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日上午,柬中水产养殖业现状与未来思考经验交流会在农林渔业部渔业管理总局会议厅召开。
渔业管理总局副总局长刚青女士主持会议,柬方农林渔业部多个部门官员及柬埔寨水产养殖专家,中方原深圳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中国海洋捕捞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甘伟明先生,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劳赞先生等,参加交流会。劳赞教授和甘伟明先生分别作了主旨演讲。
劳赞教授在中国从事水产养殖业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长达35年之久,是中国广东省现职最资深的水产养殖专家。他在演讲中详细地介绍了中国水产养殖业的现状、水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以及影响柬埔寨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因子。
他认为,在柬埔寨发展水产养殖业具有天然的优势:潜在的海水养殖与淡水养殖面积大;海岸线长达460公里,且有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湖;经济养殖品种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水温高稳定,不受台风影响;水产品内需缺口大,价格高。
劳赞教授希望柬埔寨能找到适合于当地水资源的鱼类,然后大量养殖。他根据多年的研究经验认为,罗非鱼、罗氏沼虾、方斑东风螺等类,很适合于柬埔寨水域养殖,并详细介绍了罗非鱼的养殖情况。
甘伟明先生就渔业产业化发展作演讲。他指出,渔业产业化就是要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在横向上实行资源、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集约经营,在纵向上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基地化经营,从而提高渔业的经济效益。
他详细说明了渔业产业化的三个方面:一是扩大生产基地建设规模,奠定渔业产业化基础按照产业化的总体规划;二是坚持按新机制开发,推进渔业化进程;三是坚持在保护中开发,从而确保水产品质量。
甘伟明先生特别强调了渔业产业化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他说,发展水产业必须以保护水产品环境为依托,据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对水产品环境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促进水产品量持续增长,水产品得到保证,水产业可持续发展。
甘伟明先生还提出扩大渔业产业经济最大化的思路。他说,我们可以把渔获物作为旅游产品推销给游客,最大化的提升渔产品价值,包括潜水项目开发、渔业养殖过程观赏、出海打鱼体验、渔业文化等,渔业产业化不要局限在产量上,还要提高其副加值。
交流会上,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官员和水产专家就渔业养殖技术、环保、产品出口和柬中技术交流培训等问题,同中方专家进行了交流。

联手高棉控股在柬打造渔业产业化链
甘伟明先生在交流会上向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官员和专家介绍了投资进展。他说,中国海洋控股有限公司与柬埔寨高棉控股集团成立了进玉堂渔业(柬埔寨)有限公司,计划在柬埔寨投资1亿美元,打造以“水产养殖、冷冻、加工为主,捕捞为辅”的渔业产业化链。
他透露,投资分三期进行,包括建大规模淡水养殖鱼塘、海水养殖示范基地、大型水产品冷冻基地、水产品深加工厂,以及海洋生物标本馆、渔家乐旅游等配套项目。
甘伟明先生还提出“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他介绍,公司通过提供种苗及饲料给农户,以及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管,将农户养殖完成的水产品进行收购加工销售,此模式将极大地保障农户的收入,同时增加当地就业,带动当地渔业经济蓬勃发展。
甘伟明先生代表公司承诺,公司将每年资助柬埔寨农林渔业部15名官员或专家,赴中国广东海洋大学进修交流。
劳赞教授也表示,广东海洋大学希望与柬埔寨农林渔业部成为合作伙伴,共建两国渔业交流平台。同时,广东海洋大学也将为赴华交流的官员或学生每月提供1500元人民币的生活补助。
当天,中国专家还在渔业管理总局官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柬埔寨当地渔业养殖基地。
中国海洋捕捞有限公司(HK08047)是香港上市公司,据该公司2016年12月29日公告,该公司附属深圳市进玉堂渔业与高棉第一投资控股集团拟在柬埔寨设立一间合营公司,以投资柬埔寨沿海地区捕捞活动、水产加工、销售渔产品、水产养殖及进出口贸易。



来源高棉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