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头条APP
潮汕人在柬埔寨的血泪史(图)
小宝 发表于:2011-1-19 00:17:16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10190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d8868d6641c976981291833a64589b11.jpg

    年纪大点的广东潮汕人应该还记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柬埔寨王国的首相、跟随西哈努克亲王到中国的宾努亲王曾经到潮汕访问。当时潮汕人夹道欢迎贵宾,万人空巷。这是因为柬埔寨是海外潮汕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柬埔寨华人主要来自潮汕地区。

    a52709c92908c8a7cec4a191b4b7ebc8.jpg
    ● adf9835f5ab30971ae612b2fcd747fc6.jpg
    (图:1975年前的柬埔寨华人)

  1970年到1975年,朗诺将军成立的民族主义政府执政,华文学校被禁,华文报纸被迫关闭。中文成了受孤立和敌视的语言。“红色高棉”上台、波尔布特执政的1975年到1979年间,华人更是因为使用中文被歧视甚至杀害。商人身份的华人都被划入“资产阶级”阵营,在物价削减、取消货币等政策中陷入一无所有的境地。波尔布特甚至宣布:“华侨都是资产阶级,有史以来都是吸柬埔寨人的血”。逮捕城市华人、农村进步侨胞及华侨教师的“红色恐怖”不断在各个省份发生。在这三年八个月零20天里,一半以上的华人病死、饿死或惨死在遍布全国的167个监狱里和343个屠杀场屠杀中。柬埔寨华人数量从1970年代初的70万锐减至30万左右。

  20世纪80年代末期,柬埔寨社会政治和经济秩序趋于稳定,华侨华人人数逐渐回升。1996年、2004年洪森访华,以及2000年江泽民以国家元首身份访问柬埔寨,推动了中柬关系的改善,柬埔寨华人也逐渐得到平反,重新站稳了脚跟。

  如今,虽然仅占柬埔寨总人口的5%,华人却几乎掌握了该国80%的经济,国家税收的绝大部分都来自华人开办的公司、工厂和银行。在政治上,目前柬埔寨洪森政府内阁中超过一半以上的内阁部长都有华裔血统。

    c90dc7eb0a8b651753231db6982b6b4c.jpg
    (柬埔寨首都金边的一家食品店正在出售月饼。在中国传统的中秋节来临之际,居住在柬埔寨的广大华人华侨纷纷准备欢度佳节。)

    柬埔寨华人也坚持春节等习俗,中华文化传统和性格风貌都随他们扎根异乡,时时展现。

--------------------------------------------

    资料:红色高棉时期柬埔寨华人的遭遇

  提起当代东南亚的排华事件,人们会首先想到不久前为国际社会所广泛关注和愤怒谴责的印尼“五月暴乱”。实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多世纪,东南亚各国的排华事件便一直此伏彼起,柬埔寨华人在波尔布特集团统治下的遭遇更是一起鲜为人知的排华事件。  

  柬埔寨古称扶南、真腊或吴哥,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早在中国南宋时期就有从事海上贸易的华商在此居留,称“唐人”或“新唐人”。

  根据法国殖民当局1921年的人口调查,在1890年时,柬华侨人口有13万。本世纪20年代、30年代后期和二战后初期,出现过中国人移居柬埔寨的三次高潮;特别是在战后的1946~1949年期间,华人由30万猛增到42万,占全柬574万人口的7.4%;1975年红色高棉领导柬埔寨民族解放军,建立民主柬埔寨国前夕,则达60万之众。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了民主柬埔寨政权(1975~1979年)的短暂统治后,华人人口数量却大幅下降到30万左右。

  柬埔寨华人在当地社会中担当的角色,是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尽管从阶级分析的角度去看,占全国人口极少部分的华人大多处于剥削者的地位,但受柬埔寨国民虔诚的佛教信仰和华人儒家文化的调和,阶级矛盾未达到激烈冲突的程度。不幸的是红色高棉在对柬埔寨社会进行分析并制定政策时,普遍拥有商人身份的华人被红色高棉划入“资产阶级”阵营,从而使其面临着比高棉民族更为严峻的阶级斗争的压力。红色高棉政权普遍宣传“华侨都是资产阶级,有史以来都是吸柬埔寨人的血”,贡布、波萝勉、柴桢、磅湛等省还发生过逮捕从城市来的华人或生长在农村的进步侨胞及华侨教师的“红色恐怖”,许多人被处以死刑或苦刑。

  1974年4月28日,便发生了著名的“桔井事件”:大批从前线回来的柬红色高棉军队开进桔井市中心,把轻重机枪摆在街上,对准华人的住宅,限令全市华人立即到农村种田,并拘捕了罪名是煽动华人回国的嫌疑分子一百多人,这些人大部分受了苦刑,有的甚至被折磨死。

  暴政与劫难1975年4月17日,以柬埔寨民族解放军占领金边市为标志,波尔布特领导的红色高棉力量夺取了全国政权,直到1979年1月7日金边被侵柬越军攻占时止,在红色高棉(柬共)执政的三年零八个月中,柬埔寨人民经历了一场惨绝人寰的空前劫难,而华人社会更是首当其冲。城市居民遭到大驱逐、大掠夺、大迫害红色高棉接管城市,夺取政权后做出的第一项重大举措,就是立即强行将城市居民全部“疏散”到农村去。这项措施因其涉及人口之广、破坏之烈,而成为波尔布特集团暴政的正式开场。

  被“疏散”的城市居民主要是二百万金边市民和难民,其中有华人约40余万人。4月17日,身着黑衣的红色高棉军队(俗称“乌衫兵”)进入金边,受到市民包括华人的热烈欢迎,人们载歌载舞、奉茶送饭,庆祝和平的到来。可是不久,军队便以“美国飞机要来轰炸”为借口,通过广播喇叭要求人们立即疏散到农村去躲避三两天,并派了一些军车帮助市民搬家。到了次日,因人们心怀疑虑,响应者寥寥,军队便全城鸣枪,用武力威逼市民按指定路线立即撤出城里;一周后,全城数百万人悉数撤走,金边变成了一座空城。在撤出金边的过程中,演出了无数人间惨剧,如有的家庭因等外出未归的亲人,便遭杀害;有的合家不愿离城而躲在房内,竟遭炮击;正在抢救病人的医生、护士只因延误了撤离时间,也死于枪口之下。因出城匆忙,所带食品、行囊不多,百万市民在炎炎烈日下颠沛流离,忍饥受累,被驱往遥远未知的他乡,许多人染病倒毙途中。平日不干重体力活的华侨商人和家庭主妇(尤其是缠过小脚的老妇人),更经受不住旅途的折磨,死亡比例更大。这次“疏散”行动一直持续了好几个月,疲惫不堪的金边市民才先后到达各自的目的地,被指定在偏僻闭塞的乡村中或荒芜人烟的深山密林里安家落户,开始农垦生活。但是,他们缺乏起码的工具去搭建赖以寄身的茅栅,“安卡”(柬语“组织上”之意)分配的口粮又严重不足,加之医药奇缺,结果许多人又死于霍乱、水土不服和疟疾。

  除金边外,马德望、磅湛、贡布、柴桢、实居、菩萨、磅清扬、茶胶、磅同、磅逊等其它大、中、小城市的居民,也被迫向农村和深山密林地区迁移。如靠近泰国边境的马德望省珠山市,解放后不到几天,全体市民就被勒令退出城去;因市民大多数都不愿走,红色高棉军队便规定出最后期限,届时如不退出即行枪决,且出城之后不准返回。

  红色高棉军队每接管一座城镇,就立即破坏当地的市场。他们或宣布大减价,把物价削减90%以上,或直接捣毁所有的零售摊店,并且很快就将货币取消。城市商人几乎均为华人遭此掠夺与打击,顿时便陷入一无所有的境地。

------------------------------------

  柬埔寨华人社团

  柬埔寨华人理事总会简称柬华理事总会。该会成立于一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是全柬最高华人团体。该会的成立得到当时的民族统一阵线主席谢辛的支持。首届理事会的十名成员全部由官方任命,该会的会员大多是潮州人。

  作为柬埔寨华人中人数最多的潮州人于一九九三年一月成立了“潮州会馆重建委员会”,原籍潮安县庵埠镇的杨启秋出任主席。该会成立后,随即组团参加同年九月在美国举行的第七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作为柬埔寨战后第一个华人出访团,备受国际华人社会的关注。一九九四年四月十日,首届潮州会馆理事会成立,每届任期三年,杨启秋先生出任会长。潮州会馆的会员大部分从事商贸或经营企业,故会馆经济实力较强。会馆自成立以来,在社团福利、文教等方面多有建树。目前潮州会馆是全柬人数最多的华人社团。

  尽管历尽磨难,柬埔寨的华侨华人对于中国仍有深厚的感情。许多人对于中国的日益强盛深感自豪。原籍揭阳的《柬华日报》社长蔡家亮先生,谈起中国的变化赞不绝口。在金边,我们听到这样的故事。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门前的街叫“毛泽东大道”,是中国援助柬埔寨修建的,历经多年使用,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路面已经破碎。一位姓许的潮州人捐钱把路重新修好。不少潮州人经常回中国探亲访友,经商贸易,与祖籍故乡保持着密切的友好关系。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小宝的微博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