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头条APP
柬埔寨国家印象
admin 发表于:2011-1-16 21:10:00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465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10年初,我与妻子有一次春节越南柬埔寨旅游之行。观光性质的旅游,建构的印象自然比真实生活要美好,但以其有新鲜感,有时感受可能更真切。
行前我对柬埔寨有两种印象。
第一种进入柬埔寨的第一印象,便是。在广州时导游就对我们说了,在柬埔寨进海关时,要准备好1美元或10元人民币夹在护照里,在越南就不用了。北京越南柬埔寨旅游那晚在暹粒(吴哥)机场进关时,我觉得夹钱很别扭,试探着递上护照,一个中年关员抬起头,低促而有力地用汉语说“一块,一块”,我赶紧递上10元人民币。没有回头看他对白种人要不要买钱。我在旅游书上就读到过关于柬埔寨状况的介绍,说的是与军队也参与吴哥等地文物的走私,偷去换美元。在去金边的大巴上,华裔导游小张给我们讲他读书时的事,老师利用职权要学生补课,以赚外快,而在学校你上课是否认真、考试成绩好坏都不要紧,只要给老师送钱送礼,一切都OK。
第二种印象,越南柬埔寨自由行主要是出行前搜集相关资讯得来的。其中,最重要的书籍是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军师”基辛格博士所著《越战回忆录》(慕羽译,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据基辛格的说法,朗诺的与美国毫无关系,中情局没有料到,西哈努克也没有料到事情的严重性,以致迟迟不归国而延误了局面的时机;而朗诺等人主要是出于柬埔寨的民族主义,反对北越占用其毗邻越南的柴桢省向南越运送人员物资,将柬埔寨卷入战祸。西哈努克国王的本性当然是的,甚至暗中支持美军轰炸高棉人的世仇越南人,只是小心地维持着小国在大国间的外交中立。朗诺于后反越,美国当然高兴,但苏联一直是承认朗诺的,未撤驻金边大,而不承认西哈努克在的……由此我们可以理解,红色高棉原本是得到越共支持的反美帝反西哈努克封建王朝的,统一后的越共进军金边红色高棉,“解放”柬埔寨人民,并不完全是中越关系恶化背景下要与中国支持的“民柬”作对,而是中南半岛两千年来越南人、占族人(占城古国亡于越南人,今属越南版图)、高棉人、暹罗(泰国)人四族争霸使然。撇开印度、中国、法国、日本、美国、苏联等大国对中南半岛的历史影响不说,这个地区的部族和国家也有自己合纵连横争霸逐鹿的“春秋战国”。然而越南自由行,从基辛格书中可知越南战争给柬埔寨带来的之大。看电影《战火屠城》,获得全美1976年新闻大的美国《纽约时报》记者辛尼,就认为是美军为从越战而对柬埔寨的狂轰滥炸,造成了柬埔寨人对美国的。
  北京越南柬埔寨旅游还有就是关于“红色高棉”的。最先是从报上看到它的乔潘森、英萨利等人访问中国,知道他们得到中国的支持。支持是理所当然的,都是,何况要建立反美统一战线。后又得知红色高棉胜利攻占金边,建立“柬埔寨”。然后,就是1979年在念大学的时候,同学们议论“对越自卫反击战”。可能是某个同学从“”里听来的,说中国发动进攻,是为了牵制越南军队,他们进军金边“红色高棉”。反对地区霸权主义(俗称“小霸”)当然也是合理的。后来,“红色高棉”(又称“民柬”、“赤柬”)波尔布特一伙,在柬埔寨推行消灭私有制、消灭知识的极左线,实行人性的极权,了一二百万即全柬近1/5人口,被国际社会知晓。
  在柬埔寨旅行时,忽然想起“”这个词,“穷凶”与“极恶”是同义叠加,成语的本义是到极点。红色高棉可以用“”来形容,恐怕没有哪个会如此地对待自己的,尽管它打着建设主义的旗号。金边郊区和大吴哥树林里,据介绍还有当年大留下的累累无名尸骨乱葬地。大开杀戒的对象是知识和工商业者,是“解放前”哪怕稍稍富裕些稍稍有点社会地位的人。这种对“有钱人”的“阶级”是怎样起来的呢?我很想听红色高棉的领导人和那时的少年(类似中国的、红小兵)回忆一下。我猜测,还是穷人太多,太穷的人对富人、对过得好些的人充满嫉妒和,即“穷”得太“凶(狠)”就会让人性之恶登峰造极。
    柬埔寨旅游部称,今年入境的外国游客多达225万多人。越南游客排名第一,达42万多人,韩国游客以26万多人排在第二。而大量涌入柬埔寨观光的中国游客激增了40%,共有16万余人。日本、美国等国游客人数紧随中国之后。
    柬埔寨酒店业协会卢雨明表示,今年来自中国和游客人数显著增加,已成为金边和暹粒各大酒店竞相争取的客源。
    卢雨明说:“如果中国和游客人数明年保持现状,或是再有所增加,对酒店业者来说,都是大好消息。”编译/记者陶韵西
    与“小吴哥”对举的“大吴哥”,是当时高棉(中国称之腊)王国的都城。现在还有宽阔的护城河和城墙。当年亨利o穆奥说“此地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并非发现者的夸大推销之辞,而是他的真实感觉,也是我的真实感觉。中国的长城、埃及的虽然工程大体量大,但艺术性难与吴哥古迹相比;沙皇的夏宫、法国国王的凡尔赛宫、印度的泰姬陵,虽然建筑艺术价值高,但论整体的宏大与精彩,还是比不上吴哥古迹群。吴哥古迹群是罕见地既有历史沧桑感,又毋须借助想象就可以复原当日鼎盛辉煌的大景观。参观热带雨林丛中的大小吴哥人文历史古迹,心灵的难以言宣。
    站在此地,最容易产生的历史感就是“盛极而衰”。位于吴哥城中心的巴戎寺,被视为吴哥城的象征,据说由54座宝塔构成,代表当时吴哥王朝所辖的54个州。一个州撑破天,就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县吧?就算极盛时真腊王朝征服了泰国、越南的大部,称雄于东南亚,以当时的人口数量、生产力水平,积累那么多财富,耗费那么多人力大兴土木,在表现其盛世成就的同时,不是也在蓄积民痛和吗?不是自速其亡吗?
      一个国家真正的强盛靠什么,表现在什么地方,吴哥就有最形象的历史答案。

来源:网络


该贴已经同步到 admin的微博
柬埔寨中文社区有你很精彩,感谢大家给社区添砖加瓦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