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暨南大学2018届华文教育专业印尼函授本科毕业典礼在该校华文学院举行,向128名本科毕业生授予了学位。85岁的印尼华侨叶敏基名列其中,而他也是最年长的一位毕业生。 耄耋之年再进修 近日,叶敏基在小孙子的陪同下,从印尼飞往吉隆坡继而转机来到广州,辗转六七个小时。对于85岁的他来说,舟车劳顿之苦早被重归故里的激动和学有所成的兴奋冲散,即便需要靠拐杖走路,也是分外精神挺拔。 在报名暨南大学这个本科课程时,他已是80岁高龄,“虽然,2000年后印尼政府允许大家学华文了,但在印尼教中文的老师来自中国不同地方,10个老师就有10种口音,有的夹杂广府话,有的夹杂闽南语和客家话,不时闹出笑话。我希望可以通过正规的华语培训,为教学‘正音’。” 4年的本科学业,叶敏基用了5年时间才完成,过程充满艰辛。 “我念了一年,就中风了,左半边身子动不了,住了医院,后来经过治疗和每天坚持步梯,我用一个月时间恢复身体,回去继续教书和学习。过了两年,又因前列腺出状况住了院。所以延误了毕业。”他说。尽管叶老先生回忆得轻描淡写,但这样的坚持确非易事。 尽心尽力教华语 祖籍广东新会良溪村的叶敏基,虽身在异乡,但心系故里。作为印尼土生土长的第三代华人移民,他仍能说一口流利的粤语,也会写中文书法。他从高中就开始“半工半读”,在印尼苏北省棉兰市教中文。高中毕业后,他回到亚齐省继续执教。 只可惜,在亚齐省的教书生涯仅维持了3年。“1958年,当时的印尼政府禁止使用华语和开展华语教育,我就离开学堂了。此后几十年,没得教书,什么都做过。”也正因如此,叶家的第四代移民——叶敏基的四个子女,没有一人敢学华语,也没有一人看懂汉字。 遗憾于子女未能学华语,叶敏基在2000年重新执教。“2000年,政府准许学中文后,我就重新教书了,我要让更多华人学会自己‘根的语言’。当然,我也不止教华侨华人,只要他想学,我都教。” 提到教书育人,这位85岁的老教师露出了坚定的眼神。“我的生命虽然处于黄昏阶段了,但我还有能力,我会继续教下去。只要我还有一点光,就要发一分热,为华语的传承尽一份力量。” 为文化交流搭桥 令叶敏基感到欣慰的是,近年来除了华侨外,印尼的其他族裔也渐渐乐于学习华语。参加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培训班的印尼本地人也越来越多,现在跟着他学习中文的学生里也有不少印尼本土人。 叶敏基特别提到,文化传播和交流,唯有双向互动才谓之“交流”。除了在印尼教授中文、弘扬中华文化,他期望能回广州教印尼语。 “现在中国有政策,让我们这个年纪的华侨能在这里住5年,这就解决了临时签证的问题。我希望可以开一个3个月为一期的印尼语学习班,教会中国学生基本的印尼日常用语。因为,在印度尼西亚工作和生活,必须要会说印尼语才能立足,不会印尼语就受人歧视和欺负。而且,中国人学会了印尼语,也能促进两国文化交流。” (来源:《羊城晚报》) (何裕华 李嘉慧)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7月28日 第 06 版) ![]() |
据本地媒体报道,马来西亚与柬埔寨同意加强双边关系以及多个领域的合作。据悉,洪玛奈总理于2月27日与马来西亚总理举行双边会谈时,两国领导人同意了多个方面的合作。在上述会谈中,两国领导人赞扬过去双边合作取得
2024年2月23日,由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以下简称“澜湄执法合作中心”)举办的澜湄区域犯罪形势交流圆桌会议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会议贯彻落实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精神,准确分析判断
据柬媒消息,2月27日上午,柬埔寨总理洪玛奈正式访问马来西亚期间,与马来西亚总理安华共同见证两国央行签署金融创新和支付系统合作谅解备忘录。柬埔寨国家银行27日发布公告,在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柬埔寨国家银行
据柬媒报道,2月26日下午17点40分,大宗派僧王狄旺圆寂,享年93岁。据介绍,狄旺僧王于1932年在暹粒省出生,他为柬埔寨宗教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2023年9月,狄旺僧王因身体欠佳,被送入金边市甘密医院接受治疗。2024
据柬媒消息,应马来西亚总理安华的邀请,柬埔寨总理洪玛奈将于2月27日对马来西亚展开正式访问,皆在加强两国合作关系,为柬埔寨吸引投资和旅游。2月25日,柬埔寨总理洪玛奈在纸飞机频道公布了即将访问马来西亚的消息
服务热线:(+855)023922788 服务时间:8:30-18:00 广告合作客服QQ:3198631398
© 2010-2020 Koh Thmey Technology.Powered by 新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