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海博会吸引了“海丝”沿线71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博览会期间,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接受了“海丝”沿线国家主流财经媒体的集中采访,回答了媒体提出的东莞企业发展、“机器换人”、东莞境外投资等问题。
采访团涵盖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主流媒体、香港媒体,以及中央及省市媒体共20多家,包括路透社、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波兰通讯社、新加坡《联合早报》、柬埔寨《高棉日报》等。集中采访由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主持。
农业化向城市化转变的缩影
袁宝成说,很高兴大家来东莞采访海博会。非常感谢去年的老朋友来采访,也非常欢迎今年的新朋友来采访,相信海博会过后,大家都会成为东莞的好朋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海博会内容、东莞城市的内容,以及每次采访的媒体都有所不同和变化。
袁宝成认为,东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城市缩影,从典型的农业县,变成接近一千万人口的工业大市;从经济总量不到一百亿美元,到现已接近千亿美元;人口从不到一百万人,到接近一千万人;外贸进出口从原来不到1亿美元,到现在接近1700亿美元。东莞是中国从农业化向城市化转变的一个缩影。特别是,东莞同海丝沿线国家的交流、交往非常频繁。
到目前为止,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00家在东莞投资,同时东莞同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有非常频繁的贸易和往来。今年海博会更加体现了东莞同“海丝”沿线国家的交流、交往,参展的国家(地区),从去年的34个增加到71个,参展展位达到2800个。相信“海丝”沿线国家与中国的交往会越来越频繁,“海丝”博览会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雾大不代表一定有霾
在回应新加坡《联合早报》提到东莞企业是否面临“倒闭潮”提问时,袁宝成说,东莞今天早上的雾很大,我担心是霾很大。但雾大不代表一定有霾,东莞空气质量还是良好的。东莞经济不应简单的“看到雾就是霾”,而应该注意到雾中有多少是水蒸气,有多少是对人体有毒的霾。正如人有生有死,企业也会有生有死,有转移、有变化很正常。
目前,全球经济环境都不是很理想,要东莞一枝独秀也很难。但相对来讲,跟全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地区)比较,倒闭的企业肯定有,转移的企业也不少。东莞商务部门提供一个数据,今年1-9月份,东莞关停资企业267家,涉及合同金额3.6亿美元。但新增资项目385个,新签合同外资金额38.5亿美元,同比17.7%。
这些数字表明,东莞新增企业也在不断成长。另外,去年东莞市场主体不到60万,今年接近70万,新注册登记企业增长21.2%,注册资本增长71.1%。这表明,东莞整个经济结构和市场主体变化实在可控范围以内。
.jpg) 搭建“海陆丝绸之路新桥梁”
柬埔寨《高棉日报》提到,东莞以制造业闻名,近年来又以高科技、生态产业进行互促升级。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特别是“海丝”沿线国家,东莞享有独特的资源和地理优势。东莞是否会考虑继续在东盟区域和柬埔寨做好“新丝路”这篇大文章?
袁宝成表示,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倡导的国家政策,是国家战略,东莞是中国外贸出口第四大城市,东莞有责任和义务做好这项工作。东莞同“海丝”沿线国家,特别是与东盟国家有特别多的历史、人文渊源和资源优势。海上丝绸之路政策实施以来,东莞今年同海丝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达到20%,是非常高速的增长。
今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签署的中俄贸易物流园协议,就在东莞石龙,东莞石龙铁路国际物流中心已开通了通往东亚地区的班列;同时,东莞同东盟国家的关系也会越来越紧密。通过石龙与虎门港的联系,实现铁路与港口的无缝对接,由此正式连接起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搭建起“海、陆丝绸之路桥梁”。
至于和柬埔寨的合作,我相信空间非常大。我在深圳工作期间,曾经到过柬埔寨,已参与到柬埔寨的合作建设中。作为中国特别好的朋友,东莞市政府会极力鼓励企业到柬埔寨投资、经商、贸易。
“更有尊严、更体面的工作”
在回答波兰通讯社记者希望了解东莞“机器换人”模式的意图以及对东莞产业升级带来的变化时,袁宝成表示,东莞开展“机器换人”工作,是基于东莞人才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力开始相对短缺情况下的一个必然举措,目前已经带来非常好的效果。未来,东莞将会不断加大对机器人产业和“机器换人”工作的支持。
东莞机器换人带来了很好的效果,在600多个项目中机器换人涉及资金超过50亿,带动东莞整体工业技术改造实现了166%的增长。未来还将继续加大机器人产业和机器换人工作的支持。东莞实施机器换人战略,目标只有一个,就是降低劳动力的综合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强产品质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让职工们从繁杂的、沉重压力的劳动环境当中不断解放出来,从事更好、更有尊严、更体面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