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头条APP

身心障碍童正常就学

2018-4-9 12:31| 发布者: singlehero| 查看: 454929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本月初发布的案例报告,以金边市森速区的一家幼儿园为例,说明残疾(身心障碍)儿童也有正常就学的权益,但需要额外的扶持与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获得IKEA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本月初发布的案例报告,以金边市森速区的一家幼儿园为例,说明残疾(身心障碍)儿童也有正常就学的权益,但需要额外的扶持与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获得IKEA基金会的支持,为教师展开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培训。

这个倡议让幼儿园的人员参加为期一周的融合教育课程,让他们了解残疾(失能)的类型,有能力识别残疾的各种征兆,以及掌握如何支援残疾儿童的方法。融合教育鼓励有特殊教育需要而能在普通学校获益的学童入读普通学校,让他们在一般的学习环境中,与普通儿童相处和沟通。

“接受培训之前,我们并不会识别和纪录残疾。这本来不是我们可以支援的。但了解什么是残疾,以及了解儿童承受什么样的残疾之后,可以让我们更易于适应他们的需求。”百户村幼儿园(Borey100Khnorng)校长苏西纳亚莉说。

教师苏顺纳举例,“有个女孩来到幼儿园时不说话,我们发现她喜欢听别人说故事,所以我们花额外的时间和她一起阅读。经由阅读,我们专注在帮助她重覆发音和读字词。慢慢地,她赶上进度,我们很高兴她进步了。现在她更有信心了,会讲比较多的话。”

四岁的蒂达患有唐氏综合症,是该校的九位残疾儿童之一。

教师占索藩说,“蒂达喜欢画画,所以我们要确保她有足够的纸笔以及画画的时间。现在,我们更注意看各别儿童的需要,帮助他们学习与发展。”

多为弱势儿童

75名在该幼儿园上课的儿童,大部份是外省工人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从各省迁移到金边市谋生。他们在附近的成衣厂工作,或到市内的各建筑工地打工。这样的移迁潮流造成市中心出现城市贫民窟,贫困与人口密度问题,限制了他们接触各种关键项目,例如幼儿园。

残疾儿童在这样的情况尤显特殊。他们通常在社会的“隐形人”,意味着他们与社会支援服务隔绝,甚至是官方信息库与统计。根据官方统计,2016/2017年,三至五岁的儿童当中有四成去幼儿园读书,但这数字当中没有纪录到残疾儿童。

“我们现在有九位不同残疾类型的儿童,但我们知道社区内还有很多残疾儿童没有来。”苏顺纳说。

助父母了解孩子需求

为了推行融合教育培训项目,我国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进一步拓展项目,对象是城市贫困社区(例如森速区)的父母,这活动受到IKEA基金会支持。项目帮助父母更了解其残疾孩子的卫生和营养需求等情况,以及更妥当支持其孩子的学习与发展。

苏顺纳说:“我们在学校可以帮助识别残疾问题,然后与父母合作,让他们知道如何支持孩子去上学,以及在家里如何帮助孩子。”

“经由父母项目,我们致力吸引残疾儿童来上学”,苏顺纳说,“每个月,我们和教育局人员开会,主题是对残疾的觉醒。我们希望他们帮助社区居民改变态度。我们要让父母知道,他们的残疾孩子是受到学校欢迎的。”

整体来说,金边市设定的25所幼儿园预期会从这特殊院儿院项目中受惠。因为这样的培训项目,目前至少有74名已残疾儿童受到鉴定,以及大约750名父母获得支援。

“坦白说,我们的学校要适应残疾儿童入学,一开始并不容易。但几个月后就比较容易了。这些儿童已经成为学校一份子。儿童之间已经没有差异感,他们可以一起玩闹。”苏顺纳说。(柬埔寨星洲日报)   


路过

支持

高兴
1

震惊

愤怒

无聊

无奈

不解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0条评论 454929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柬埔寨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