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長期無雨旱情嚴重
中國南方多個省市日前因雨雪成災,但華北、黃淮等地去年10月以來降水持續偏少,部分地區出現大旱或特旱。
中新網報道,中國中央氣象台預測,預計未來10天,北方大部地區雨雪天氣依舊較少,持續低溫和乾旱對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東西部和中部部分地區、安徽西北部等地未經冬季灌溉的冬小麥安全過冬構成威脅。
中央氣象台稱,去年10月至今,中國遭遇多場冷空氣襲擊,但雨雪天氣始終沒有惠及華北、黃淮等地,河北、山西、山東、河南、江蘇和安徽6省區域平均降水量僅40.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3%,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二少,僅次於1970年。
截至目前,上述6省區域平均最長連續無降水日數達45天,較常年同期偏多14天,僅次於1974和1989年,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三多;北京 (80天)、天津 (64天)、山東 (50天)、山西 (60天)最長連續無降水日數均為歷史同期次多,河南 (49天)為第三多,河北(51天)為第四多。
氣象專家分析,導致華北、黃淮氣象乾旱的主要原因是去年10月以來冷空氣勢力強、水氣勢力較弱,很難輸送到長江以北地區。
目前,受乾旱影響,黃淮南部和江淮北部部分灌溉條件較差的地區,冬小麥苗情比常年同期偏差。
中央氣象台預計,未來10天,影響中國的冷空氣活動較頻繁,全國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攝氏1到2度,北方大部地區雨雪天氣較少。目前旱情較重的華北、黃淮仍多低溫、少雨的天氣,旱情還將發展。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