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觀察:「防禦性攻擊」 穗加最低工資
廣東3月起提高最低工資標準,而且是在春節前就宣布,廣州更漲至1300元。看來,招工難的形勢真的十分嚴峻,否則廣東省政府也不至於採取這種「防禦性攻擊」的手段。
招工難問題亟嚴峻
招工難首先是全國性的問題,中西部地區發展已經不是停留在官方宣傳推動的階段,而是實實在在發生了,這些民工輸出省份的工人,既然在家門口有工做,就不會離鄉背井跑到老遠的地方去。也有90後為了見世面,願意跑到沿海地區見識一番,但問題是什麽地方。
目前,跟珠三角 可以在各方面爭一日長短的只有長三角,招工也如是。有湖南的朋友說,你到長沙的長途汽車站看看,發往長三角和珠三角的車次,比較一番,你就可以得出結論,哪個地方更有吸引力。這已經是好幾年的事情。
由於很多企業把工廠開到工人的來源地,以避免每年都要為招工周折一番,比如富士康 就在河南開廠,相信隨著交通條件的愈加改善,這個趨勢將會加劇。
長三角跑贏珠三角
現代的年輕人,講究的不但是工資的絕對數,還有管理制度是否人性化,其他的待遇是否能够滿足他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能一言以蔽之說粵商的特點,但綜合因素就是被長三角比下去了。
廣東現在還可以用加工資吸引部分工人,但最低工資只不過是追落後,以最低工資是絕對找不到工人的。一方面是上述因素的變化,另一方面是通脹的加劇,即使廣東的最低工資還算領先全國,但吸引力却在逐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