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转眼, 西港特区的开发建设已风雨兼程了六个年头,现今厂房林立、车来人往的开放园区雏形见证了她由昔日荒芜山丘改变的每一步。而这些印记也将永远载入西港特区的史册,成为鞭策“西港人”朝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 一、确立国家级经贸合作区地位 首先,西港特区的投资主体是由中柬两国实力雄厚的投资人合资组建,中方投资主体的最大股东是著名的中国红豆集团,柬方投资者柬埔寨国际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是柬埔寨很有实力的国际投资公司。其次,西港特区是中方投资主体顺应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经中国商务部、财政部考核确认的境外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区。第三,西港特区的开发理念是建设一个吸引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世界各国投资商共同发展的集聚平台,她的定位是一个国际化工业新城镇。第四,西港特区是目前柬埔寨规划建设面积最大的开放园区。第五、西港特区将在促进柬埔寨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2010年12月,在北京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关于 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协定》(以下简称《双边协定》)更从法律意义上确立了西港特区国家级经贸合作区地位。这一成果的取得,不仅为西港特区的安全运营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协调西港特区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和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条件。 明天的西港特区 二、双边政府推动取得显著成效 西港特区从一开始就得到了中柬两国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促进了西港特区影响的扩大和运营环境不断优化。 早在2006年10月, 洪森总理在官邸接见中柬联合开发建设西港特区的中国江苏红豆集团、益多集团、光明集团、华泰公司和柬埔寨国际投资开发集团等五个出资股东的董事长时,就勉励他们要友好合作,把西港特区建成柬埔寨最好的经济特区。2006年11月,柬埔寨副总理宋安在中柬联合开发建设西港特区的签约仪式上见证了中柬企业家的成功合作。2007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两国总理温家宝与洪森会晤时表示要共同支持推进西港特区的建设发展。2008年2月,洪森总理携夫人亲自为西港特区奠基。2010年11月,中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在柬访问时亲切接见了西港特区公司总经理。2012年6月,洪森总理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纪委书记贺国强为西港特区揭牌。这一切无不饱含着中柬两国领导人对西港特区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4999.png 洪森总理(左)会见中方控股股东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右)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3495.png (中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左二)接见西港特区公司总经理戴月娥) 双边各级政府部门不仅在各自的履职范围内直接或间接对西港特区的开发建设进程提供全方位支持和帮助,而且以紧密合作的方式,解决西港特区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双边政府部门共同协调的重大问题。 中国商务、财政、发改、海关、商检、外事、外汇、金融、税务等部门,不仅为以红豆集团控股的中方投资主体投资建设西港特区项目的立项审批、物资进出口的检验检疫和通关验放、人员出入境、融资及资金汇兑、投资保障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便捷优质服务,而且在政策支持上给予倾斜。柬埔寨发展理事会、商业、海关、商检、劳工和西港省政府等部门,不仅对西港特区采取特事专办、急事快办的便利,并经常到西港特区现场办公,了解西港特区建设进程,听取意见要求,协调解决问题,而且分别在西港特区设立办事窗口,使入区企业的注册登记、原产地证申领、检验检疫、通关、劳工事务协调等事项都能在区内办理。 在中国驻柬大使馆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双边政府部门的友好合作更加紧密,对推进西港特区建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重要合作成果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双边协定》框架下,中国商务部和柬埔寨发展理事会组成的副部级协调委员会于2012年12月在中国无锡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确定的加大西港特区宣传推介力度,促进招商引资实现跨越发展取得明显效果。中国商务部、江苏省和无锡市商务厅(局)仅今年以来采取多种形式为西港特区搭建平台宣传推介就达10余次;柬埔寨发展理事会今年第七次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专题推介西港特区。今年前9个月西港特区引进的工业企业数接近前五年总和的八成,到年底有望实现翻番。今年7月中旬起,电力供应基本满足西港特区目前用电需求并享受较优惠价格也是此次会议推进的结果。二是共同探讨支持开放园区的政策措施。从2009年6月起,中方先后三次邀请柬埔寨相关政府部门参加“中国开发区政策研讨班”,有62名柬政府官员与中方政府部门就开发区政策、管理和服务举措等进行对口交流,优化了西港特区政策环境。三是促成中国无锡市与西哈努克市友城的建立,在促进两地以西港特区为桥梁的更广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的同时提升了西港特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9679.pn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5770.png (发展理事会秘书长索庆达带领“一站式”官员在西港特区现场办公) 三、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满足生产生活基本条件 西港特区毕竟是在一片荒芜的丘陵上建设一个自成体系的城镇,尽管目前的建设发展离现代化工业新城镇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但相对来说,她的建设发展速度是惊人的,虽然时针的摆动走过了6个365天,但这里的气候条件已是“风雨兼程”真正能施工建设的也只有一半时日。但“西港人”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策略,在艰苦的环境中用辛劳的汗水“浇灌”出了三平方公里“五通一平”的区块。人们可以透过下列一组不完全统计的数据,构画出西港特区目前的基础设施状况。 可通行机动车辆的道路总长度为17公里,其中水泥路6.2公里;供电网络电缆总长度7.5万米;供水管道总长度11公里;排水排污沟渠、管道总长度23公里;通讯光缆1万米;平整土地土方量330万立方。 (铺设管道) 西港特区目前配套功能已具备企业生产经营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条件:12500KVA变电站一座;自备4500Kw/发电机组和日可供水3600立方的水厂与西港省水电供给网络构成双重保障;自建15余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供入驻企业租赁过渡;建有集柬政府部门“一站式”行政服务窗口、办公、接待、会议、宾馆、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引入建筑钢结构房屋的工程公司一家、土建工程公司两家、商品混凝土站一座、银行一户、通关物流公司三家;设有职业培训中心一个、人们日常消费市场一个;建有员工宿舍2300平方米、篮球、网球场和乒乓室各一个;常设安保队伍在区内24小时巡逻,维护区内公共秩序和社区治安。目前的这些配套功能设施,相信就是对一个从未见识过西港特区真实面貌的人来说,也能描绘出她的大体模样。 在综合服务中心一楼营业的加华银行 工人们正在专心劳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