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衝百 威脅全球復蘇
國際油價最近一周正邁向百元大關。市場對來年原油市場走勢的看法亦是「漲」聲四起,華爾街分析員紛紛預期油價明年將衝破100美元 的關口,全球油企亦憧憬石油需求持續上升,來年計劃投放破紀錄近5000億美元進行勘探與開採。但油價高企卻可能妨礙復蘇,對依賴進口石油的中國,更是能源安全警號。
巴克萊資本最新調查報告顯示,由沙特國營石油公司、埃克森美 孚領頭的各國大小能源企業,明年打算投入4900億美元勘探與開採石油和天然氣,按年增11%。有份撰寫報告的韋斯特(James West)說,這意味石油業看好油價將高企、需求將上升。
國際油價自上周三升穿每桶91美元後,連日來高企於90美元以上,除了北半球嚴寒天氣推高燃料需求,對美國 經濟的樂觀預期也推高了油價。高盛、摩通、美銀美林 等大型投資機構紛預測,油價明年將升穿每桶100美元,部分人更預言,油價明夏將升至150美元水平,刷新紀錄。
但油價再挑戰百美元大關,卻勾起2008年油價暴升暴跌的夢魘。油價2008年初升穿100美元水平,其後一路飆升,當年7月11日創下每桶147.25美元的歷史高位,但隨著金融危機惡化,去年1月暴跌至33.2美元的低位。投機活動被視為油價崩潰的罪魁,但炒風如今有重臨之勢。
QE2令資金泛濫 炒風重臨
截至本月7日,對冲基金等專業投資者押注油價上升的持倉量,較看淡陣營多約2.23億桶,是有紀錄以來最高。德國 商業銀行分析指出,美國聯儲局 買債為市場帶來大量資金,當中一部分流入商品市場,推動油價上升。許多分析員仍相信,目前油價升勢由基本因素帶動。他們更擔心的是,若油價漲勢持續,將不利全球復蘇。美銀美林北美首席經濟師哈里斯(Ethan Harris)預計,油價每漲15美元,可能使美國2011年經濟增長減少約0.5個百分點,足以抵銷聯儲局6000億美元買債計劃刺激經濟的作用。
升勢超美元跌幅 打擊消費
美元匯價是衡量油價對經濟影響的重要因素,國際原油市場以美元交易,當油價上升幅度與美元貶值幅度持平,全球多數買家不會受明顯影響;在美國,美元貶值理論上有助推動出口及創造就業,從而抵銷油價上升的衝擊。但在過去4個月內,油價升幅達16%,遠超美國對貿易伙伴貨幣2%的跌幅。同時,能源價格佔美國消費者預算的份額增大,截至10月所佔份額為5.5%,高於去春的4.8%低位。經濟學家漢密爾頓(James Hamilton)說,從歷史來看,當能源成本超過消費者平均預算的6%左右時,就會成為妨礙消費的大問題,「我認為油價當前已處於開始影響經濟的臨界點。」
展望來年,市場還憧憬新興市場經濟強勁增長,可為油價提供支持,但中國印度 等新興經濟體正收緊政策以應對通脹壓力,這可能令它們對石油的需求下跌。能源分析員維爾勒格(Phillip Verleger)就認為,油價明年將跌至每桶75美元水平。他警告,中國防控經濟過熱的政策將令石油需求減少,「很難想像每桶100美元的市場可維持下去」。
中國能源安全響警號
中國發改委周二公布,今年國內石油消費繼續快速增長,1到11月累計進口原油2.18億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9.8%,預計今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接近55%。《金融時報》曾指出,油價倘升穿100,將令中國煉油業邊際利潤降至零,嚴重打擊中國實現煉油產品自給自足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