安;东门险情彻底排除,山花得到归安,精美的墙面雕刻在施工过程中无任何损坏;维修前仅剩基座的南藏经殿在维修后除屋面外所有结构部分归安原位。 2000年,法国研究吴哥的著名马里兰·吉多教授说:“中国工地的组织管理和维修技术,在吴哥的保护中是最好的队伍之一。”中国的文物保护理念、技术和方法以及实践获得国际层面的检验、认可和推广。 相较于周萨神庙修缮,“中国队”开展的柬埔寨茶胶寺修缮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茶胶寺项目总负责人许言介绍,在正式开工前,工作队先花费4年时间组织了全面的前期研究工作,先后完成17项研究报告,主要涉及建筑、考古、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微生物等诸多学科。 除了秀手艺,科技也成为“中国队”的绝活儿。修复过程中,中方专家按照原址画出图纸,再用电脑模拟计算渲染出3D图,再在散乱的石碓中寻找对应石块,完成庞大规模的“拼图游戏”。 古人的科技也在修缮现场解决了大问题——工作初期现场不具备使用吊车条件,中方专家运用中国传统技术原理,现场制作了架杆、吊高设备,顺利将重达数百公斤至数吨的石块运到基台上。 中国在茶胶寺的修复中所遵循的最小干预原则、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试验先行原则、研究与修复并重原则并称为吴哥保护的“中国模式”。尤其是中国在修复工作的高效率得到柬方政府的高度称赞,柬埔寨吴哥古迹管理局希望各国工作队在这一点上向中国队学习,许言等6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专家先后获得柬埔寨王国政府颁发的“骑士勋章”。 去年,中柬建交60周年,茶胶寺文物保护修复工程竣工。“中国队”又接了个大活儿——王宫遗址保护项目。 这是吴哥考古公园核心区域,是高棉王朝政治文化生活的中心。通过20年两处吴哥古迹的修复工作,中国文物工作者在吴哥古迹保护的国际舞台逐渐由小心翼翼的“跟随者”成长为国际事务的“参与者”。中国与印度还被确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柏威夏寺国际协调委员会主席国,已经开始协调组织有关国家共同开展柬埔寨另外一处重要世界文化遗产——柏威夏寺保护修复工作。 中国文物工作者已经在国际舞台站稳脚跟。 “中国队”受邀到十余个国家“修”文物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增多,中国参与的国际文物保护工程与联合考古工作正在遍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 初步统计,“中国队”已经受邀参与了十余个国家的文物修缮工程:2013年11月,承担援助蒙古国抢救科伦巴尔古塔保护工程抢险维修工程设计与施工项目,经过3年工作完成修复任务;2017年4月,援助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历史古迹保护修复项目开工,预计今年内竣工;2017年8月,援助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修复工程正式启动…… 当下,“中国队”正在全世界各地忙碌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尼泊尔、塞尔维亚、埃及等国家开展工作;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工作地点是沙特、法国、希腊等国家,北京大学在肯尼亚,西北大学在乌兹别克斯坦等。 明年的“邀约”都已经排上日程。国家文物局介绍,中法双方将在2020年确定巴黎圣母院保护修复合作的主题、模式及中方专家人选,尽早选派中国专家与法国团队共同参与现场修复工作。 中国参与国际援助项目尤其是文物保护与联合考古项目绝非单向的,对于文物保护本身更多的是互相学习提高过程。以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项目为例,在与几十个国家“打擂台”的过程中,中国文物工作者就经历了从单纯注重维修工程,到工程实施和学术研究并重,再到依靠学术研究推动工程实施,依靠工程实施带动学术研究的深化过程。 “通过文物援外项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了解了其他国家在那百十年、几十年工作的研究成果,以及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等诸多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获得了新的发展路径。这可谓参与国际援助与合作项目的意义之一”,中华文化遗产研究院科研与综合业务处处长孙波说。 【观点】 中国文化的别样亮相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确定中方将参与巴黎圣母院修缮后,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如是说。 开展文物保护与联合考古项目,已经成为拓展文化交流互鉴、做好国家外宣、促进民心相通的新途径。柬埔寨的一位前国家领导人曾说,吴哥是柬埔寨人民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修了它,就抓住了柬埔寨人民的心!虽然文物保护项目工程量不够大,资金投入不算多,但是当历史和文化成为纽带,这个项目起到的作用就会不一样,这是一般工程难以比拟的。 随着一系列文物保护援外工程的开展,中国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国际合作舞台上,尽情展示中国担当、中国智慧和中国技术。 (注:文章转载自京报网) |
【柬埔寨头条综合报道】据柬媒消息,2025年9月2日下午,柬埔寨参议院发言人谢提乐表示,在人民党主席、参议院主席洪森亲王与越南领导人会晤中,越方表态支持通过符合国际法的和平手段解决柬泰边境问题。洪森亲王此行
【柬埔寨头条综合报道】据柬媒消息,暹粒省副省长兼省灾害管理委员会副主席英金良9月2日表示,当地洪水形势正在逐渐缓解,但仍提醒民众保持警惕,防范可能随时发生的危险,并做好日常防灾准备,尤其是在易受洪水侵袭
【柬埔寨头条综合报道】据本地媒体报道,近日西港警方侦破一起杀人谋财案件,3名嫌疑人落网。警方通报,8月31日22时许,该省3分区3村发生一起杀人案,一老人被杀害。死者为83岁源某,财物损失包括3部手机和2400万瑞
【柬埔寨头条综合报道】本地媒体报道,近日,柬埔寨国家警察呼吁全球合作,加大打击网络犯罪力度。柬埔寨国家警察部队通过国内及国际培训项目,在提升网络犯罪应对能力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由于许多网络犯罪分子在境
9月3日上午,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端门外广场迎接出席大会的外方代表团团长及其配偶。来源:中新网
服务热线:(+855)023922788 服务时间:8:30-18:00 广告合作客服QQ:3198631398
© 2010-2020 Koh Thmey Technology.Powered by 新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