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柬埔寨主要商品关税及有关税收
第五章 柬埔寨外贸运输状况
由于柬埔寨基础设施落后,其外贸运输业的发展也相当滞后。下面从海运、空运、陆运和内河运输4个方面简要介绍。
一、海运
西哈努克港是柬埔寨唯一的深水国际海港,可以停泊1万吨级的货轮,港口具有10万平方米的装卸场地,货物年均吞吐量约170万吨。1999年有 726艘货船停靠,装卸货物114万吨;2000年有814艘货船停靠,装卸货物164万吨;2001年有825艘货船停靠,装卸货物176万吨;2002年有817艘货船停靠,装卸货物167万吨。
该港通过国家4号公路与首都金边连接, 路程230公里。
主要海运企业名单如下:
1、中国海运(柬埔寨)代理有限公司、鹏达船务(柬埔寨)有限公司
电话:00855-23-216580 传真:00855-23-217048
2、中远柬埔寨有限公司 COSCO Cambodia PTE., LTD.
电话:00855-23-982041(880912) 传真:00855-23-882105
二、空运
柬现有两个国际机场,一个是金边国际机场(原名波成东国际机场),另一个是暹粒国际机场。2002年运输国际航空货物、包裹和邮件共30467 吨,其中,国际货物14546吨,国际包裹15356吨,国际邮件565吨。金边国际机场可起降波音767型飞机,2002年该机场的货运量为1.7万吨,客流量达94.8万人次,飞机飞行架次达18082次。
2002年,在金边国际机场有12家航空公司经营国际航线,每周往返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和老挝共96个架次。其中,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广州--金边每周3个航班,上海航空公司上海—金边每周2次。另外,中国东方航空云南公司已于2003年12月开通昆明--暹粒的不定期航班。
2002年,有5家航空公司在暹粒国际机场经营国际航线业务,每周往返泰国、越南老挝和新加坡共84架次。
金边现有10家快递货运代理公司。我航运代理企业如下:
1、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柬埔寨办事处
电话:00855-23-424577 传真:00855-23-424082
2、上海航空公司柬埔寨代理处
电话:00855-23-723999 传真:00855-23-722533
三、陆运
柬铁路设施残破不堪,基本处于瘫痪状态,目前没有铁路与临国相连。柬政府正积极争取国际援助与泛亚铁路连接起来。
截止2002年底,柬埔寨共有各种运输车辆(不含摩托车)约13万辆,公路运输是其最主要的陆运手段。截止2002年底,柬公路网全长 35500公里,包括4000公里的国道(其中3600公里的道路条件较好)、3500公里省级公路和28000公里的乡村道路。七条主要国道以首都金边为中心向外辐射。其中1、2号国道连接越南,5、6号国道连接泰国,正在建设的7号国道通向老挝,4号国道直达柬最大的海港—西哈努克港。4号国道是柬埔寨目前通行条件最好的公路,也是其最重要的陆路外贸运输通道。
柬埔寨与越南有3个国际陆路口岸,与泰国有6个国际陆路口岸,与老挝有1个国际陆路口岸。
部分陆运企业如下:
1、Khen Sophea Import Export & Transportation Co., Ltd.
(林程贸易运输有限公司)
地址:No. 670 Eo, Kampuchea Krom Street,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880555 传真:023-880111
2、So Nguon Transportation & Service Imp-Exp. Co., Ltd.
地址:Street 271,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212001/213687 传真:219081
3、M.L. Express Transport Import Export Co., Ltd.
地址:No. 149, Samdech Monireth,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882560 传真:12-801574
四、内河运输
湄公河由北向南贯穿柬埔寨(境内全长600公里),上接老挝,下连越南,流经其首都金边,可以通行中小型运输船只,是柬唯一的国际内河运输线。另,柬境内有湄公河主要支流之一的洞里萨河,也为重要的内河航道。金边设有全柬最大内河港,港口可以停靠3000吨级的货轮,现已开通金边—胡志明航线。但由于受制于越南,该线使用率较低。金边港年均货物吞吐量可达10万吨以上。1999年有1086艘船只停靠该码头,装卸货物11.9万吨;2000年有 1040艘船只停靠该码头,装卸货物11.3万吨;2001年有1077艘船只停靠该码头,装卸货物10.2万吨;但2002年呈大幅下降,有931艘船只停靠该码头,装卸货物只有5.8万吨。
第六章 柬埔寨主要外贸企业名录
1、Men Sarun Import Export Co., Ltd. (大米、稻谷出口及一般商品进出口贸易)
地址:No. 12, Mao Tse Tong Blvd.,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218505\722259
传真:00855-23-364238\214418
E-mail: mensarun@camnet.com.kh 或 mensarom@camnet.com.kh
2、MRT-Mong Reththy Group Co., Ltd. (橡胶、棕榈油出口,建材进口和一般商品进出口贸易)
地址:No. 152, Norodom Blvd.,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218204\211065 \216816
传真:00855-23-216496
E-mail: mrtgroup@bigpond.com.kh
3、NGY Heng Import Export Co.,Ltd.
毅信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家电及音响器材进口、经销)
康佳电视柬埔寨总代理
地址:No. 8, Street 130, Phnom Penh
电话:00855-16-880686
传真:00855-23-211668
E-mail: ngyheng@bigpond.com.kh
4、SUNSIMEXCO Co., Ltd. 升信贸易有限公司(家电进口经销)
AKIRA、SONY、 National 、Panasonic品牌家电
地址:No.70, Street 388, Phnom Penh
电话: 00855-23-218278 传真: 00855-23-218887
E-mail: sunsimexco@bigpond.com.kh
5、莱隆公司(钢材、水泥等建材进口销售) 占柬钢材市场70%左右,总经理杨春
地址:No.58, MaoTse Tong Blvd.,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720021\214776
传真:00855-23-987137
6、T.C.M. Engineering Company Ltd.(建材进口)
总经理:黄朝晴
地址:No.195, Mao Tse Tong Blvd.,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218219
传真:00855-23-212058
E-mail: TCM@bigpond.com.kh
7、Muhibbah Engineering Cambodia Co., Ltd. (建材进口)
地址:No.313-315, Mao Tse Tong Blvd.,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367988\884091
传真:00855-23-366888
E-mail: muhibbah@bigpond.com.kh
8、Cambodia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药品生产、进出口)
柬埔寨制药有限公司(该企业是中柬合资,也是柬最大药厂)
总经理:黄瑞华
地址: No. 36, G. Dimitrov St.,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880496\880112
传真:00855-23-880296
E-mail: cpe@bigpond.com.kh
9、Dynamic Pharma Co., Ltd. (该公司是柬埔寨最大的医药、医疗设备进口经销商)
地址:No. 432, Preah Monivong Blvd.,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726018 传真:726016
E-mail: pharma@dynamic.com.kh
10、美康(柬埔寨)木制工艺品有限公司
地址:No.58, MaoTse Tong Blvd.,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364198
11、宝林(柬埔寨)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小商品进口经销)
Bovlin (Cambodi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rt Co., Ltd.
总经理:陈宝林
地址:No.104 Eo.St.139, Phnom Penh
电话\ 传真:00855-23-23882521
12、SOKIMEX Co., Ltd. (SOKIMEX Group)
(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进口经销和一般商品进出口贸易)该集团是柬最大的石油产品进口经销公司,有184个加油站,并占有45%市场份额。集团董事长Sok Kong为金边商会会长。
地址:No.22 Karmounsar St.,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427207
传真:00855-23-216393
E-mail: sokimex@bigpond.com.kh
13、Tela Petroleum Group Investment
(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进口经销)
地址: Km 10, National Road No. 5, Kandal Province
电话:00855-23-428739\369888
传真:00855-23-882988\725559
E-mail: tela.petroleum@camnet.com . kh
14、Doung Chhiv Import-Export & Transport Co., Ltd.
新棉美进出口运输有限公司(酒类、饮料进口经销)
地址: No.126-128, Street Kumpuchea Krom,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885388\881838\986777
传真:00855-23-885399
E-mail: dcie@camnet.com.kh
15、Camtrade Corporation Ltd. (汽车、工程车辆进口经销)
地址:No. 217ABCD, Mao Tse Tong Blvd,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211055 传真:210955
E-mail: camtrade@camnet.com.kh
16、Ngoun Import & Export Pte. Ltd. (汽车进口经销)
地址:No. 437 Eo, Street 128, Phnom Penh
电话:00855-12-813366 传真:885325
17、AZ Distribution Co., Ltd. (进出口贸易)
地址:No.6B, Street 392,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218838\218748 传真:216502
E-mail: az-group@camnet.com.kh
18、Cambodia Delta Trading Co., Ltd. (进出口贸易)
地址:No.25, Street 318,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211605 传真:211838
E-mail: radeth@bigpond.com.kh
19、Goodhill Enterprise (Cambodia) Ltd. (进出口贸易)
地址:No.214-218, Street Sihanouk(274),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217888\217890\212758 传真:213688
E-mail: goodhill_rt@bigpond.com.kh
20、Hong Kong Center (进出口贸易)
地址:No.108-112, Street Sothea Ros,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216891\216892 传真:211199
21、Lao Hong Heng Wine Co., Ltd. (进出口贸易)
地址:No.169, Mao Tse Tong Blvd.,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215737 传真:215747
22、Lucky Market Group Ltd. (进出口贸易)
地址:No.160, Sihanouk Blvd.,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210003\210004 传真:210005
E-mail: lucky_market@bigpond.com.kh
23、Royal Group of Companies (进出口贸易)
地址:No.246 Eo, Preah Monivong Blvd.,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426414 传真:426415
E-mail: royalgroup@bigpond.com.kh
24、Sokha Hotel Co., Ltd. (进出口贸易)
地址:No.22, Street Kramounsar,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427207 传真:724134
25、 Sokha Trading Co., Ltd. (进出口贸易)
地址:No.51, Street 151, Phnom Penh
电话:00855-12-891253\16-850710
26、Thai Boon Roong Group (进出口贸易)
地址:No.294, Mao Tse Tong Blvd.,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424155 传真:424133
E-mail: T.B.R@bigpond.com.kh
27、 Pheapimex. Fu Chan (进出口贸易)
地址:No.17, Street 55, Phnom Penh
电话:00855-16-822888 传真:23-212240
28、Yang Chheung (Group) Import Export(进出口贸易)
地址:No.251B, Street 128,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885483
29、C.K-Chheng Kheang Import-Export Co., Ltd.
(进出口贸易)
地址:No.11-13, Street 169,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880533 传真:880622
E-mail: cambox@camnet.com.kh
30、Chhang Xin Import&Export Co., Ltd. (进出口贸易)
地址:No.79, Street Charles de Gaulle, Phnom Penh
电话:00855-23-212700 传真:212700
投 资 指 南 篇
第一章 柬埔寨利用外资简况和投资环境政策
第一节 柬埔寨利用外资简况
经历了20多年战乱的严重创伤,柬埔寨由60年代的中南半岛上的“一颗明珠”沦落为现在主要依赖外资和外援为生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利用外资已成为柬经济发展的两驾马车之一。由于只靠外援,柬无法摆脱“国际伸手者”的不佳形象,吸引外资才可能从根本上促进柬经济的良性发展,提高其自身竞争力,使其在加入东盟、世贸后获得实际利益,才能实现洪森首相倡导的“经济政府”的目标。因此,柬政府在千方百计四处争取外援的同时,力图吸收外资,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投资法规和政策,明确优先发展的产业。但值得注意的是:柬有关投资的法规政策也有时受着外援的影响。如:柬政府迫于世行、亚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的环保压力,单方面终止与所有外商签订的森林采伐协议,现执行根据亚行专家起草的条件苛刻的新协议范本和标准,造成柬木材加工及相关出口业的全面停滞;柬政府迫于美国、欧盟和国际劳工组织的人权问题的压力,在处理劳资纠纷中,态度较暧昧,反应较缓慢,不能及时有效地保护以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为主的纺织服装企业的合法权益等。
1994年8月,柬埔寨颁布了《投资法》。据柬埔寨发展理事会(CDC)统计,截至2003年底,柬共批准私人投资总额约65亿美元(实际到位率约60%),其中外商投资45亿美元占69%。主要投资领域依次为:工业(主要是纺织服装)、旅游业、服务业和农业。主要投资来源地依次为: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美国、中国内地、韩国等。柬利用私人投资(特别是外资)的历史阶段、投资领域和投资来源的情况分析如下:
首先,柬执行的是《投资法》,而不是《外国投资法》。对外资与内资基本给予同等待遇。(有些投资数据中,内外资是无法分清的。)至2003年底,共批准协议外商投资约45亿美元(据经济专家分析实际投资额为60%左右),约占内外投资(私人投资)总额的73%,外资对柬经济发展的贡献可见一斑。从纵向的历史角度来看对柬投资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1994年8月投资法颁布至1997年柬短暂的政治冲突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3年多的初期阶段,共批准私人投资40余亿美元;第二阶段是1998--1999年底的2年间调整阶段,共批准私人投资15亿美元左右;第三阶段是 2000--2003年的4年间趋于停滞阶段,共批准私人投资约8亿美元。整体趋势大幅下降,且几年的外商投资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其次,从投资领域看,截止到2002年底,农业为3.6亿美元,占总投资的6%;工业(主要是纺织服装)为23.6亿美元,占总投资的38%;服务业为13.6亿美元,占总投资的22%;旅游业为21.2亿美元,占总投资的34%。
再次,从外资来源地看,其主要来自马来西亚18亿美元;中国11.3亿美元(含港澳台,其中大陆3.8亿、台湾5亿、香港2.5亿);美国 4.3亿;韩国2.9亿。近年来,中国、韩国对柬埔寨投资较多。
第二节 柬埔寨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简介
一、柬投资环境中的主要优势在于:
1、实行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政策,经济活动高度自由化。2003年某国际组织对170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自由度进行排名,柬埔寨排第35位,与日本同一名次,远高于周边国家;
2、美、欧、日等28个国家给予柬普惠制待遇(GSP);对于自柬进口纺织服装产品,美国给予较宽松的配额和减免增收进口关税、欧盟不设限、加拿大给予免征进口关税等优惠措施,吸引了以中国(含港、澳、台)为首的纺织服装出口受限国家和地区来柬投资。在柬的200余家纺织服装企业中,80%以上来自中国(含港、澳、台);
3、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吴哥古迹等旅游风景区,每年吸引着数十万的外国游客,同时也吸引着具有国际管理经验的外商投资其酒店等旅游产业。
二、柬投资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主要有:
1、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较差。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差,相关成本费用高,工人工资水平相比周边的越南、孟加拉等纺织服装竞争对手较高且劳动力素质和效率较低。柬制衣工人法定月最低工资为45美元,实际人均月工资约80美元。
2、吸引投资的软环境较差。主要体现在:
一是柬官员腐败现象严重,社会普遍存在“外资是来挣柬人钱”的片面认识,人民对“外国资本家”有较大的抵触情绪,工会组织繁多且罢工、示威等活动十分频繁,时常威胁企业正常经营甚至人身、财产安全。
二是市场、经营秩序混乱,法制不健全。法律、司法对外资的保护不力,无经济法庭。“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 “钱大于法”的现象比较普遍。柬法院法官素质普遍不高,贪赃枉法的现象时有出现。目前,广大投资者迫切要求柬尽快建立商业法庭。
三是柬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外援和外资,但柬在二者发生冲突时则常会“重援而轻资”,造成在许多投资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受到“外援”的左右。如:柬政府迫于来自国际援助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关于保护环境的压力,单方面终止原与所有投资商签订的森林开发和木材加工的长期合作协议,造成在此领域投资的企业经营活动全面停滞;再如:柬政府迫于美国和国际劳工组织对劳工权力问题的压力,其制定的劳工政策和在处理劳资纠纷的过程中,往往重劳工权益的保护而轻资方合法权益的保护。
三、柬有关投资政策规定
柬无专门的外商投资法,其吸收外资的法规政策主要体现在“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等相关法规和文件中,主要有:
(一)投资保障
1、对外资与内资基本给予同等待遇。除柬宪法中有关土地所有权(只允许柬籍公民和法人购买)的规定外,所有的投资者,不分国籍和种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基本实现国民待遇)
2、柬政府不实行损害投资者财产的国有化政策。
3、已获批准的投资项目,柬政府不对其产品价格和服务价格进行管制。
4、不实行外汇管制,允许投资者从银行系统购买外汇转往国外,用以清算其与投资活动有关的财政债务。
(二)投资鼓励和优惠
鼓励外商投资农业、旅游业、环保、高科技、劳动密集型工业、出口型工业、基础设施和能源等重要领域。
免征投资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建筑材料、零配件和原材料等的进口关税;企业投资后可享受3-8年的免税期,免税期后按税法交纳税率为9%的所得税;利润用于再投资,免征所得税;分配红利不征税;产品出口,免征出口税。
目前,柬对私人投资企业所征收的主要税种和税率分别是:所得税9%、增殖税10%、营业税2%。
(三)柬现行中的税收政策
柬埔寨目前主要有以下的税种和税率,分别是:所得税9%或20%、增殖税10%、营业税2%。另,主要商品的进口关税及特殊税详见贸易指南篇的 “柬埔寨主要商品关税及有关税收一览表”。
(四)土地的使用
外国投资者可通过长期租赁的方式使用土地,最长租期为99年,期满可申请续租。投资者对项目土地上的不动产和个人财产依法享有所有权。
(五)商业组织形式
在柬进行经济贸易活动比较宽松,可以个人、合伙、公司等不同的商业组织形式注册,且注册资本标准较低。在柬从事进出口贸易,不受国籍限制。
(六)新投资法的变化
新的《投资法》草案已经柬政府通过,待国会通过、参议院和国王批准后将予颁布实施。该法对投资项目的申报手续、CDC的审批程序和项目的优惠待遇都做了部分调整。总体来说,程序更透明(如取消免税期打分制、实行分行业确定免税期、减少人为因素),但优惠将减少(在所得税、免税期、股息征税等问题上减少政府的让利)。
第二章 柬埔寨有关劳工政策及企业用工法规简介
柬埔寨现有1300万人口中,约55.5%为劳动力达720万人,且劳动力年增长率约2.7%。由于工业门类单一,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行业缺乏,其国内劳动力市场远不能吸收这些劳动力。全国仅有产业工人约26万人。截止2002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工厂336家,其中纺织服装和制鞋企业 255家。纺织服装业占全柬工业和出口总值的90%以上,先后解决柬就业人口20余万人次,是柬最主要的吸收劳动力的工业部门。以下是柬有关劳工政策的介绍:
一、柬埔寨有关劳工政策和企业用工法规简介
(一)柬政府有关劳工政策
柬政府管理外国劳工的主要依据是1997年颁布的《劳工法》、2002年1月柬劳工部发布的《关于雇用外国人来柬埔寨就业的申请办法的公告》。
柬《劳工法》是完全参照西方发达国家劳动标准制定的,要求较为严格,现实执行中更强调重保护劳工权益而轻资方权益。在使用外劳方面,柬政府的原则是:保护国内民众的就业,只有柬缺乏的技术、管理人才,才能获准在柬工作。
柬有关劳工政策仍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但其原则思路仍将是继续严格控制外劳输入,积极实施技术人才本地化战略,千方百计地解决其国内劳动力大量过剩的问题,努力寻找国外就业市场。在未来几年内,柬政府解决其国内就业问题的主要方针将是对外输出劳动力。
(二)企业用工法规简介
企业办理用工手续必须向柬劳工部进行申请。根据柬有关劳工法规,任何企业雇用外国劳工都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外国劳工必须持有劳工部颁发的工作许可证和雇佣卡,该工作许可证的有效期为1年,可以被延期,延期不得超过该人的居留许可证确定的期限。外国人的工作合同每次期限不超过2年。工作合同可以用外国文,但应附有一份柬文。工作合同应明确规定符合劳动法的主要雇用条件。外国人在合同工作期满后要在柬继续工作应重新报批。
2、需要雇佣外国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企业,必须在每年11月底前向劳工部申请下一年度雇佣外劳的指标,每个企业所雇佣的外劳不得超过企业职工总数的10% 。未申请年度用工指标,将不被允许雇佣外劳。雇佣外劳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雇主必须预先拥有在柬工作的合法工作许可证;
2)、外劳必须合法进入柬埔寨王国;
3)、外劳必须持有有效护照;
4)、外劳必须持有有效的居留许可证;
5)、外劳必须有足够的适应企业需要的技能,且无传染病。
目前,柬除对服装加工业制定了月薪45美元的最低工资标准外,其它行业未制定最低工资标准。中国在柬技术劳工和管理人员月薪一般在 300-600美元左右。
二、柬有关劳工协调管理和纠纷解决机制
柬劳工部为全柬劳动就业的政府主管部门。其劳工管理方面的职能主要有:1、实施劳工法,以确保工厂/企业改善职业安全、健康和工作条件;2、根据劳动行政管理规定的要求,监察工厂/企业;3、监督劳工法的执行和有关工作手续、工作条件、职业安全和保护工人/雇员福利的规定;4、保护和促进在工厂 /企业的不同的工人/雇员组织和雇主协会之间的关系;5、基于法律原则,对集体和个体的劳动争议实施争议解决程序,充当调解人;6、研究和起草国家的就业政策,以评估全国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就业和不充分就业率;7、管理国内和国外柬埔寨劳动力的使用,管理在柬埔寨工作的外国人力;8、起草和执行对工人、雇员的社会保障法规,经营国家社会保障基金。
为管理所有进入柬国就业的外国劳工,柬劳工部于2002年12月成立了“外国劳工管理委员会”(FWAC)。其主要职责是,制订关于申请接受外国劳工到柬就业的各种手续,代表外国劳工与雇主协会及雇主解决任何有关外国劳工的事项。
除此之外,柬还先后建立了有关劳资纠纷协调和仲裁机制。1999年柬成立了一个由政府部门、工会和雇主协会三方代表组成的“劳工顾问委员会”,专门研讨劳工政策。在国际劳工组织(ILO)和美国政府的帮助下,2003年4月,柬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劳工仲裁委员会”,以裁决协商无果的劳资纠纷。该仲裁委员会由劳工部、制衣业主和工会代表组成,但其运转效率较低。
另外,柬纺织服装业主要企业组成了一个行业雇主协会--柬埔寨制衣厂商协会(GMAC)。近年来,该协会在协调劳资纠纷立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柬工会组织及其活动情况
工会组织及其活动情况,是在柬投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从事劳务合作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柬埔寨劳工法》规定,工人有在企业设立工会的自由,工人和工会可以组织罢工活动。目前,柬埔寨注册有9个全国性的工会组织,号称拥有会员10多万人,其中有8个工会分布在制衣行业。大部分制衣厂登记的工会都属于这8大工会。所有工会都是为了保护工人(主要是柬籍工人)的利益(甚至并不合理的利益)而设立的。
在柬埔寨,工会活动受国内法律的保护,并且得到西方发达国家和在柬有关非政府组织(如人权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的大力支持,部分工会还受反对党操纵,活动较为活跃,经常组织大规模罢工、游行和示威活动,甚至在背地里诱导和怂恿工人进行暴力罢工,造成工厂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近年来,数十起暴力罢工事件不仅给有关企业带来了较严重的经济损失,还直接影响到外柬投资者对柬投资的信心。
第三章 柬埔寨有关投资移民政策简介
柬埔寨《移民法》规定,投资移民分为两类:一是前来柬考察投资可能性的外国人,二是已得到柬埔寨发展理事会(CDC)颁发的投资许可证的外国人。根据柬国籍法的规定,外国人可通过一定程序申请加入柬籍。但获得柬籍不是申请人的权利而是柬王国的恩赐。外国申请人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和条件:
1、有其居住地的乡长或分区长给予的品行端正、道德良好的证明;2、有无犯罪记录的证明;3、在柬连续居住7年(从获得居留证之日起算),且有住所;4、会讲柬语,可在柬社会生活;5、身体健康。
但对出生在柬的外国人居住7年时间的要求可减为3年。获得投资理事会许可证或得到其它合法批准,且已投资12.5亿柬币(约31.25万美元)的外国人,可不受居住时间限制。为柬国家捐献10亿柬币(约25万美元)以上的外国人和为柬作出积极和特别贡献的外国人,也可不受居住时间限制。
同意外国人加入柬籍,必须由国王下令。有关法规和手续由柬内政部负责。加入柬籍即可有资格购买柬埔寨土地的所有权。任何外国人持有或使用非法获得的柬籍身份证或护照应被判入狱5-10年。
第四章 柬投资主管机构及工作程序简介
根据柬埔寨王国投资法的相关规定,柬埔寨发展理事会(CDC)系柬政府唯一负责柬投资和重建发展综合事务的政府机构。理事会主席由洪森首相兼任,国务兼财经大臣吉春、商业大臣占蒲拉西分别兼任副主席;其日常事务由秘书长负责。
理事会下设柬埔寨投资委员会(CIB)和柬埔寨重建与发展委员会(CRDB)2个委员会,分别主管私人投资(包括外资)与公共投资(政府发展项目、接受外援等)业务。委员会成员由王国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两个委员会均设有各自的秘书处、秘书长及相关办事机构,负责日常事务。
作为柬投资主管机构的CIB,由柬涉及投资的各部门代表组成,实行“一站式”审批。投资者欲享受优惠待遇,必须向该会提交申请,以供其审议和决定。申请的格式、内容,审议的程序和时限都有较严格的要求。一般申请到CDC的项目要通过以下的程序:
1、准备提交给CIB的文件。如填写CIB的项目申请表格;公司的章程或BOT、BCCD的合同;项目技术和经济效益分析;
2、向CIB交纳申请费。100万美元以下项目100美元;100万美元以上项目200美元;
3、同CIB官员会谈,介绍拟投资项目并回答有关问题;
4、提交申请所需补充或更正的文件。如提供,CDC将在28个工作日内批复原则同意或不同意;
5、收到CDC的原则同意的批复后,申请优惠待遇并交纳第二次申请费。100万美元以下项目500美元;100万美元以上项目1000美元;
6、在国家银行交纳相当于注册投资额1.5-2%投资保证金;
7、在商业部注册;
8、从CDC获得投资许可证;
9、在6个月内开始履行投资;
10、在项目完成30%后,要求退还投资保证金。
需要说明的是:投资项目的优惠待遇(主要是免税期)实行打分制。CIB主管官员将项目的投资额、雇佣人数、厂址、产品出口比率、在柬的增值率、使用柬当地的资源、对职工的培训情况和雇佣妇女和残疾人的情况都核算成分数,累积后确定项目的免税期。
第五章 投资纠纷解决机制和实际操作程序
在柬发生投资纠纷是一件十分令人头痛的事。主要是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普遍。
柬埔寨刚刚加入WTO,据柬政府自己承诺,现急需制订并执行40余部与经贸有关的法律法规才能履行WTO 成员国的法律义务。大量司法领域属于空白,权利无法保护。
柬现行的法律因历史原因适用不同时代不同法系的法律且刑、商法混用,十分不利外商掌握和使用,人身安全也因此面临威胁,广大投资者迫切要求柬国家尽快建立商业法庭,以摆脱刑事制裁对商人的威胁。
柬法院法官素质不高,时有贪赃枉法的现象出现,投资者和广大人民都不信任法院,认为“权大于法、钱大于法”。另由于柬法院的判决质量令人怀疑,经常被推翻,少有外国承认,涉及需国外执行的判决无法执行,就是在柬本国内,法院的判决因权威性不高,也很难执行。
尽管柬埔寨是关于国际仲裁的《纽约公约》的成员国,国际仲裁从公约条文上可要求柬法院给予执行,但实际操作中此类要求将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因此说,在柬最好不要发生纠纷,尤其是外国投资者更不要发生纠纷。这需要投资者在进行商务运作中加倍谨慎和小心,以免纠纷缠身。
第六章 柬埔寨基础设施发展状况简介
第一节 交通
一、道路
柬埔寨的道路约1.5万公里。其中国道4165公里、省级路3335公里、剩余的为农村路。国道主要是以首都金边为中心的7条公路,分别是:1 号公路(从金边往东南到柬越边境,全长167公里,可通往越南胡志明市);2号公路(从金边往南到柬越边境,全长121公里);3号公路(从金边往西南到海边,全长202公里);4号公路(从金边到西哈努克海港,全长226公里);5号公路(从金边往西北到柬泰边境,全长407公里);6号公路(从金边到暹粒(吴哥),全长416公里);7号公路(从5号公路的河边渡口往北到柬老边境,全长509公里)。由于长年的战乱及未能妥善维护,现除4号公路外,其它公路都处于维修状态。
二、铁路
柬埔寨全国只有2条铁路,总长655公里。一条是从金边往西北到柬泰边境的波比,长385公里,建于1931年,现每天1班车;另一条从金边往西南到西哈努克港,长270公里,建于1960年,现每2天1班车。两条铁路均年久失修,火车时速仅能达到15公里,且轨距为1米,跟国际不接轨。
三、水运
柬埔寨水运分为海运与河运。海运主要利用西哈努克港国际码头。河运主要利用金边港国际码头往湄公河、洞里萨河与洞里萨湖,有3条航线。
西哈努克港临泰国湾,有2个泊位,水深各8.5米和6米,最多可停泊1万吨的船舶。现主要停靠经泰国、新加坡和香港转口的支线船,2002年全年共处理进出口集装箱约38,400TEU(平均每日处理约105TUE,具有激光检查集装箱系统)。
金边港临湄公河,只有1个泊位,雨季水深5.2米,旱季水深4.2米,最多可停泊5千吨的船舶。金边港2002年8月刚开辟其第1条国际集装箱航线(往西南,经湄公河通往越南胡志明市),到2002年底共处理进出口集装箱约571TEU,不具备激光检查集装箱系统。另从该港往北经湄公河可达老挝;往西北经洞里萨河、洞里萨湖到暹粒。
四、空运
柬埔寨现已有10余家外国航空公司在柬设立了办事处,开辟了国际航线,加上国内航线,旅行较为方便。现金边每日有飞往曼谷、吉隆坡、新加坡、暹粒的航班;每周有飞往广州、上海、香港、台北、河内、万象的航班。空运主要为客运,货运不发达。
第二节 柬埔寨供电情况
到2002年底,柬埔寨电力总装机容量约为14万千瓦。据柬电力主管部门分析,市场需求量缺口为30%以上。根据其经济发展预测,到 2010年,柬装机容量应达到38万千瓦,比目前提高约2.5倍,才能基本满足需求。可见柬发展电力的潜力是较大的。
目前,柬埔寨的电价比较昂贵,且仅在金边、西哈努克港及部分省市可供电,电价为每度0.15—0.2美元。金边22万户家庭中10万户用政府供电,广大农村10%以下的家庭用政府供电。其他家庭用电主要使用柴油燃料发电,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为扭转这种不利的供电、用电局面,柬政府大力鼓励对电力行业的投资,尤其希望以BOT的方式发展水电、太阳能发电。另在发展本国发电的同时,决定从邻国越南和泰国购电以解决用电紧张的问题。
第三节 柬埔寨的供水情况
柬埔寨的储水量较丰富,但约有700万人民(约占全柬人口的60%)无法喝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广大农村和部分城市的家庭只能使用雨水和井水度日。
目前,仅在金边、西哈努克港和部分省市能够提供自来水。水价每吨0.3美元。
国际社会和柬政府为解决广大人民的用水问题,拟进行总价值约4300万美元的援助与投资,改善人民的用水情况。
第四节 柬埔寨的通讯情况
近10年来,依靠外援和外资,柬电信业逐步恢复和发展。但柬的电话普及率仍然较低,Internet服务很落后。
柬目前有3种通信方式,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Internet,其中移动电话为主要通信方式。
柬固定电话的发展始终落后于移动电话。多年的战乱摧毁了原有的固定网络,国家建设资金的严重匮乏又阻碍了新的固定网络的发展。近年来,国际社会的援助使柬固定电话得到较快的发展。但与移动电话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柬政府早在1992年就将其移动电信业务对私人资本完全开放,加上实行移动电话单项收费,使移动电话在柬这个最不发达国家得以迅速发展。尤其是近两年,移动电话用户增长速度很快,2001年和2002年的增长率分别为40%和54%,而同期固定电话用户的增长只有8%和14%。据柬邮电部统计,截止到2002年底,柬拥有固定电话用户4万, 移动电话用户43万,移动电话用户的数量已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10倍,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分别为0.34%、3.3%。目前,柬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主要分布在首都金边(占85%)和各省会城市,广大的农村尚无电话。
Internet 近几年刚在柬有所发展,其他数据通信方式则更属刚刚起步。据邮电部统计,到2001年底,柬拥有Internet用户仅5096个。
目前,柬固定、移动电话和Internet的运营格局是:
1、政府控制固定电话运营
邮电部集电信管理和电信运营于一身, 主要运营固定电话网络,在全国范围内提供服务,市场由其控制。目前,柬有两个固定电话运营商,一个是邮电部,另一个是邮电部控股(占51%的股份)的与印尼Indosat合资经营的公司Camintel。邮电部和Camintel分别占有75%和25%的市场份额。
2、私人资本经营移动电话
早在1992年,柬就向私人资本开放移动电话运营,允许建立合资和外商独资电信运营公司。10年来,柬共建立5家外资移动电话公司,投入运营的有4家。
CamGSM(曾称Mobitel):柬皇家集团与总部在卢森堡的全球移动通讯公司Millicom合资,二者分别占38.5%和61.5%的股份。该公司自1998年以来一直是柬最大移动电话运营商,拥有63%的移动市场份额。目前其GSM900网络覆盖柬所有省会城市,但其主要用户在金边。
Camshin:泰国Sinawatra集团独资经营,为柬第二大移动电话运营商,占有26%的移动市场份额。1998年开始建设 GSM1800网络,目前经营状况良好,用户增长迅速。
Casacom:泰国Samart集团与马来西亚Telekom公司合资,二者分别占49%和51%的股份。目前为柬第三大移动电话运营商,提供GSM900移动服务,占有11%移动市场份额。
CamTel:泰国CP(正大)集团独资。1992年10月开始运营柬第一个移动网络--模拟AMPS系统,由于其原有系统功能有限,目前其市场份额几乎为零,刚拿到GSM牌照。
SK电信:韩国SK公司独资,2002年7月拿到CDMA牌照,目前尚未开始运营。
3、私人资本提供Internet服务
柬也向私人资本完全开放数据通信业务,自1997年开始有外资公司提供Internet服务。目前,主要的Internet 服务供应商是Bigbond ,Telesurf,Camnet。
Bigbond过去归属澳大利亚电信公司,现由柬OnLine公司独资经营,占有67%的市场份额,为柬第一大Internet 服务供应商。Telesurf是最大移动运营商CamGSM的下属公司。Camnet为邮电部成立的公司,得到加拿大研究开发中心的支持。
第五节 柬埔寨金融业的服务
近年来,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帮助和支持下,柬埔寨王国政府积极推进金融改革,使以银行体系为主的柬金融业逐渐恢复稳定。但其宏观调控作用十分有限,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仍然较低,保险业刚刚起步,而证券业则属空白。
一、银行业得到初步发展。
柬银行系统由国家银行(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构成。1989年,柬改变单一银行制,建立国家银行和国有外贸银行。1991年,柬开始开放银行业,允许私人资本建立商业银行。随后几年,数十家商业银行纷纷建立。
1996年,柬颁布中央银行法,赋予柬国家银行(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建立金融体系的法律框架,维持稳定价格体系,为制定金融政策提供依据,增加国家资本,监督商业银行依法运营,承担政府间的财务清算和根据需要发行本国货币。目前,柬国家银行在全国各省市设有20家分行。但由于柬银行体系大多以美元操作和现金交易,银行的外汇存款以美元为主,美元约占银行存款总数的93%,同时美元也是柬主要的交换媒介,美元流通量占柬市场货币流通总量的 85%以上,因此,柬国家银行对银行系统的宏观调控作用十分有限。
2000年11月,柬政府开始对商业银行进行清理整顿。当时,柬商业银行体系由31家银行组成,其中30家为私人商业银行(绝大部分为外资银行或国外银行在柬设立的分行),只有柬外贸银行为唯一国有商业银行。经过清理整顿和重新核发营业执照,目前,柬商业银行已减为17家。
柬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很窄,主要是吸收存款、放贷及办理与商贸相关的业务结算。根据柬国家银行统计,截至2002年底,柬商业银行累计总资产 8.52亿美元,吸收储户存款2.78亿美元, 提供贷款2.3亿美元。外贸银行、加华银行等五大商业银行集中了全柬银行业总资产的70%、储户存款的80%和提供贷款的70%。
柬商业银行的资金调度水平很低,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也十分有限。主要表现在:银行资金利用率低,存贷比例严重失调。以全柬规模最大的私人商人银行----加华银行为例,2001年的放贷总额仅为其存款总额的一半。据国家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02年12月,柬商业银行存款占银行负债的 63.2%,而贷款只占银行资产的32.5%,表明银行拥有的资金未能充分用于支持企业的信贷。其原因在于银行信贷具有高风险和高运营成本的特点,银行贷款和存款利率差大约在12个百分点,年存款率约6%,年平均贷款利率约18%,具有代表性的贷款期限是3-6个月。由于企业与银行尚未建立安全信用贷款体系,不论银行放贷或资金同业拆借,都需要百分之百的资产抵押和附属担保,以防拖欠还款或不能及时兑现。银行不愿提供较长期贷款,定期融资更难获得,通常是持续滚动短期贷款,这使银行体系总体风险增加。2002年,柬商业银行的贷款和存款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8%和16.1%,是世界银行业中该项比例最低的国家之一。
二、保险业蹒跚起步。
柬保险系统目前仅由国家保险公司和4个私营保险公司组成。
柬国家保险公司组建于1990年,既是保险的管理机构,同时也提供商业保险业务。4个私营保险公司于1992年以后相继建立。
柬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主要包括财产险、寿险、建筑险、海上货物险和汽车险。购买保险的多数是在柬国际机构或非政府组织。据了解,目前柬保险市场总价值不足3000万美元,其中购买柬保险公司保单的仅占20%,其余80%都是通过柬保险公司代理购买外国保险公司的保单。目前,柬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GDP 尚不足300美元,故全民保险尚不具备成熟条件,广大百姓也无购买保险的意识。尤其是寿险,由于普通百姓对生命安全的意识很淡薄,故短期内很难有较大发展。
三、证券业尚待建立。
早在1995年,柬在财经部的领导下建立了证券工作小组,起草证券市场规章,准备建立证券交易所。由于1997年7月柬国内发生政治动荡和武装冲突,此项工作被中断。时至今日,由于相关的金融环境和法律基础发展滞后,目前筹建证券交易所的工作进展有限。
第七章 柬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柬埔寨纺织服装业及工业简况
柬埔寨经济可简略地划分为3类:工业(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3%);农业(约占32%);服务业(主要是旅游业,约占25%)。 2003年柬埔寨工业生产总值约17亿美元,其中纺织服装业生产总值约15亿(占工业产值的90%),是柬最大的工业产业。
柬埔寨是农业国,全国约1340万人口,85%属于农业人口。在剩余的人口中,工业提供的就业数量较少,但作用重要。因它是柬削贫发展、保持城市稳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生存的最重要途径和条件。根据柬工矿能源部统计,到2003年底,柬全国工业领域主要有320家工厂和2.7万家手工作坊。工厂解决的就业人口约25万,其中纺织服装厂200余家(基本是外资),提供就业约22万(占工厂就业的90%)。可以这么说,纺织服装业既是柬工业的支柱,又是柬提供就业、削减贫困、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产业。
因受多年战乱影响,柬基础设施落后,水、电、通讯、交通费用价格较高,直接造成生产费用高。此外,由于柬生产技术和机械设备陈旧、对国际的市场供应信息不畅,官员腐败,低廉的走私品对当地工业冲击,柬民族工业发展相当困难。目前,一枝独秀的柬纺织服装业主要是受欧美(主要是美国)给予柬较宽松的配额限制和减免关税的优惠待遇的吸引,而并非柬纺织服装业有其自身的比较竞争优势。其中,美给予柬14种纺织品较宽松的配额(但每年要审查柬的劳工状况,附加政治条件);欧盟对柬纺织品无限制,加拿大对柬纺织品不征进口税。
最近以来,由于WTO框架下的纺织品协议将在2004年底到期,纺织品将基本实现自由贸易,各纺织品生产出口国将开展自由竞争。这引起了柬埔寨此类依靠纺织品出口优惠政策的国家的担忧。
另外柬埔寨还有零星的国有轮胎、麻纺、饲料、机械、印刷、水泥和玻璃等工厂,但基本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主要原因是产品竞争不过越南和泰国等周边国家的同类产品,无法生存。
第二节 柬埔寨农业发展的有关情况
柬埔寨是位于中南半岛的典型农业国家,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另有规模不大的林业(含橡胶种植)、畜牧业和渔业。由于20余年的内战,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且农业每年都要遭受旱、涝两季灾害的影响,农业发展较为困难。
一、柬埔寨农业资源及现状
柬农业资源较丰富,土地肥沃,水资源和热量均较为充足,农、林、牧、渔业发展具备一定的条件,但发展潜力未得到较好利用。
1、传统的水稻种植业
柬全国共有670万公顷可耕地,但目前耕种面积仅为260万公顷(约2/3的可耕地处于未利用的浪费状态)。其中80%以上种植水稻,2003 年产出470万吨,平均每公顷产出1.9吨,全国人均不到300公斤。水稻产量基本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略有结余。
柬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基本处在“靠天吃饭”的耕种阶段。目前约有26万公顷的土地(耕种面积的10%)开始了机械化耕种,单位产量有了较大提高,达到2.8吨每公顷。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农机、良种、化肥、电力、灌溉费用昂贵,农民收入并未因机械化而增加,反而因向银行借贷可能遇到自然灾害而倾家荡产。
另柬大量土地还适宜于种植棉花、木薯、烟叶、腰果、花生、大豆、蓖麻等经济作物及香蕉、芒果、椰子、榴莲等热带水果,但未形成大规模种植,产出无法统计。
2、举步不前的柬林业开采和家庭式的橡胶种植
柬森林资源较丰富,但由于多年来的乱砍滥伐,森林体系受到较严重破坏,森林覆盖面积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占国土面积的73%下降到目前的约 50%。柬政府出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及迫于国际社会、非政府组织的强大压力,已经严格执行森林开采禁令,现有的森林开采许可已全部中止。
橡胶是柬埔寨目前除服装类产品之外的主要出口产品之一。2002年橡胶种植面积为2.9万公顷,产原胶3.2万吨,产值约2350万美元。由于处于家庭式或很小型庄园式的种割状态,产品质量达不到国际标准,与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周边橡胶生产国家根本无法竞争。
3、刚刚起步的畜牧业
柬尚无大规模的牲畜饲养业。2002年饲养牛约300万头,猪约210万头、家禽(鸡、鸭、鹅等)约1700万只,主要供当地市场消费。最大的一家畜牧业公司是柬马合资的MONG RITHY GROUP公司,主要将肉料出口到马来西亚。另有将皮革出口到越南、泰国。
4、独具特色的渔业
柬水产资源较丰富,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天然淡水渔场,湄公河及其支流盛产各类淡水渔(有特产笋壳鱼和大头虾);柬还有460公里长的海岸线,水、海产养殖具有较好的条件。2002年河鱼产量为36万吨(世界内陆捕鱼第4位,仅次于中国、印度和孟加拉),海鱼捕捞约4.6万吨。
二、柬农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1、生产要素和相关产业十分落后
农业的发展不仅是农业本身具备发展的要素,还与其它产业对农业的支持息息相关。柬农科、种子、水利、机械、电力、道路、仓储、运输、物流、融资等内外部环境和条件都不良好,农业投资较少,农业发展步履艰辛。
2、市场需求条件不足
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出口十分敏感。发达国家对本国的农产品存在高额补贴。在WTO坎昆会议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包括不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补贴问题上存在尖锐的矛盾,在短期内不会改变。柬开拓国际农产品市场道路艰难。柬人均收入不足300美元,15%人口在非农村的城镇或城市,国内农产品消费市场十分狭小,市场需求条件不足。
3、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无竞争力
柬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基本全是农民,很少有农场主。国家为了从农业资源中获得收入,设立了国有的、具有垄断性质的渔业、橡胶业、畜牧业公司,主要目的是收资源管理费,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公司,不具备竞争力。
第三节 以旅游业为主的柬埔寨服务业
柬埔寨是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首都金边有塔仔山、王宫等名胜古迹。北部暹粒省吴哥王朝遗址群的吴哥窟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西南部的西哈努克港是著名的海滨休闲胜地。
由于连年战乱的结束和国内政局的逐渐稳定,近来年,柬埔寨旅游业得到了恢复和较快发展,外来游客人数正以较速度增长。据柬旅游部统计,2001 年柬共吸引外来游客60万人次,2002年吸引外国游客达到80万人次,2003年受周边SARS疫情和伊战影响,全年仅吸引外来游客70万人次。进入 2004年,外来游客再次出现大幅回升,上半年这一数字已达到44万人次,同比增长了40%,预计全年可实现柬政府希望在2003年达到的外来游客突破 100万人次的目标。近几年来,柬年均旅游外汇收入约4亿美元。旅游业还为柬提供了10余万个就业机会。
一、柬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惠的旅游政策。
目前柬全国的旅游景点主要有1300余处,其中包括100余处自然景观,1161个历史文化景点和约40个休闲胜地。
据柬旅游部统计,截止到2002年底,柬全国各旅游区的旅店分别为:金边105家旅店,5381间客房;暹粒省47家旅店,2480间客房;西哈努克市38家旅店,1243间客房。其他省份共有57家旅店,1700间客房。全国总计由247家旅店,10804间客房。高档客房有限。
目前直飞柬埔寨的航空公司中,飞往金边的有11家航空公司,即中国南方航空、上海航空、老挝、新加坡、越南、港龙航空、马来西亚航空、泰航、曼谷航空、台湾长荣和柬金边总统航空。从国外直飞暹粒的有5家公司,即曼谷航空、台湾长荣航空、老挝航空、越南航空和新加坡航空。
柬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政府优先发展领域,并将其作为吸引外资的重点鼓励领域,给予在该领域投资相关的优惠政策。为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柬埔寨,柬王国政府于2000年宣布对外实行“开放天空”政策,外国航空公司飞机可以直接从始发地飞往旅游胜地暹粒,让更多的游客更方便地参观吴哥窟古迹。为保护游客安全和提供更多的旅游服务,柬政府还于2002年正式组建了旅游警察部队,分布到全国各景点,为游客提供免费安全保障和排忧解难。目前,柬政府还决定优先在金边及其周围、暹粒省、西哈努克市、白马市、国公省和东北地区的拉达纳基里省、蒙多基里和上丁省等地建设开发旅游区。随着政府加大在旅游业的投资,柬旅游业可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制约柬旅游业发展的两大因素。
虽然有如此多的旅游资源和较好的发展前景,但柬王国的旅游业目前存在着两大难以逾越的障碍,严重制约着其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依然薄弱的基础设施和居高不下的旅行费用。此两大因素成为柬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首先,柬埔寨旅游的基本设施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交通、道路、环境、住宿、卫生等方面亟待加强。由于道路状况差,游客往返世界知名古迹吴哥窟之路,仅能以飞机、快艇代步,途径较单一。另,几乎所有的景点周围环境,住宿周围的卫生条件、清洁度达不到国际标准,影响旅客的情绪。
其次是柬旅游业的价格目前尚没有竞争力。景点大多由私人公司承包,对外国游客收费较高。而柬埔寨基本处于无特产可购买、无娱乐可消费的初级旅游消费阶段,柬当地各旅行社在承接团中无法从其他方面获得补贴。旅游的交通、食宿等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另一方面,自柬政府于2000年实行“开放天空”政策以来,柬政府允许航空公司直飞吴哥窟所在地暹粒市,因此柬境内的旅行社在业务上就丢了一大块。因为游客从国外直接飞到暹粒,经过首都金边的游客相对减少,委托金边旅行社的机会也少了,同时金边的旅游收入也相应减少;也同样由于客人直飞暹粒,在金边中转的机会就少,这就使得本国的航空业客流量减少,造成恶性循环,机票价格居高不下,增加了旅行社的成本;而游客则因此放弃赴柬旅游,改游其他周边国家,政府的旅游收入也因此相对缩小。
除旅游业外,柬埔寨尚有部分规模较小的其他服务业。如:咨询服务业基本上处于很低的水平。除法律禁止外国专业人员涉足的诉讼、税务审计等外,法律和会计咨询、工程监理等水平较高的业务基本由外资事务所和公司控制。KPMG、PRICE WATER HOUSE COOPERS等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柬均设有机构。物流业及批发零售业均不成规模。唯一的一家具备现代化设施的“索利亚”(SORIYA)综合市场在金边于2002年开业,另有部分小型超市。大的产品集贸市场主要集中在金边,有“中央”、“俄罗斯”、“乌亚西”、“奥林匹克”和“堆谷”等市场,但购物环境较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