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头条APP
寻觅郑和在柬埔寨的历史痕迹
admin 发表于:2011-1-7 16:36:0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377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国媒体今年关于郑和七下西洋六百年纪念活动的大规模报道,只是笼统提到郑和船队曾经抵达柬国,却无详细披露,成为空白。柬埔寨的官方、民间和华人社团都没有举行纪念活动。只有坐落在金边以东百多公里外的磅湛市郊的三保公庙, 香火正浓,青烟缭绕,执着地诉说着郑和与柬国的不解之缘。

据当地华人讲,磅湛的三保公庙是柬国现存的唯一郑和庙。它静静地安坐在湄公河古河道边上的诺哥巴捷古城内。诺哥巴捷意为 “胜利之都”,属吴哥王朝时期的建筑,因其精美,当地人大多称其为“小吴哥”。柬国著名历史学家米歇尔·德拉内向表示,这座与郑和名字密切相关的华人庙宇 ——三保公庙估计已有三、四百年历史了。

磅湛三保公庙在75-78年红高棉统治时期被痍为平地,庙中的三保公神像和两侧的守护神雕像被彻底捣毁。柬国华人张自强先生(柬文名Heng Kheang)冒着被指“亲中国”的政治风险,出资在原址重建三保公庙,并于1991年6月22日竣工,才使这处记载了中柬友谊和郑和登陆柬埔寨的历史遗迹得以相传至今。

62岁的张自强是在磅湛出生的第二代华裔,祖籍中国广东省普宁县洪阳镇千金湖。他目前是柬国可乐贸易公司和可乐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热心华社工作,在柬华理事会和潮洲会馆都担任着领导职务。他说,“自古以来,三保公庙的香火一直很旺盛。我在青少年时代经常随父母前去祭拜。郑和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六百年前到了柬国,不愧是柬国华人的先躯与骄傲。”

他还说,由于三保公非常灵验,有求必应,所以三保公庙不仅拥有众多华人信徒,也吸引了不少柬国百姓。数百年来,该庙一直受到人们的祭祀和供奉。它不应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消失,我们有责任把它留给子孙后代。

张自强回忆说,红色高棉79年垮台后不久,三保公庙的一位老庙祝,把散落在地的三保公神像碎块拼合起来,凭记忆用水泥草草塑了三保公神像,盖了一个草棚,把三保公供奉起来。

90年,磅湛市华人决定在原址重建三保公庙。张自强得知后欣然出资帮助重建。由于当时柬国追随越南反华路线,歧视华人,在这种政治压力下,他没有在功德榜上留名,甘做无名英雄。

重建后的三保公庙的庙门正中书有“三保公庙”四个大字,两边门柱对联为:“三圣名留青史,千秋威德扬北地。保公誉满赤州,万载神恩照南天。”

进入大门是一小院,正面是中国式白墙黑瓦门楼,上方书“三宝殿”,两侧门柱上也有一副对联曰:“征异域赴异乡留庙貌于今垂万世。乃为民亦为国展神灵自古赫千秋。”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过去这条门联写的却是:“三征异域抚夷安邦遗像万年留瞻仰。保明尽忠辅政治国英灵千载永长存。”相比之下,现在的门联少了历史的雄壮,多了现代政治的压力。两傍白墙上书:“七出南洋留古迹,千年香火祀圣贤。”穿过“三宝殿”,又有一小院,右墙上画有青龙,左墙画着白虎,正面神殿门正中书:“神光普照”,左右门联为:“一代圣贤难却名声威胜地,万民祭祀尚留香火在人间。”

张自强透露,这些门联已不是原来的文字,是几个华人秀才根据各自记忆凑得,由一位书法前辈篆写,最后请柬国工匠雕刻而成。真可谓集体智慧的结晶。

庙中供奉着三座神像,正中是金黄色的三保公郑和坐像,面相威严,双手合十,捧持宝剑。两侧各有一护卫神。由于是请柬国工匠塑造,又无原图象比照,所以三保公神像倒有些象柬国历史上最伟大国王杰耶跋摩七世的风采。三保公在天之灵若知获此殊荣,也该泪飞顿作倾盆雨了。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高级
rainland 发表于 2011-6-10 09:42:54 | 阅读全部
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